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劳动节|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分别该如何设计劳动教育课程?

2022/5/6 15:47:11  阅读:201 发布者:

曾天山、顾建军 中国教科院 2022-05-01 08:32

20203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应从培养劳动观念与精神、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三个方面构建,形成与各行各业各类劳动内容相对接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职业体验劳动、专业实践劳动”等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创设“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的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形态,运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项目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大中小幼各学段目标贯通、内容有机衔接且各有侧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

 

总体来说,学前阶段为劳动教育的感知和游戏学习阶段,小学阶段为劳动教育的启蒙和实践体验以及行为习惯塑造阶段,中学阶段为劳动教育的拓展和实践探索以及习惯巩固阶段,大学阶段为劳动教育的深化和实践创新以及习惯自觉阶段。

 

在大中小幼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建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大中小幼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应基于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经验,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的教育实际,构建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各教育阶段该如何设计劳动教育课程?

 

01学前教育阶段

 

在设计学前教育阶段的劳动课程时,建议在社会领域、健康领域增加劳动教育的活动内容,以在生活中感知劳动知识、在游戏中陶冶劳动态度、在活动中体验劳动价值等为基本理念,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如穿脱衣服、洗手等)、集体服务性劳动(如取玩具、擦小椅子等)、种植类劳动(如拔萝卜、摘豆子等)、手工制作类劳动(如穿珠子、锯木片等),以及玩劳动游戏、进行职业角色扮演等。学前儿童的劳动教育活动应该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进行,应注意劳动场所的安全性和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将相应的劳动活动主题和劳动活动时间固定化,以激发幼儿参加劳动活动的愿望;应采用寓教于乐、互助式学习等方式加强幼儿对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学习;应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模仿中学习,初步形成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

 

02小学阶段

 

建议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小学阶段开设劳动与技术的必修课程,以生活中的必需技术技能为基础,以劳动实践为基本形态,以劳动素养为核心追求,进行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目标定位和课程内容可根据小学各年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

 

小学12年级建议定位于劳动与生活课程。其主要要求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劳动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自理活动而展开。具体劳动内容应包括让学生收拾自己的书包、清洗碗筷、洗涤轻巧衣物、整理学习用品、清理自己的垃圾、学会洗澡和戴口罩等项目。劳动教育课程可以由专门的教师来教授,也可由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教师教授,还可以请校外兼职教师参与,如可请当地工匠、劳模、企业技术能手做兼职教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配备实践基地,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引领劳动教育的内容。

 

小学36年级建议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其主要要求为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运用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改善日常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小学36年级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因地制宜的服务性劳动而展开。

 

03中学阶段

 

建议在初中设置劳动与技术的必修课程。初中阶段要注重增加劳动知识的技术含量,加强家务学习,开展社区服务,让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要结合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进行专题化的劳动教育和专门的劳动实践,注重围绕增强劳动能力、拓展劳动体验、深化劳动认识,开展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这个阶段的劳动教育还要注重让学生经历包含特定技能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的实际过程,理解劳动创造人、创造财富、创造世界的思想,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劳动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等,形成积极劳动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日常生活劳动,如织物洗涤、烹饪、编织、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校园环境保护、急救与安全保护等,承担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和学校中的学生的劳动责任。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议设置必修的劳动与职业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采用专题式劳动教育、专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职业劳动教育,以及组织与专业相联系的校内外的公益劳动等,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中等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还要从学生的年龄(未成年)特点出发,加强生活自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校企合作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协同,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素养的培养,以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此外,要注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发展。

 

04大学阶段

 

建议在大学阶段设置必修的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类项目课程,可采用学分制,建议设2个必修学分。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活动,要关注劳动与经济、劳动与法律、劳动与职业、劳动与安全健康等内容的渗透和落实,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的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强化职业劳动、专业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保障劳动实践活动的课时,同时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项目设计,注重项目体系的结构性、实践性、现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项目内容中劳动情操、劳动意志培养等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入,以全面提升其劳动素养。

 

本文节选自《劳动教育论》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10月出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