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蒋敏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公民数字素养:框架、 挑战与应对方略
2022/7/8 14:50:58 阅读:713 发布者:
《电子政务》2022年第01期
封面&目录
论 文 简 介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速,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未来,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变化,公民的数字素养亟需提高。为促进公民数字素养提升,欧盟2015年发布了《数字技能宣言》(The Riga Declaration on e-Skills 2015),将数字素养列为21世纪劳动者和消费者的首要技能,并推出了数字素养教育框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亦高度重视我国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行动技能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
本文从已有实践出发,试图探讨为什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要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当前我国公民的数字素养面临哪些挑战和障碍?如何建构数字素养提升的逻辑架构和行动路径?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行动技能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路径借鉴。在借鉴国外数字素养内容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从系统思维出发,提出基于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的数字素养“五力”模型,即:感知力、融通力、吸纳力、实践力和发展力“五力”模型。(参见图1)
数字素养感知力指的是具有良好的数字意识,对数字信息的价值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对数字技术应用秉持积极的态度,能自觉地顺应信息化浪潮,主动洞察数字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实时把握数字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规律。融通力是指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和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熟练操作软件和技术设备并开展团队协作,以及进行资源和知识共建共创的能力。吸纳力是指善于根据问题意涵和应用目的,运用批判性思维或理性思维,在获取、整合现有信息体系的基础上,甄别判断信息真伪及可靠性、有效选择信息并处理和应用数字信息的能力。创新力是指能够在理解现有数字知识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探寻新规律,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力是指具有数字环境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能够合法、安全地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对自身的数字素养缺陷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在追求自身数字素养提高的基础上帮助他人发展数字素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其中,感知力是数字素养的基础,融通力是支撑,吸纳力是加速器,而创新力和发展力则是数字素养追求的最终目标,“五力”共同发挥叠加效应推动公民数字素养提升。
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公民数字素养还面临着准备失绪、能力失位、供需失衡、生态失序等一系列挑战和困难。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步伐要夯实“筑基、赋能、扩优、强治”四个工程,有效消解公民数字素养面临的风险挑战。一是要牢牢牵住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顶层设计这个“筑基”的“牛鼻子”。这就意味着,首先要优化配置战略发展资源,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数字素养提升目标,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制定清晰的执行路线图,并保证有充足的资金以提升数字素养的准备度。目前,尤为关键的是要缩小普遍存在的接入鸿沟,增强和提升数字访问的可及性。二是要建立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完善赋能工程。对于普通公民,尤其是老年人、工人、儿童等群体而言,数字素养并不会随着这些群体使用网络或者计算机而自动获得。“知识鸿沟”可能会作为隐藏的“二级数字鸿沟”继续存在。因此,建构与数字素养的感知力、融通力、吸纳力、创新力和发展力“五力”模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框架,是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主要载体。三是要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强化扩优工程。扩优工程的实质是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优化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搭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围绕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问题,构建数字应用场景,以场景应用带动整体提升。四是要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优化强治工程。加强数字生态领域的制度和规则建设,加强数据确权、推动数据交易、数据跨境流动及监督执法制度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型治理来规范数字生态。
历经结绳计数、烽火传书、电报电话、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手段的更迭升级,人类社会迈入了数字化转型向经济社会全域迈进的历史方位。数字化愈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既给公民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认知方式与生活空间,又给公民生产、生活提出了新的巨大挑战。与此相对应,公民应具备与数字时代发展相适宜的数字素养。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数字素养既具有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同的普适性又具有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必须基于全新的研究视角理解和诠释公民数字素养的基本内涵,构建数字素养的内容框架,进而摆脱困境和找准进路。这种思路,既回应了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又丰富发展了本土化话语体系。本文之贡献是初步描摹了公民数字素养的内容框架、挑战及应对方略,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字素养的探讨亦将不断推进。
转自:社科大科研处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