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 同日,1篇Nature Genetics,4篇Nature Plants报道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
2022/8/3 14:27:55 阅读:342 发布者:
7月18日,Nature 的两个著名子刊Nature Genetics和Nature plants分别发表来自中国团队的重要研究论文,其中NG一篇,NP四篇,具体如下:
Nature Genetics在线上发表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研究员领衔的以四川农业大学和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为核心的燕麦研究团队的题为“ Reference genome assemblies revea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llohexaploid oa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布了栽培六倍体裸燕麦及其二倍体和四倍体祖先的参考基因组,并进一步选择能代表燕麦属现存所有基因组类型的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材料结合全基因测序、叶绿体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深入探究六倍体燕麦的起源与亚基因组进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深入研究中国特有的燕麦种质资源就是希望牢牢把种质资源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让燕麦品种装上更多‘中国芯’。
论文审稿人认为,“该基因组是迄今为止测序的所有物种中最复杂的基因组之一”,“代表了植物基因组学特别是谷物基因组学的重大进展”。
第一篇Nature Plants为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研究组题为“Improving bread wheat yield through modulating an unselected AP2/ERF ge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基因编辑一个AP2/ERF转录因子DUO1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知名小麦研究专家Scott Boden教授在评述中指出:“该基因的发现,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了优异的等位变异,对于应对粮食安全危机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篇Nature Plants为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陆海团队题为“PtomtAPX is an autonomous lignification peroxidase during the earliest stage of secondary wall formation in Populus tomentosa Car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毛白杨线粒体抗坏血酸过氧化酶PtomtAPX在木质部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过程,通过酶的重定位机制实现早期次生壁的快速形成。
“该研究结果表明,树木次生壁形成相关酶通过PCD偶联的重定位机制参与次生壁形成。这为我们通过调控酶的重定位来实现木材的材性和品质的定向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张嘉雪和博士生刘亚娣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慧副教授和陆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618)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21YFD2200900)的资助。
第三篇Nature Plants为来自中山大学李剑峰团队在题为“Plasma membrane-nucleo-cytoplasmic coordination of a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 promotes EDS1-dependent plant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细胞膜定位的PBL19,受真菌几丁质信号诱导入核,再经过转录放大和细胞质中的蛋白加工,最后磷酸化EDS1,从而增强植物真菌抗性的新机制。
该研究阐明了PBL19在真菌几丁质诱导下部分入核并招募WRKY8上调自身表达,而胞质中新合成的PBL19能够被MC4蛋白酶切割为ntPBL19。ntPBL19进而磷酸化EDS1并促进其在细胞质中积累,并以目前未知的方式促进了抗性基因的表达和植物的真菌抗性。该研究揭示了植物类受体胞质激酶介导的一条新型几丁质信号转导通路,并首次报道了EDS1磷酸化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功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剑峰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李雨佳与薛皦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研究员和中山大学肖仕教授、姚楠教授也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杰青项目的资助。
第四篇Nature Plants为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及黎裕等为共同通讯作者的题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historical improvement of heterotic groups during modern hybrid maize breeding”的研究论文。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plants/articles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2-01127-7
转自:植物科学最前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