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热点: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情况

2022/5/24 10:38:55  阅读:371 发布者:

观点提要

在教学评价方面,智能化的评价系统丰富了评价机制,经由大数据能够较好地、直观地使教师直面学生的意见和真实想法,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其次是思政课的具体化建设。

2021年思政课研究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在坚守立德树人的同时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坚定改革创新的同时兼怀时代感和使命感,推动了思政课的全面建设和持续发展。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寻求解决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产生的新成果也可以在思政课这片“试验田”中得以检验。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党和国家的整体布局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本年度学界对于思政课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逐渐增加,产生了一批极具指导性、创新性、实效性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研究成果,全面总结研究特征,尝试预测研究趋势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向好、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特征分析

根据citespace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本年度相关文献从关键词共现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师”具有较高的“度中心性”,在整体研究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习近平总书记”“实践性”“思政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具有较大的“中介中心性”,贯穿在大部分研究之中。从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上看,最大的聚类是“高校思政课”,包含29个关键词,其中包含的关键词有 “高校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根据图中近期的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了最新的关键词,并且聚类的变化发展始终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除“高校思政课”外第二大的聚类,包含27个关键词,“创新研究”成为了最新颇受关注的研究重点。此外,从其他聚类中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思政课教师”“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成了本年度的研究重点。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本年度思政课研究在基本延续以往的研究方向的同时形成了多个创新点,呈现出紧扣时代主题,遵循党的指示;明确改革任务,凸显问题意识;聚焦课程本身,坚持实践导向等特征。

(一)遵循党的指示,紧扣时代主题

做好思政课研究需要兼具政治性性和时代性。同时,思政课的研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稳步推进思政课的研究进程。

本年度思政课研究聚焦于“四史”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系列讲话为指导,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论维度分别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在教学内容上尝试寻找“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在契合点,在教学模式上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和红色资源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现可行路径,并且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增强“内功”学好“四史”,改进“话术”讲好“四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除了“四史”教育以外,本年度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西迁精神”与思政课内容的融合,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内容的扩充,“七一讲话”“十大历史经验”对思政课内容的丰富充分反映出新时代思政课研究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对打造优质思政课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改革任务,凸显问题意识

思政课的改革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改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是思政课研究需要重视的地方,唯有树立问题意识,具备高度的洞察力,才能有序、平稳地推动改革的进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政课在“八个统一”的指导下稳步前进,渐渐成为了学生口中的“金课”“好课”。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思政课的改革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态势围绕主线、找准方位,全力加快改革进程。随着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特点、新变化,思政课的改革也关注到了青年生理心理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各区域青年的实际情况做出妥善部署和积极调整。

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之下,本年度思政课研究在思政课的数字化、具体化、多元化建设上颇具特色、极具创新。首先是思政课的数字化建设。面对学生“低头率”较高的问题,本年度学界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过程中,信息技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等app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随堂、专题测试,实现动态跟踪、常态化监控。在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进程中,传统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加工后变得更为鲜活,人物更加丰满、立体。在教学评价方面,智能化的评价系统丰富了评价机制,经由大数据能够较好地、直观地使教师直面学生的意见和真实想法,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其次是思政课的具体化建设。思政课的对象并非“千人一面”,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学生不同的接受喜好,思政课绝不能只凭一套模式走天下。本年度学界从教学内容和院校类别两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了思政课具体化的研究。一是教学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政课要在坚持政治性的基础上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发挥出区位优势在差异性中凝聚思想认同,在整体性中兼具地域色彩。二是院校类别。高职院校、行业院校、民族院校的思政课不能完全复制其他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要求,应当在基本框架内制定配套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最后是思政课的多元化建设。本年度学界更加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简单化、单一化、流程化的问题以及受疫情影响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限的情况,试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云端”身临其境,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聚焦课程本身,坚持实践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的“八个统一”成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方法论。学界围绕“八个统一”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思政课“用学术讲政治”奠定基调;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指明方向;用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为思政课的改革确立原则;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为“大思政课”搭建起协同育人的基本格局;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为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用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为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教学明确定位;用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用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为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提出更高要求。

本年度思政课研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方面,针对部分学校思政课内容“平面化”“扁平化”的实际情况设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针对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难以适应相邻学段的课程内容,难以做好有效衔接的实际困扰在提升职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上给出了具体方案,对于大学与中学教师之间“跨界”意识、融通意识不强的现象提出了集体备课、交流探讨等互动机制。在“大思政课”方面,学界更加注重打破“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壁垒,将思政课延伸到社会之中去,加强同其他学校、政府、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利用好各类资源,更加要求善于捕捉身边人、身边事,用小切口讲述大精神,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感染学生,引起共鸣,更加突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用相关理论深入浅出地解读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用理性思维审视世界的风云诡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趋势展望

2021年思政课研究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在坚守立德树人的同时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坚定改革创新的同时兼怀时代感和使命感,推动了思政课的全面建设和持续发展。从思政课建设的角度上看,要继续推进思政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同向而行、双向发力;要善于角色切换,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并解决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激发教师自觉学习、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切实增强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获得感;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支撑思政课建设,用新视角解决老问题,用新思路改进老办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论研究对思政课研究的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离不开思政课的建设。本年度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的研究在研究目标、研究价值、研究路径上保持高度一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扩充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注入活力、增添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思政课提供基本价值遵循和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之重要场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寻求解决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产生的新成果也可以在思政课这片“试验田”中得以检验。思政课研究侧重于对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则更加注重于对学科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宏观规划,突出引领性、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政课研究应当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在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优势互补、同向而行、双向发力。具体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一方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落地、落实、落细;另一方面则要注意把握思政课研究的整体方向,总结实践经验并及时进行反馈。

(二)从“教师侧”激发教师自觉学习、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体要求。通过梳理近些年学界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所产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重点主要落在教师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综合素质的提升、职责使命和角色定位的明确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诸多富有建设性、全局性、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大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当在上述领域继续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际两个维度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长效发展给予支持,同时还可以以激发教师自觉学习、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从更深层次探究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动力”。“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从学科建设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结构的新变化给高校育人系统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的持续调整为教师带来了充足的外部动力;从分工上看,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任务和教学目的同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之崇高、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需要更加充沛、持久的内生动力把思政课讲细、讲透、讲好。

(三)从“学生侧”切实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研究

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获得感是衡量教师授课效果和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当前学界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厘清、生成逻辑、价值探寻等理论维度上,虽然产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尚未对学生的获得感进行操作化。今后可以从理论上对获得感进行更加完善的学理建构,为获得感的实证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依据,从学生视角展开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例如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喜欢什么授课风格的老师,喜爱何种教学模式,更习惯于接受哪类教学内容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掌握,利用量表对其获得感进行量化,找出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此外,加强同共青团的协同配合也有助于从学生的角度更好地研究获得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意见》中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1]共青团的青年工作和思政课在对象上的高度一致性、在目标上的高度相符性以及在指导思想上的同构性给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具体来看,各级团干部、学校的团委老师和青年学生的联系较为密切,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能够为获得感的操作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一手资料,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全过程的效率和流畅性,使获得感的相关研究更加立体、饱满、生动。

(四)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支撑思政课建设

“近年来,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即在多学科视 域中探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化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交叉学科领域涵盖了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环境学、语言学、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相关研究成果分布于学术着作、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等多种成果形式,形成了初步的交叉学科图景。”[2] 在交叉学科视域下,以往存在于思政课研究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获得了新的切入点,为思政课的发展提高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可以为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开辟出新的研究向度。“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统一是市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供给也要与需求相适应,这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3]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高校思政课就是教育者(高校思政课教师)把“产品”(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出售”给受教育者(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从供求关系上看,高校思政课的需求指的是大学生学习、接受和认同高校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意愿;其供给则指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与帮助。高校思政课虽不是商品,但却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一定的效用,即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功能。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在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中存在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即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政课的需求程度随着课程的持续推进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导致其实际效果之提升出现增长不明显的情况,需要学界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推动思政课的提质增效迈上新的台阶。

此外,文化学也同样可以融入到思政课的建设之中,从文化的角度为思政课“献计献策”。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是“人类通过劳动、社会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欲望、要求而造出一定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物质与精神成果。”[4]人在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形塑着人,在一定意义上,二者的互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前进,也不断推动着人之自由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5]从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先在。从文化的内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质料”,并且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和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其所创造出来的全部内容,取得的全部成果均可以算作是文化的一部分,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原有文化进行扬弃的实践活动。所以,无论从逻辑还是内涵上看,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就必须要焕发出文化的力量、展现出文化的魅力,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同时也要注重以文化人,用文化涵养学生、培育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7-13.

[2]冯刚.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7.

[3]冯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5]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83.

[6]冯刚.以百年党史丰厚底蕴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0.

[7]王炳林,刘奎.关于“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18.

[8]黄蓉生,石海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维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9.

[9]王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学的整体性及其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1.

[10]韩小南,肖楠.论高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1.

[11]卢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14).

[12]吴东姣,曹镇玺,孙志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空间拓展创新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13]鲁琴,李毅,任娜.略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5.

[14]代建华.论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7.

[15]冯秀军.善用“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

文章选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21)》团结出版社2022年版。作者徐先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曹鹤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

转自:马学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