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entral Science:能够识别假药的可食用荧光丝蛋白标签
2022/8/5 11:40:36 阅读:221 发布者:
近年来网上药店呈蓬勃发展之势,大量药品被直接递送至消费者家中。其中大多属于合法药店。但也有一部分属于非法经营,售卖的是假药,或者不符合标准、产品标签有问题,或者含有害成分。
此外,全球供应链问题也导致假药轻易流入市场。制药企业为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其产品外包装上打上条形码、二维码、全息防伪标志和射频识别符,允许经销商和零售商跨整个供应链跟踪产品。
然而,消费者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代码来验证包装内药丸或药液的来源。研究人员曾开发出微纤维和纳米颗粒等荧光合成材料作为跟踪代码,但此类物质却无法安全食用。
近日,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ACS Central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Edible Matrix Code with Photogenic Silk Proteins 的论文。他们提出利用荧光丝蛋白打造可食用的标签,此类标签可直接放置于药丸或液体药物中。使用智能手机 App 读取标签内的代码,即可验证相关药品的来源与品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探究能否直接将蚕丝这种可食用且“普遍认为安全”的材料添加于药物中,并使其发出荧光,由此帮助消费者确保所购买药品的真实性。
研究人员对蚕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能够产出丝纤蛋白。这是一种让丝纤维具备一定强度的可食用蛋白,附着了蓝绿色、绿色或红色荧光蛋白。研究人员将这种荧光丝茧溶解,制成荧光聚合物溶液,并将其涂于 7×7 网格中 9 毫米宽的白色丝膜上。在网格上照射蓝紫色、蓝色与绿色光后,分别显示出蓝绿色、绿色和红色的3D方形图案。
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款手机 App,此 App 可借助手机摄像头上的滤光片扫描此荧光图案,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解码其中的数字密钥并打开一个网页。该网页保存着药品来源和真伪性的信息。鉴于某些液体药物含有酒精,因此,研究人员将已编码的丝膜放置于透明的苏格兰威士忌酒瓶中,结果发现该 App 仍可读取药品的荧光代码。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荧光丝蛋白可被胃肠酶分解。表明这种丝蛋白代码不仅可食用,还可被人体消化。研究人员表示,将这种可食用的代码贴花放置于药丸或液体药物上,可帮助患者及其护理人员避免无意服用假药。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1c01233
转自:生物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