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堂革命】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实施路径与策略

2022/5/25 14:56:01  阅读:1576 发布者:

“课堂革命”最早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9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署名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教育新概念,他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出现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文件强调:“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综合上述讲话及文件主要精神,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就是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革传统教学理念中忽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命,革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命,革以教师单一主体和基于知识技能单一评价的命。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确立“以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校企合作在深入研究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素养及能力需要的基础上,确定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评价标准,从而重构学习空间,重组课程内容,重建课程评价,重立师生角色,实现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以德育德”是“课堂革命”实施的基础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首先要确立具有专业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以德育德”是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实施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深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及内涵,将这些精神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认真研究党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文件精神,指导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体系的完善;要认真研究党的产业发展政策,指导课程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充实;要认真研究具有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思政和文化育人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课程特色的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特色,完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则是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师德建设的重点产出指标。

职业院校教师还要注重自身“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追求卓越、精准和创新,每年都要确立“讲好1门课、指导1项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主持1项课题、对接1个企业、结对1名工匠大师、企业岗位工作1个月”的能力建设活动,通过自身“工匠精神”“劳动育人”素质的养成,通过“以德育德”的实践、活动、项目、任务等达到“德技并修”的课程教学目标。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就体现在对高质量教育教学的不断追求上,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始终要有校企合作研究新工艺、新产品、新流程、新技术等的攻关课题,要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要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要有教育教学反思工作日志。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教学实践,教师的“德”才能真正传递到学生的行为中。

二、“学生全面发展”是“课堂革命”实施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就是在“六个下功夫”领域和德智体美劳的行为表现上有明显的提升。

新时代,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课堂革命”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担当历史使命的道德水平、知识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美学观点和劳动素养及能力。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现有情况的基础上,要结合课程服务岗位的特色,制定具有本课程特色的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和劳育目标,使学生既会生产,又会生活。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要通过“三教改革”,搭建一个“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课程教育教学平台,基于“五育”课程教学目标,建立多样性、差异性、创新性与可选择性的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内容、课程评价标准等,使高职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课堂革命”的产出指标是体现“五育”的课程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育教学标准一定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一定是产教融合的结果,一定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是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指导方案。

三、“校企融合”是“课堂革命”实施的条件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施“课堂革命”的先决条件,“课堂革命”在教学实践实施层面需要一个体现真实生产的实施场所,需要一个将企业技术项目或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需要重构一个“德技并修”的课程学习成效评价体系,这些都需要课程教学团队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规范等企业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团队,共建真实需要、真实体验和真实思考的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堂革命”采用的是模块化教学,课程由多个模块构成,课程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分工进行模块化的教学,课程教学的地点包括普通教室、智慧教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场所等。模块化的教学需要的是手册式、活页式、融媒体式的教材,需要将企业新技术、新的生产项目融入教材建设中,实现将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完美对接。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才能促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才能满足课堂革命的总体要求,“校企融合”“课堂革命”的产出指标是手册式、活页式、融媒体式的教材,该类教材要符合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要,符合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以活动为中心”是“课堂革命”教学的策略

“课堂革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课堂革命”教学策略实施阶段,要深入研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课程能力体系建设的报告是“课堂革命”教学策略设计的首要产出指标,在这个报告中要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环境、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评价方式等和学生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及实施方案,为建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课堂革命”教学策略的最终产出指标是课程“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学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下列基本内容模块: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地点、学习时长、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教学反思与诊断和学生学习纠错政策设计等环节。重点是学程设计,要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其基本的教学方式是核心导学、自学互学和主题研学,采用“问题引导+主动讲授”“任务练习+互帮互学”“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和“过程考核+作业互评”等结构化的教学环节。好的学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要体现学习目标的结构化、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学习组织方式的结构化、学习评价标准的结构化。

五、“素质能力”评价是“课堂革命”成效的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遵循普适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工匠精神、工作能力、技术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推销个人能力、生态环境维护能力和劳动观念等纳入职业院校课程评价标准之中。在课程层面要建立基于“五育”的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及标准,也要建立学习终结性的评价指标及标准;在课程实施的具体学习活动中也要制定基于“五育”的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标准。

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课堂革命”取得成效的保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要具有指导学生做合适的事,评价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因此在建立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时,一要围绕学生中心建标准,确保多元评价与学生发展相统一;二要重视学习过程,从多角度多维度展开评价;三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特色,用好多样性、选择性和个性化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要实现学业结果的可视化、学业成绩手机APP呈现、阶段性学习质量发展图谱、学习效果累进制、单一学习任务可重复取最好成绩和自主选择评定指标及标准。“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教育教学效果的分析报告”是素质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的产出指标,通过评价体系的实施,来评定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六、信息技术是“课堂革命”实现的载体

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深化“课堂革命”和提升“课堂革命”的教育教学效果,可实现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有机融合,打造有用、有景、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课堂革命”就是要创建智慧的学习空间,创设虚拟仿真的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个性化,学习资料更加丰富;通过学生学习空间的建设,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对有效学习空间或领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现实技术生产情境转移到课堂之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与未接触过的现实场景相交融,使其与教学所需的情境产生交互作用。同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带领学生与不同的时空、地点进行交互,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程教学游戏化,构建适应学生个体的学习分析及适应性学习,建立学习过程的微学分和微证书以及虚拟远程实验室,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和维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革命”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师角色、教学视频、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课堂活动设计,其产出的成果是教学活动的视频资源和学生学习空间的建设。

职业院校“课堂革命”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对象、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师、教材、教法等进行的全面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取得成功的成果性材料应该是:“立德树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元素调研分析报告,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课程能力体系建设的报告,“德技并修”的课程教学标准,“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学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课程教法改革的研究课题,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教育教学效果的分析报告,“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的报告和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料等。通过系列的“课堂革命”教学实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持续明显的提升。

转自: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发展工作室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