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ence I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周文彬团队突破当下产量限制,最高增产68%!

2022/8/12 11:01:00  阅读:749 发布者:

当你享受美食时,是否会想起到全球仍有8亿人正在遭受饥饿与粮食短缺?预计2050年,全球作物产量需增加50%-70%才能养活100亿地球人!水稻、小麦和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在增产、稳产方面被给予厚望,除了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和病虫害侵袭,如何突破自我,超越产量极限仍是科学家们心中的牵挂!

今日凌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周文彬团队在全球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了作物增产的希望!该研究团队发现过表达转录因子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 (OsDREB1C)可以通过提高光合效率与氮利用效率,最高提高水稻产量68.3%,也可以提高小麦产量约20%,同时缩短生育期。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项坚持不懈,突破极限的研究。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与氮利用如何协同调控作物产量,作者对低氮与高氮条件下的水稻进行了RNA-seq分析,结合光合作用表达谱分析,发现多个受氮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但其中仅有一个(OsDREB1C)同时受到光调控。为了详细分析该基因的功能,作者构建一系列过表达和敲除突变体,惊喜的发现过表达材料增加单株和小区产量超过40%,且敲除系产量下降约20%,详细的表型分析发现,产量增加来源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同时减少了秸秆重量,提高了收获指数(谷物产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的比值),表明OsDREB1C可以调控营养组织与生殖组织之间的营养分配,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图1),作者又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表明OsDREB1C的增产能力在不同环境中都是稳定的。

为什么OsDREB1C可以提高产量呢?作者通过水培系统发现OsDREB1C过表达(OsDREB1C-OE)株系在苗期就生长的很快,根更长,但在黑暗条件下,OsDREB1C-OE与野生型和敲除系并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这种产量增加可能还与光诱导有关。于是作者通过分析叶肉细胞发现OE材料中叶绿体的数量和大小都有所增加,光合系统相关蛋白积累也显著提高(图2),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分析结果显示OsDREB1C-OE提高了光合效率,保持气孔开放并在叶片中积累了更多的营养物质,表明OsDREB1C-OE植株产量增加有部分原因是光合能力增强导致的。

但仅仅依靠光合作用还不足以产生如何惊人的产量,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OsDREB1C-OE增加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与地上部转运,植株地上部器官含氮量升高,更厉害的是,OsDREB1C-OE植株在高氮条件下改善光合效率,在低氮条件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氮利用,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世界人民的饭碗因你更加丰满!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产量增加了这么多,其他表型会不会有什么缺陷?作者在多个试验田长期表型鉴定发现,OsDREB1C-OE植株没有明显的生长缺陷,竟然还出现了早花表型!作者研究发现OsDREB1C是通过控制Hd3aOsFTL2)RFT1(OsFTL3))等开花调节因子来影响开花时间,这下鱼和熊掌都得着了。毕竟这是在日本晴背景下做的过表达,能不能利用在实际生产中,还要看在不同背景下能不能产生增产效果。于是作者在我国南方推广品种秀水134中过表达了OsDREB1C,发现与日本晴一样,秀水过表达株系在穗数,每穗粒数和籽粒产量上都显著提高。

接下来,作者想更深入的了解OsDREB1C的分子功能,生信分析发现OsDREB1C的同源基因都具有一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并且OsDREB1C蛋白可能与已经被确定为干旱、盐胁迫与低温胁迫相关的DRE/CRTGCCGAC)基序结合。酵母单杂、以及GUS染色等实验表明OsDREB1C可以用作为转录因子发挥作用,于是作者通过CHIP-seq寻找全基因组上OsDREB1C的结合位点,发现有345个基因可能是其靶位点,这些基因大多数与跨膜转运和氮利用相关,且生育期相关基因也在其中(图4)。作者也从中挑选了5个候选基因进行验证,发现OsDREB1C的启动子可以与其中4个候选基因结合。未来可以通过这些靶位点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

该基因在水稻中的增产效果如此惊人,那么能否帮助其他作物增产呢?作者将OsDREB1C在小麦和拟南芥中过表达发现,过表达小麦的光合作用也提高了,开花时间也缩短了,田间产量平均提高20%左右,拟南芥也是类似的表型。表明OsDREB1C的功能在不同的作物中是保守的。

该研究提振了世界粮食增产的信心,为世界粮食增产提供了普适性的策略!全球多位院士、业界大牛为该研究点赞。专家点评Science |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ACKNOWLEDGMENTS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魏少博、李霞为论文共同一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D03001002016YFD0300102),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计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精英计划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i8455

转自:植物科学SCI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