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获杰青资助!中国科学院游经碧最新Science
2022/7/29 10:35:09 阅读:443 发布者:
在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碘化铅 (PbI2) 的形成可以提供一些钝化效果,但会导致器件不稳定和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的滞后。2022年7月28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Inactive (PbI2)2RbCl stabilizes perovskite films for efficient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 RbCl 掺杂将 PbI2 转化为非活性 (PbI2)2RbCl 化合物,从而有效地稳定了钙钛矿相。基于该策略,该研究为 FAPbI3(FA,甲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 25.6% 的认证 PCE。设备在 85°C 的货架存储 1000 小时后保持其原始 PCE 值的 96%,在 85°C 下进行 500 小时热稳定性测试后保持 80%。总之,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稳定性和器件效率,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推动。
有几种策略可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 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例如生长具有高结晶度的薄膜、掺杂阴离子、阳离子或两者,设计电荷传输层,以及使用通用钝化层。几个小组报告了通过调制 SnO2 电子传输层的认证 PCE > 25%。以前的报告表明,PbI2 的第二相对于达到高性能水平至关重要。过量 PbI2 的好处——无论是在钙钛矿薄膜的块体中还是在晶界处——主要归因于其由 I 型能带排列形成的钝化效应。然而,过量的 PbI2 过于活跃,会导致器件的不稳定和电流密度电压 (J-V) 特性的大滞后。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归因于 PbI2 的光分解和增强的离子迁移。
钙钛矿上第二相 (PbI2)2RbCl 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图源自Science )管理钙钛矿薄膜中过量的不稳定 PbI2 以实现高效率至关重要。最近,Luo等人开发了一种配体调节方法来管理过量的 PbI2,并成功地提高了 PCE(高达 22%)和稳定性。该研究通过将过量的 PbI2 转化为非活性的、新的第二相 (PbI2)2RbCl 来稳定钙钛矿,这可以提高钙钛矿 FAPbI3 层的稳定性,除了改善其光电性能外,PbI2的减少还降低了钙钛矿层的带隙。因此,已经开发出效率为 26.1%(认证效率:25.6%)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 85°C 下具有 >1000 小时的储存稳定性和 500 小时的热稳定性。总之,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稳定性和器件效率,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推动。
转自: iNature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