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PBJ |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发发光植物管理与防控害虫

2022/8/1 10:37:04  阅读:409 发布者:

自然界有相当部分植物的花器官或者其它器官通过化学物质或其它方式散发出荧光。昆虫能感知650 nm300 nm波长与一定强度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前期报道有些植物的花通过化学发光达到吸引昆虫授粉的目的。2013年也曾报道食虫植物的捕虫器官在一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发射可能引诱昆虫的不可见光。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光源被用于害虫管理与防控。使用更低能与环境更友好的光源仍然是科技发展的热点。目前对GFP蛋白的环境与生态功能也知之甚少。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植保岗位科学家宁国贵教授在国际上首次研发了利用转基因GFP发光植物进行对夜蛾害虫有效的管理与防控。其研究成果以Producing fluorescent plants to lure and trap insect pests为题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期刊上。

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核转化与质体转化,通过FITC等荧光试剂的使用,获取了系列不同的可发出不同强度与波长的荧光植物材料。通过一些列荧光植物材料对大量不同害虫的趋避筛选与研究分析表明,危害严重的夜蛾害虫对转基因荧光材料表现出极强的偏好性。通过对幼虫取食实验、成虫产卵实验、温室转基因植物的害虫伤害实验等初步说明荧光植物可以用来对害虫实行有效的管理与防控。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RAS-23)的支持。其中彭庆琳博士研究生、赵景副教授、项思雅硕士研究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宁国贵教授为通讯作者。李佳佳博士后,何超超博士研究生、黄兴霆硕士研究生参与了部分实验。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教授、Robert教授、云南省农科院王继华研究员、广东省农科院朱根发研究员、美国Clemson大学罗虹教授参与了论文研究设计的讨论与论文写作。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887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