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2/7/6 9:02:04  阅读:251 发布者: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2,35(3) 许梦姗, 王琰, 陆华, .

摘要目的

通过对医院发表、校内二级学院参与的SCI论文进行分析,探讨"医理工文"科研合作现状,为医学与理、工、文等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SCIE数据库获取合作论文,收集合作论文基本情况,将时间轴分为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前(20152017)(20182020)3年两个时间段,对论文数量、占比、质量、作者基本信息、医院学科及校内二级学院分布等进行分析。

结果

合作论文数量由23篇增长为131篇,作者身份及是否为导师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所在医院学科由7个增长为22个,参与发表的校内二级学院由3个增长为10个。

结论

校院融合后"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成效初显,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这与医院制定各类政策、积极推进实施交叉合作,强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密不可分。

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2021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科技创新作出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新增"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首次将科技创新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时,2021年最新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将"推进医学技术创新"作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教育部高度重视"新医科"建设工作,2020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11月成立"交叉科学部",下设生命与健康领域的交叉科学三处,旨在推动我国生命健康领域交叉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医学及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与多学科交叉互鉴、深度融合,创新研究范式,才能取得创新成果,实现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的实质性突破。

科技论文作为科技产出的重要载体,能够直观地反应出科技交叉合作的成果,而《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国际上权威的综合性检索数据库,期刊或论文被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期刊或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大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研究表明[],文献计量法可反映学科交叉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此类研究大多以高校为研究主体,以某时间段的成果为研究对象,较少聚焦于以医院为主的创新型科研合作研究及医院成为大学附属医院前后的比较研究。

201712月,医院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开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解决临床为题为导向的医学与理、工、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是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重要途径。融合后,医院以"科大新医学"理念为导向,践行中国科大"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开展了"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相关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对医院发表、校内二级学院参与的SCI合作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比较医院在成为大学附属医院前后3年的合作论文情况,旨在深入分析医院"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领域,为促进交叉科研合作的全面开展与医学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检索来源:ISI Web of Science中的SCIE数据库;检索式:AddressAnhui Prov HospAddressUniv Sci & Tech China SAME Anhui Prov HospAddressAnhui Med Univ SAME Prov HospAddressUSTC SAME hospAddressUniv Sci & Technol China SAME Hosp

文献标准:(1)文体标准:纳入论著(Article)、综述(Review)、述评(Editorial Material)、通信(Letter);剔除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勘误(Correction)、会议摘要(Meeting Abstract)、撤回稿件(Retracted Publication)(2)时间:2015-2020年;(3)作者地址:第一作者(包括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地址为医院,地址中同时包括Univ Sci & Tech ChinaUSTC的为合作论文。

共有1 377篇论文纳入研究,其中包括合作论文154篇。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712月医院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时间基点,对校院融合前(20152017)(20182020)3年两个时间段发表的合作论文进行分析。描述性分析合作论文数量、合作论文数在总数中的占比、论文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等,了解论文发表总体情况与"医理工文"合作论文发表情况;同时,收集合作论文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作者基本信息、作者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医院学科及学校内部二级机构分布等。所有数据录入到Excel软件中,双人双次录入,筛查缺失值情况、异常值情况,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算频数和构成比,计量资料计算均值、标准差。统计推断方法为卡方检验。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定为0.05

2 结果

2.1 融合前后论文数量及质量

从数量上看,论文总数量由融合前3年的439篇增长为融合后3938篇,共增长了1.14倍,合作论文数量由融合前3年的23篇增长为融合后3年的131篇,共增长了4.7倍,合作论文数占比由融合前3年的5.2%增长为融合后3年的13.97%,合作论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且其增长率明显高于总体增长率。由图1可见,相较于20152017年,20182020年合作论文发表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质量上看,图2可见融合前后合作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论文占比均明显高于非合作论文,合作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占比由融合前3年的34.78%增长为融合后3年的49.62%

120152020年医院SCI论文总量及合作论文数量

220152020年合作论文及非合作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论文占比

2.2 融合前后合作论文基本情况

2.2.1 作者基本信息

从表1可见,从作者身份上看,融合前作者均为医务人员(23人,100%),融合后除医务人员(76人,58.02%)外,另有特聘、双聘人员(47人,35.88%)和大学科研人员(8人,6.11%)且融合前后在作者身份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前后合作论文作者多数为研究生导师(融合前18人,78.26%;融合后102人,77.87%),融合后博士生导师身份作者的占比增多(融合前9人,39.13%;融合后85人,64.89%),同时融合前后是否为导师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合作论文作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融合前作者年龄段主要为51~60(9人,39.13%),融合后主要为31~40(45人,34.35%);融合前后作者均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为主(融合前18人,78.26%,融合后105人,80.15%),职称构成上主要为高级职称(融合前19人,82.61%;融合后115人,87.79%),性别上均以男性居多(融合前17人,73.91%;融合后96人,73.28%);同时,融合后部分(14人,10.69%)合作论文来自于医院培养的博士后。

2.2.2 作者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从表1可见,融合前后合作论文作者大多数在近5年内承担过科研项目(融合前19人,82.61%,融合后110人,83.97%),承担项目数量约半数为1~3(融合前12人,52.17%;融合后55人,41.98%),融合前没有作者承担过5项以上的科研项目,融合后23(17.56%)承担5项以上项目。大多数作者承担过国家级项目(融合前12人,52.17%,融合后85人,64.89%)。另外,校院融合后大学和医院共同设立了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校院学科交叉与联合攻关,接近半数的融合后合作论文(55人,41.98%)来自于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项目负责人。

2.3 融合前后医院学科及校内二级学院分布

从表2可见,合作论文作者所在的医院学科由融合前的7个增长至融合后的22个,其中增长率超过100%的学科有5个,分别是神经外科(融合前后2vs.11)、妇产科(融合前后5vs.23)、检验科(融合前后2vs.8)、老年医学科(融合前后3vs.9)和普外科(融合前后5vs.12),另有包括肿瘤化疗科(融合前后0vs.14)、肿瘤放疗科(融合前后0vs.5)、骨科(融合前后0vs.4)16个学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合作论文医院学科及校内二级学院分布

参与发表合作论文的校内二级学院由融合前的3(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学院)增长至融合后的10个。校内各二级学院参与的合作论文数量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增速最快的为化学材料学院,增长了12(融合前后1vs.13),另有包括管理学院(融合前后0vs.8)、物理学院(融合前后0vs.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融合前后0vs.4)、工程科学学院(融合前后0vs.3)、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融合前后0vs.1)、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融合前后0vs.1)、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融合前后0vs.1)在内的7个校内二级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3 分析与讨论

3.1 "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初显成效

校院融合后,合作论文数量显著增长。SCI论文总数量及合作论文数持续快速增长,合作论文篇数增长率高于总体增长率。相较于融合前3年,融合后3年发表"医理工文"合作论文进入快速增长期,可见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对发表合作论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与医院在"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理念引导下实施的各类人才引育、平台建设、项目引领和学科管理等机制与政策密不可分。

本研究发现,合作论文整体质量高于非合作论文,可见交叉合作更容易产生高质量科研成果[]SCI论文影响因子虽然在横向评价某个体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用于纵向评价某机构长期科研水平发展趋势和比较分析时,仍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质量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数量较论文总数的占比进行比较,合作论文优于非合作论文。可见,"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有利于破除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充分拓展学科边界,同时实现平台数据共享与资源互补,整合各方优势力量,从而围绕医学实际需求实现协同创新,产生1+1>2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3.2 合作论文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校院融合后,合作论文作者的年龄、身份结构发生变化。融合前合作论文作者年龄段主要为51~60(39.13%),融合后主要为31~40(34.35%),年龄构成上有年轻化的趋势。从作者身份上看,融合后部分双聘、特聘人员及大学科研人员(41.99%)发表了合作论文且作者身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后,医院引育并举,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双聘等机制,引进大量海内外人才;针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推行4类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科(亚专科)带头人后备人选。这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带来了合作论文作者的年轻化及构成结构的改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合作论文作者中博士、高级职称和项目负责人占多数,可见开展交叉合作的人员主要为有一定教育背景、职业积淀及研究基础的医务人员。医院开展交叉科研合作需立足于临床、合作于临床、服务于临床。临床医务人员对科学问题的提出及交叉合作切入点的挖掘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能力与较高的科研素养[]

研究生导师在学科前沿引领及青年学生科研方法指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融合前后合作论文作者中大多数为研究生导师,融合后博士生导师身份的作者增多且融合前后是否为导师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导师在学生培养及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聚焦于科学研究,同时深入校院共享的各类平台从事科研工作有关。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后,医院以培育医学科学家和卓越医生为目标,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交叉合作基础的导师队伍,这带来了导师队伍在合作论文发表中的变化。同时,医院培养的博士后也在融合后合作论文的发表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博士后制度是一种独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模式,具有"人员流动性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创新成效显著"等特点[],医院于2018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博士后科研人员培养形式,采取校院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医院临床优势,同时结合学校在理工等领域的深厚基础,聚焦交叉合作前沿进行人才培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校院融合后,"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项目负责人在合作论文的发表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学校自2018年设立"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以加强学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在学科交叉、新方向培育及联合攻关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在联合基金的引导下,医院和学校从各自优势领域出发开展联合攻关,双方共同参与协同创新,发表了"医理工文"合作论文,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医学"特色成果。

3.3 交叉科研合作研究范围不断拓展

本研究表明,校院融合后发表论文的医院学科及校内二级学院覆盖面均明显增长,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之间的医理交叉;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材料等应用学科之间的医工交叉;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医文交叉等[]。本研究发现,医院发表合作论文的学科由7个增长至22个,覆盖内科、外科、医技、行政人员等;校内二级机构由3个增长至10个,覆盖理科、工科、文科等。成为大学附属医院后,医院加强学科建设,部署学科建设"登峰计划",遴选"高峰学科""高原学科""高地学科",促进学科加速提升。医院学科发展与"医理工文"交叉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 下一步工作探索

4.1 完善校院融合机制与成果共享转化机制

医院和学校已初步建立了合作需求对接流程,下一步应探索更为完善的对接机制,让一线临床医生更多地参与到科研合作中,定期收集各方需求,凝练科学问题清单,开展校院多学科交叉沙龙,促进交叉合作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同时,研究制定合理的合作成果归属及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激发研究者的热情,消除后顾之忧,切实推进合作。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将交叉科研合作团队及平台打造成为一个汇集人才、资本、产业等各要素于一体的产学研融合与科技创新平台,加速成果转化,最终服务于提升人民健康福祉。

4.2 建设多学科研究人才队伍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发展最终依赖于培养多学科研究队伍,下一步应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储备,加强交叉领域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院内青年人员的培养,同时进一步探索博士后培养方式与机制,让博士后队伍更多地参与临床研究,促进学科交叉。

4.3 探索融合专项项目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

"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在学科交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从运行模式及发展路径上看,仍有完善空间。下一步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强化临床一线人员在交叉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科研选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结合临床医学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将专利、新技术与新方法等应用型成果作为项目验收和考核的主要标准。

"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多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转化,且需要整合多方力量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新模式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必由之路,也是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医理工文"交叉科研合作应结合学科特点,推动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形成医学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研究范式,助力国家打造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策源地。

转自: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