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aBIOTECH | 刘宝辉课题组综述大豆驯化基因研究进展

2022/8/1 10:22:28  阅读:193 发布者: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面对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的现状,培育高产大豆品种迫在眉睫。栽培大豆起源于我国黄淮海区域,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长期驯化过程,一系列称之为“驯化综合征”的性状受到强烈选择,出现遗传瓶颈效应,限制大豆的育种进程。明确大豆驯化基因的分子机制对于打破遗传瓶颈狭隘,拓宽大豆基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广州大学刘宝辉课题组在aBIOTE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urrent overview on the genetic basis of key genes involved in soybean domestication(点击题目查看原文)的综述论文,总结了调控大豆驯化性状(包括开花、炸荚、休眠、种子硬度、油分和泥膜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对驯化基因的选择往往导致与其紧密连锁基因的固定,基因多样性大大降低,形成了选择清除区间。文章指出,挖掘并解析栽培大豆中被固定的驯化基因及其连锁基因的功能,可以丰富大豆分子育种的遗传资源。此外,大豆仍有很多驯化性状,如从匍匐/蔓生变为直立,尚无明确基因,值得深入研究。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等相关经费的支持。广州大学芦思佳教授为第一作者;广州大学方超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广州大学孔凡江教授及日本北海道大学Abe教授共同完成了文章的撰写;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

Cite this article as:

Lu, S., Fang, C., Abe, J. et al. Current overview on the genetic basis of key genes involved in soybean domestication. aBIOTECH (2022). 

https://doi.org/10.1007/s42994-022-00074-5

作者简介

刘宝辉,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大豆生育期机制解析及分子育种的工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 GenetNat CommunCurr BiolPNAS 等国际主流期刊上,Nat PlantsJ Integr Plant Biol 等期刊对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了专文评述。团队通过分子育种培育了7个大豆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408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亿元。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揭榜挂帅课题等项目。

本文转载aBIOTECH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