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C | 德国科学家研究解析拟南芥中白喉酰胺生物合成路径,并发现其通过控制翻译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2022/8/1 11:26:36  阅读:556 发布者:

白喉酰胺(diphthamide)是一种经过翻译后修饰的组氨酸残基,存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eEF2)的多肽链中。Diphthamide是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的靶标,它催化ADP核糖基化,导致eEF2的不可逆失活、终止蛋白质合成和细胞死亡。在酵母、小鼠和人类中,Diphthamide的生物合成由DPH1DPH7这七个基因调控。为了探究它在植物中生物学功能,近日来自德国鲁尔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的Ute Krämer和卡塞尔大学的Raffael Schaffrath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名为Translational fidelity and growth of Arabidopsis require stress-sensitive diphthamide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发现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eEF2diphthamide修饰是保守的,并且需要AtDPH1的功能

作者鉴定了拟南芥中与ScDph1HsDPH氨基酸序列同源的DPH1At5g62030)。并通过缺失突变体dph1-1dph1-2验证了DPH1蛋白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

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tDPH1的亚细胞定位在胞质中,经过diphthamide修饰的保守组氨酸残基对应于拟南芥eEF2H700。通过免疫印迹用特异性抗体在DPH1-1DPH1-2突变体中能检测到未修饰的EEF2,但在野生型未检测到的EEF2。作者又通过质谱检测EEF2的翻译后修饰。在野生型中能检测到EEF2Diphthamide修饰,而dph1-1dph1-2突变体中仅检测到未修饰的光谱片段。对拟南芥中的核糖体移码突变检测发现与野生型相比,dph1-1dph1-2 突变体的突变率分别提高了47%和39%。结果表明eEF2diphthamide修饰是保守的,而且AtDPH1eEF2 diphthamide修饰所必需的,并有助于确保拟南芥翻译的精准度。

作者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拟南芥dph1突变体细胞增殖减少并且TOR激酶的活性下降,自噬被激活。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267个基因表达上调,242个基因下调表达。其中上调的基因显著富集在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生物过程,如对寒冷和干燥的反应;下调的基因富集在与生物胁迫相关的通路,如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和抗性相关的生物过程。总之,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diphthamide通过调节植物翻译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712-7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