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

2022/8/18 9:37:26  阅读:181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P9P1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以唯物史观与大历史观为根本视域》,摘自《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214期,罗浩摘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形态,是认识历史和指导实践的普遍规律。唯物史观是把握历史规律的基本原理,大历史观是分析历史大势的基本原则。

01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原理,它与以往的历史理论大为不同,是探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建构中,根源于“实践性凝练”,从劳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中,得出人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与“必然性”;成就于“规律性建构”,在人与环境的相互造就中,澄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性”,这种“一致性”是革命的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衍生为“方法论应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理论,首先,奠基于历史,强调的是对历史科学的重视,只有在真实可信的历史进程中,才能成就唯物史观对历史的真切把握。历史是我们过往实践的一切,是我们历史经验获得的本源性存在,没有历史就没有“自然”与“人”实践的时空场域。

唯物史观因“人”而奠定了“历史”的根基,“人”生成“历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劳动”的人,“劳动生产实践”就成为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逻辑起点,也成为唯物史观“知识性建构”的核心范畴。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的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基本原理,指出历史是“劳动”的历史、“生产”的历史、“生活”的历史,并成为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特定的历史观。

在研究历史与对待历史问题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具体来讲,重点要依据和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历史进程中的人。三是“历史”具有“承续性”和“改造性”。“历史”不是断裂的,是延续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变迁创造的历史,应以“大历史”“长历史”的视野去研究历史。四是“历史”是“相比较”的。要避免陷入“历史周期论”的陷阱,要以比较发展的眼光和视野对待历史,以“大唯物史观”观照人类发展的长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历史观”,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创新,一如既往地强调历史的承续性、创造性、时代性、世界性,是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胸怀两个大局的历史思维与世界情怀的展现。

02把握历史规律与历史大势

历史是照亮未来的明灯,把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是运用历史、奋力前行的根本方法。历史有其发展规律,承认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把握历史大势是大历史观的实践诉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中,确立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生产力以生产关系为中介对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性;其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必然性;其三,社会形态更替与人的实践自觉的历史统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断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规律的实践价值。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核心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第二,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第三,以共产主义为旨归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03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世界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国际体系、国家分工的大变革,是不确定不稳定性的大增加,在其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国家治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知史爱党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强核心,是凝聚伟力的主心骨,全党应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团结成“一块整钢”,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跨越发展陷阱。

首先,要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

其次,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一刻也少不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和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中的最新成果。因此,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并指导实践。

最后,要不断提高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抓住并用好历史机遇,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基本要求。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前提,“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把握了规律大势,就应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争取主动。这是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也是继续前行的方向指引。

(二)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知史爱国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掌握国家社会事业发展历史主动的关键之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首先,党的领导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探路者”和“领路人”,是因为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就抓住了国家治理的要领。

其次,人民的积极参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动力源泉。动员人民参与制度设计和治理实践全过程,“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简言之,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最后,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其一,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内部支撑。其二,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外部依托。其三,法治建设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律确认,使国家治理体系上升到法律高度,因而更具“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知史爱民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根基在人民、目标在人民、智慧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是人民的引领者,共同创造国家的繁荣富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表现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主动向人民学习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等方面。

首先,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为人民的解放而诞生,没有任何私利。

其次,为了人民。百年党史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主动向人民学习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学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