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2022/5/17 9:21:21  阅读:404 发布者:

摘要

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相互促进,又是相辅相成的。从一定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又在无形之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建立在实践上,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衡量的重要指标。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重要前提,理论自信又在每时每刻地提升理论自觉,二者之间有着强大的互相推动作用。从另外一种角度上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有不断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理论自觉是属于文化自觉的范畴。文化自觉,是指在某种特定文化生活的人,对于自己的文化环境,有着深入的了解,其内心对其文化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认知。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一种思想,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中国共产党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极高的重视度,这是对现有的马克思理论成果的一种尊重和肯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在目前的思想理论中,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式多样,社会生活更加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一种重要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人们应该从另外一个层次去思考马克思主义,考虑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发展不稳定。一些不良文化有可能影响人的“三观”形成,尤其是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生群体,最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出现非理性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就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精神因素,在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的时候进行正确的选择,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在时代的更迭中,每一种思想的呈现都有其独特性。社会主流阶级不仅支配着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支配着精神资料生产的过程。然而人们不能忽略精神实质与历史背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有其理论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非常彻底的批判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理论的依靠,中国共产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坚定的价值信念,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理论基础。因此,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关系

在实践理论延伸发展的过程中,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而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也是理论实践当中重要的反思方式,也就是主体反映自身的特点,并且以自身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认知和评价。在这个自我反思的认知过程中,认识者和认识对象具有统一性。从某种角度来说,认识的客体就是认识的主体本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理论基本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人的特征,也是理论人格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理论自信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主体对于自身的一种深度认知,理论主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规律,将自身与其他人进行区分。通过这种认知,不仅可以将自身与理论之外的事情进行区分,同时还体现了认识自身与理论基础之间的不同。在这个理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与其他理论的区分,也就是特定的理论具有特殊性。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没有理论自觉,就不会产生理论自信,就不会形成自我认知的循环过程,也不会存在自信以及不自信的相关问题。因此,如果没有理论上达到一定的自我认知,那么也不能形成理论自信。理论自信其实是理论主体在充分认识自身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评价方式,而这种理论的评价,其实也包含了对真理的评价和价值观的评价。真理性的评价,就是对理论所反映出的客观现象进行评价,而价值性的评价,就是对理论以及价值主体之间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二者不可区分,需要统一起来作出共同的判断,理论的评价相对于其他评价,包含了理论自身主体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以及理论自信就包含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上的哲学社会自觉与自信。

(一)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互为基础与根据

党中央曾对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进行分析,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并不是在良好的愿望和基础上诞生的,而是建立在相应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实践是任何理论的基础,因此,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根据实践总结而来的,只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够在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理论自信以及理论自觉的发展基础,也同样是党中央所提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客观基础。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的实践理论,这些理论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而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只有准确地找出真理,区分谬误,才能形成最终的实践理论。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势必要使理论自觉性和理论自信心达到实践性的平衡。事实上,要始终强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能轻视科学理论,同时也不能全盘否认理论所具备的逻辑严谨性。在物质世界中,很多事物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由于系统整体具有客观规律,关于客观对象的科学理论就这样产生了,而这个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严密性。理论和实践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创造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觉的认识实践活动,始终在反思中不断前进。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不可能停滞,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自我发展,这个实践过程是不会终结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以及理论自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进行了总结。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以人为基础的发展目标上,这种价值观念必须以实践为依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很鲜明的实践特点。目前,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不单是建立在良好的思想观念以及主观意识之上。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检测标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而延伸出来的,同时,理论真理性的检验方式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通过实践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真理性,也是从自己思维现实性和力量的角度出发,这种理论是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历史的一种总结。只有真正跳出主观意识的误区,才能反映出真理的客观性特点。

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绝不是在科学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基础上,这不是为了否认科学的理论,而是一种逻辑思维以及逻辑本身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检验理论的作用,这也是验证人们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只有通过回顾历史的发展历程,才能发现,这条实践之路充满荆棘,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当中探索出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种成功的实践方式,创造了一种奇迹,这也充分说明了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践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才能获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以及成就充分说明了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获得了广大的群众支持和认可,最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理论创新始终引领着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明确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重要指标,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特点,这也是当下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体现方式。人民群众的反应,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实现程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在真正意义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人们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更加自觉的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只有在不断实现人民利益的工作道路之上,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以及真理诉求的契合点,这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理论自信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结语

通过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可以总结得出,结合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需要不断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真理,也需要以辩证的否定观对待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建设和发展革命事业的重要基础,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来源】《时代报告》2022/3 总第432期。

【作者单位】肖薇 ,江西理工大学。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