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刊速递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2期

2022/4/21 14:31:27  阅读:395 发布者:chichi77

论点摘编

百年大党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实践与启示

潘传辉、张玉梅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撰文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充分体现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百年大党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实践。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自信基础上的清醒与成熟,是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要求中国共产党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清历史规律,担当历史责任,成就历史贡献。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是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动力源泉。正是在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推动下,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在一系列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对历史方位的主动把握、对历史任务的深刻认识、对历史使命的勇毅担当,始终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发扬主动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思想自觉、发扬精神自觉、做到行动自觉,提升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更清醒的头脑、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主动的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深刻认识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与执行力。自觉做到 “两个维护 ”,牢固树立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全党的团结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航向,保证在思想上不偏航、不掉队、不抛锚,推进各项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回顾党史、学习党史、总结党史,深化运用百年大党在奋斗中凝结的历史经验,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历史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深入贯彻 “十个坚持 ”,赓续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红色血脉,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守住执政底气,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独立自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极为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坚持用创新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用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团结最广泛的力量汇聚起磅礴伟力,以不断地自我革命永葆青春活力。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时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跳出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应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不断增强自身执政能力,在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路上,要密切结合伟大斗争,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永远保持清醒头脑和昂扬斗志,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为国家事业和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确保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永远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勇毅前行,确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更加坚定。

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议研究述评

杨丽梅、翟瑞芳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撰文指出:通过会议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跋山涉水、九死一生的长征途中,行军和开会基本上是党和红军日常生活的两大主题,会议成为形成重要战略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长征期间重要会议的次数问题,一直是红军长征会议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出现了 “24次说 ”“32次说 ”“30多次说 ”“70多次说 ”等观点。对重要会议的考察也多侧重于对长征中某一重大会议的具体分析考察,对红军长征重要会议的次数考辨问题、其他各路红军的重要会议考察、对各路红军长征会议的整体性逻辑考察等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

目前学界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长征重要会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五种,第一类是基于时间范畴,以各路红军会合的时间节点范畴和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范畴为研究视角;第二类是基于空间范畴,以遵义会议转折点范畴和会议召开的地域范畴为研究视角;第三类是基于功能范畴,以会议的决策功能范畴为研究视角。

学界对具体会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遵义会议、黎平会议、扎西会议、俄界会议、两河口会议、通道会议、猴场会议等会议。对长征具体会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会议时间及会址的具体考察、对会议相关人物的具体考察、对会议历史地位及作用的具体考察、对会议精神及时代价值的具体考察等四个方面。对于长征途中重要会议的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挖掘相关史料、依据亲历亲闻者的回忆或日记、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是绝大多数学者普遍采用的方法。当然,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实地调研考察的方式进行研究。

学界目前对长征重要会议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对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会议和遵义会议等具体会议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十分深入的层次。学者们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史料依据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补充和突破,总体上呈现出研究深度、广度逐步深化的趋势。客观来讲,现有成果也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除中央红军外,对其它各路红军长征重要会议的研究相对薄弱,至今仍未厘清长征重要会议次数、对长征重要会议的科学归类仍不明晰、长征重要会议间的历史逻辑等也有待探析;通过整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使用较少等。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各地高度重视,积极挖掘长征沿线红色文化资源,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加强实践力度,多多关注长征会议研究的现实意义。新时期,长征精神的宣传和传承问题也是一个研究点,长征精神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我们理应继承好的宝贵精神财富,可选择将长征中重要会议精神与青少年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作为一个研究视角,开发利用长征精神的课程资源,让长征精神后继有人。此外,我们应该从书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中,增加相应的情境体验。我们不应只是做模式化和封闭性的研究,而是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对历史的不断探索与丰富的现实生活加以结合,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加鲜活、生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和全面理解红军长征重要会议的精神和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汲取其中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力量,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路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借鉴启示。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的实践逻辑

付瑀、李美玲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撰文指出:政党认同体现了政党在国家、社会之中的影响力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能力,反映着政党获得民众支持与认可的程度。建构以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成员形象与政党实际贡献为主要因素的政党认同对于政党而言是必要的。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具有必然的逻辑性。政党认同不是凭空可得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要素建构而成的。通过对政党认同内涵的分析,可以判断建构政党认同具有多重要素,包括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成员形象与政党产生的实际贡献。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建构政党认同的首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是关乎广大无产阶级与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学说,是中国人民期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建构政党认同,获得民众支持的前提与首要因素。政党的成员形象是建构政党认同的重要因素,即是指民众对政党成员的整体性看法及评价。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党员角色 ”具有持续性,这要求他们必须持续坚定政治信念,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发挥先锋队的作用,从而塑造良好的形象。政党的实际贡献是建构政党认同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取民众支持与认可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实际的贡献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政党认同的建构与维系。根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建构政党认同的目标与政策,结合政党认同的建构要素,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构政党认同的首要目标便是夺取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构政党认同,维系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塑造党员良好的形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从而深化政党认同。首先,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体系,塑造中国共产党整体的良好形象;其次,发挥政党领袖的招牌作用,注重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最后,注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协调发展视阈下赤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彭红、徐苗、杨志远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撰文指出:赤水河流域经济以协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既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流域本身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赤水河流域整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诸多困境,解决好这些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1.处理好资源价值实现与资源定价机制的关系,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资源高质量转化;2.处理好参与市场竞争与形成自身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关系,赤水河流域经济应围绕差异化发展模式来有针对性地推进市场化进程;3.处理好流域内经济协同和经济竞争的关系,赤水河流域经济应以提高发展整体性水平来统筹形成有效的流域内竞合结构。推动赤水河流域协同发展,有利于搞好生态保护,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是长江经济带 “一轴两翼三极 ”布局在上游地区延伸的重要推进,是有效巩固和提升流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是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生态建设、社会文明、制度体系和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样本。

赤水河流域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关键的支流区域,是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上游南翼向纵深延伸的重要领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地区协同承载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腹地区域、长征公园建设的重要线路段。赤水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事关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事关西部陆海通道建设质量和运营质量,事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具体形态与发展水平。推动赤水河流域统筹运用自身发展资源、形成更具通道性、整体性和内生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围绕“产业中心 +物流枢纽”的“双中心”战略结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发展新局面。

构建赤水河流域 “双中心 ”发展架构的战略定位,必须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模式,以更高水平的通道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发展持续壮大流域内发展动能,以枢纽经济建设持续拓展流域对内对外开放空间。从区位条件上看,赤水河流域地处西部陆海西通道和中通道之间。当前西通道和中通道的建设正在进行过程中,一旦完成建设,西通道和中通道将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物流便利。在推进 “双中心 ”建设、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应结合赤水河流域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国家战略要求,围绕战略目标推动更高水平发展,使得流域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综合治理示范区域。以协同治理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施谋划,突出流域重点,围绕关键区域,着力建设流域协同治理示范区;强调战略要求,创造生态价值、形成合力推动生态保护;破题协同机制,服务长征公园建设,塑造赤水河流域文化品牌;夯实产业基础,培育赤水河流域产业中心和枢纽经济。以协同治理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全面反思。在实践探索中,应围绕协同治理“如何形成共识”“如何把握机遇”“如何抓住重点”“如何促进协同 ”等关键问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方法,按照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提升流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原则,探索适合于欠发达地区走协调发展道路、富有赤水河流域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