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CI论文半年撤稿1032篇,居全球第一!
2022/7/19 15:01:13 阅读:172 发布者:
据Healsan Consulting发布论文撤稿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7月13日,世界范围内共有37904篇SCI撤稿,其中中国撤稿量占半数。
上半年SCI论文中国撤稿量占全球第一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3日,全球范围内共有37904篇SCI撤稿,其中中国占17204篇,占比45.3%。而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中国SCI撤稿数有1032篇,占到全球 38.9%,撤稿数量位列第一;印度为687篇,美国为244篇,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数据来源:Healsan Consulting LLC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首次出现大量撤稿的情况。中国SCI论文曾在2009-2011年出现可怕的撤稿风暴,其中2010年为4,200篇,2011年为2,306篇。随后,于2012年迅速降低到156篇。但低谷之后,中国SCI论文撤稿数量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尤其是近三年,一年比一年离谱。
同比近三年上半年数据(截止6月30日),2020年,中国SCI撤稿量达351篇;2021年,中国SCI撤稿量达722篇;2022年,中国SCI撤稿量达958篇。
中国2020-2022上半年SCI撤稿量
中国SCI撤稿,学术造假是主因
从2022年上半年中国SCI撤稿来看,撤稿的主要原因有三:涉嫌数据不可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涉嫌剽窃,占所有撤稿量的93.8%。
其中,涉嫌数据不可靠的撤稿论文有 402 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的撤稿论文有 376 篇,涉嫌剽窃所致的撤稿有 290 篇, 另外涉嫌论文工厂所致撤稿有 181 篇,错误所致的撤稿有 95 篇。
小编认为,对于大量的撤稿,除了关注每年的数据变化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应当探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
尤其是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SCI论文,几乎成为了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科评估等的核心指标。部分高校、医院、机构等,给出的指标基本偏高,如果达不到对应的论文发表量,可能面临无法晋升,甚至被迫离职的局面。而这种压力则很可能导致一些研究人员,以牺牲科学诚信为代价发表文章。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人主动投机取巧。
而这一现象,从众多网友的评论当中也可见一斑,诸如“评职称”、“硬指标”、“硕博毕业”等关键词频繁被提及。
李连达、李贻奎曾评论道:“撤稿事件发生在一些学者身上,但是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术评价及职称评定标准不合理。”
二位甚至直言,有些医院在评职称时,不以医疗水平、治病救人的能力为首选标准,而是以争多少科研课题、抢多少科研费、发表多少篇论文为首选标准,甚至以SCl论文为唯一标准。
中国SCI论文撤销量每年上升,而“学术造假”又成了撤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显然违背了大家最初追求SCI论文的初衷。正如李院士所说,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撤稿之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不合理的“指标”可以少一些,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做他们想做和该做的事。
转自:临床科研与meta分析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