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SSCI期刊资深主编:稿件的具体质量判断

2022/3/2 9:53:49  阅读:305 发布者:chichi77

1、哲学思辨类稿件

哲学思辨类稿件不只是指哲学学科的思辨类的论文,而是指包括哲学在内的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

此类优秀稿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我国学术教育和研究传统历来不重思辨。加之学术从业者对于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钟爱,哲学思辨类的研究成果数量上较少,质量高的不多。

由此还带来人们对此类研究价值在某种程度的怀疑和轻视。但人文社科期刊的编辑须知思辨在人类认识中的特殊意义。

质言之,思辨即以思来辨,它发生在经验辨别的边界,要依靠研究主体的直觉和逻辑能力,在概念与概念之间寻觅意义,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新的理解。

对于哲学思辨类的稿件,我们首先要判断思辨对象的价值。因思辨发生在经验辨别的边界,经验世界的事物是无需思辨的。

对于经验以外的东西,原则上都能思辨,也只能思辨,但并非一切的对象都有思辨的价值。如果我们承认进入思辨范围的对象仅是经验世界在思维中的自然延伸时才有意义,那么,一切关于与经验世界平行的、主观设置的思辨对象,至少在学术研究中是没有价值的。

所谓经验世界在思维中的自然延伸,我们可以借助哲学本体论中的“存在”概念加以理解。“存在”不是“是”,它与“时空”这一经验框架保持着关联,所以,“存在”与“是”相比较,不是最抽象的概念,可与具体的“存在者”相比较又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显而易见,“存在”概念处于经验世界的边缘, 再向前抽象,就到了“是”,也就只剩下纯粹逻辑的规定性了。原则地说,类似“存在”这样的思辨对象是有重要价值的。

各个具体的人文社会学科,都有基础研究领域,其中不乏需要思辨的对象,知晓了思辨的旨意, 就容易判断具体稿件思辨对象的价值。

其次,要判断具体稿件的思辨水平。这是一个与逻辑有关又不只是纯粹逻辑学的问题,但对这一问题能够言说的却又只是关联逻辑的部分。从逻辑学的角度看, 思辨就是以概念为元素、以判断为中介的推理过程。

那么,面对哲学思辨类的稿件,要先寻找文本中的关键概念,看其意义是否清晰、界定是否恰当以及前后意义是否一致;再寻找文本中的基本判断,尤其是作为前提和结论的判断,看其是否具有经验的和逻辑的可靠性;最后,也是很核心的是析出文本的逻辑理路,即推理路线,看其是否合乎思维形式的规则。

其实,这只是判断稿件思辨水平的初阶,再进一步还可考察文本的辩证水平,这就超越了形式逻辑的范围。

不仅如此,高水平的思辨文本通常能够反映出作者“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逻辑功夫和思维浪漫。不过这样的文本属性只能依靠学术编辑的心灵去感悟,是难以做操作性说明的。

再次,要看思辨结论的新旧与正误。一个学术文本必须提供新的结论才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有学术追求的作者通常都力图做到这一点,因而他们通常会自认为有新的进展。

对于这一点,学术编辑要作出客观的判断,这就需要学术编辑具有较好的学术视野和学养,要能判断具体稿件的结论是否在已有的最先进的结论基础上有所进益,具体地说,要看其结论对原有认识是否有补充和丰富、是否有纠正和完善。

若发现结论确有新意,则要进一步判断其正误。新,并不意味着真,仅意味着不是旧有。对正误的判断又要回复到稿件思辨水平的判断上,可见对哲学思辨类稿件的质量判断在实际工作中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

2、人文解释类稿件

中国传统学问以人文解释为其要务,以致中国学者多乐于并善于做人文解释的功夫,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来稿也以此类稿件为多。

然而,对于人文解释类的学术研究质量判断却是最难形成共识的,笔者以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此类研究的性质缺乏到位的认识。人文,以文、史为主要领域,兼及一部分哲学的工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用“做学问”来表达。

既是做学问,功夫当在学、问之间,学者虚心涵泳,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借助对经典(或重要)文本的训诂, 使人明白文本之义,也可借此阐发研究者的新意。其效用主要在于唤醒历史,彰显人文的活力,传承优秀的文化。

从此意义上讲,判断人文解释类稿件的质量,不可以创造新知为标准,而是要评估其所释文本的价值、解释的水平及所阐发意义的新旧与启发性。

所释文本的价值是人文解释类稿件学术质量的基础。历史遗留下来的文本是巨量的,虽然每一个历史性文本都具有自身的意义,但其学术研究的价值就大相径庭了。

人文历史的残酷性表现之一就是只选择和留存可以为时代代言的重要文本,此外的文本客观上充当了重要文本产生的背景,正如“一将名成万骨枯”,无数的学者被湮没,无数的文本被搁置,名垂青史的只是有数的节点性人物及其作品。

人文学科的研究者本着创新的立场,存在着对重要历史性文本的解释性研究,也有把目光转移到较次要文本的做法。

然而,文本的确有价值上的差异,如果一个稿件所选择的文本少有价值,整个后续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一种体力的劳作,整个稿件在学术研究的意义上是不可取的。

假如文本的选择合适,学术编辑则要审视其解释的水平。说到解释,中国传统学者所作的基本上是考据释义之事,他们忠实于文本,慎言言外之意,讲究无一念无来历,上乘者能够博学、慎思、明辨,其人可温文尔雅,其文能条理不紊。

这样的学者有学养,这样的文本见功夫,这样的研究比的是学问的见识和功力,若言思想的创新和知识的增进则乏善可陈。考虑到人文学科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对经典文本的不断解读延续文化的血脉,弘扬人文精神,期刊编辑是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判断此类稿件的,但考虑到解释一事在西方已由技术而方法论以至成为一种哲学的思维,又使人无法不面对传统解释作为人文学科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且不说当代伽达默尔(19002002)已将受到人们关注的历史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文本化,狄尔泰(18331911)早已把历史世界这一人的经验的整体实在视为解释学的对象了。

中国人文学科有悠久的历史,却进步缓慢,看来需作哲学方法的文章,否则,高水平的学术作品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解释文本以喻人为要义,但绝不仅仅使人明白文本自身的意义。当我们把解释视为人文学科创新方法的时候,解释已经不是教书先生的一种本领了,它必须转变为人文学者阐发、挖掘人文新意的途径。

在对经典的无限阅读、解读的过程中,人文世界的新思想才能不断涌现,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这也正是人文学者的应然使命。

文本启迪学者,学者阐发思想启迪众人,方为人文学科研究的常态。面对大量的人文解释类稿件,学术期刊的编辑作为稿件“社会化之筛”的第一关,固然要审视稿件所释文本的价值和稿件作者人文解释的功夫, 也应该关注人文解释的文化效用。

不能简单地认为基于经典文本的思想挖掘和阐发是一种主观的随意,在阐发的过程中,新的思想被自然地创造,经典文本也因此不仅是永世诵读的对象,而且成为思想创造的资源。

耳闻有的学者表达阅读经典的心得,屡被有功底的专业学者诟病,笔者意识到的是两种对待经典文本的态度和方法。批评的一方自然是坚守传统经学方法的学者,被批评的一方自觉不自觉地实践了狄尔泰解释学的方法。

应该说,双方的学术性工作均有其个性化的价值,但相对说来,被批评一方的工作是应该被理解的。在理解的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有义务帮助这样的研究逐渐规范起来,如此,人文学科的研究才能够在延续优秀传统的同时获得新的生命。

3、经验实证类稿件

还有一类稿件是借鉴自然科学范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类稿件并非来自某个单一的学科领域,几乎分布在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中。其特征是接受实证哲学方法论的指导,用经验的方法获取数据,用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的结论并进行相关的讨论。

对于这一类稿件,长于思辨和人文解释的学术编辑是深感头疼的,一方面对经验实证的方法本身缺乏深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对此类研究的价值持有怀疑。对此,我们需要具有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固然不同于自然科学,但的确也存在着一些数量的事实以及可以量化的事实,这也是经验实证方法可以合理移植的基础。

要说有问题,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计量研究方法背后的数学哲学思想不甚了了,加上对研究本身的追求缺乏较高的认识境界,实际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借助一个价值不大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实证方法的演练,不免使人对此类稿件感到头疼。

事实上, 经验实证方法的进入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值得珍视的。对于这一类稿件的判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问题与目的。

一切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这一点在经验实证类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按照实证研究的路线,此类学术文本必先交待要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话题(item),而是研究意义上的真 问题(question or problem)。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question 解读为“需要解答的问题”,把problem解读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引发研究过程的问题要么是认识上的困惑,要么是实践上的阻障,不用说,这里的困惑和阻障应该是一个领域的人们共同面临的,如果只是研究者个人的困惑和阻障,由此引发的研究对个人是有意义的,但在具体学术领域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而无第二,因而,发现或触碰到了研究领域的真问题时,其后的研究自然是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期刊的编辑审视经验实证类的稿件,必先对稿件所包含的问题作出真假判断。好的稿件还会对问题消解之后的效应作出说明,这也就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很多作者容易把问题的解决本身视为研究的目的,虽不为错,却不彻底。当言明了具体问题解决的后续效应,等于把具体的研究与整个研究领域联系了起来,研究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第二,过程与方法。

经验实证类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方法意识明确,这与哲学思辨和人文解释类的研究有所不同。从此类研究文本中就可以看到,问题提出后,必有具体的研究设计,具体包括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人文社科研究所设计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的计量分析等,研究文本通常都会作出操作性的说明。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审视具体研究的方法选择是否恰当,过程设计是否严谨。

判断研究方法选择恰当与否的依据是研究方法与问题解决之间的适切性。研究方法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原则上最好的方法选择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方法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所研究的问题意义不大,所得出的结论缺乏新意,整个研究文本基本上在展现研究者(也是作者)的方法修养。

这只能说明一部分研究者还没有走进具体学术领域的堂奥,结果是:研究论文层出不穷,我们却很难感觉到学术的明显发展。判断研究过程设计的严谨与否,主要是对研究过程规范意义上的审查。

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都是以过程的方式展开的,都有自己规范的步骤,如果严格遵循了规范,研究方法就能发挥出其特有的功能,否则,即使方法与问题是适切的,研究的目的也无法彻底达成。单就研究过程本身来说,若不能完全规范,轻者导致研究不到位,重者还可能导致伪研究的出现。

事实上,尽管经验实证类的稿件在结构上呈现了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信息,但文字文本的局限性也会使得研究过程信息无法完整呈现,因而,学术期刊编辑对研究过程与方法的审视必须着重用力。

第三,结论与讨论。

研究者运用种种方法获得有效数据和资料之后,通常会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数学的或哲学的处理,以此得出研究的结论,并对结论作理论的分析和讨论。

这一部分最见研究者的理论功力,也恰恰是这一部分目前普遍比较薄弱。这样的薄弱在感觉上表现为一篇论文的结构失衡,缺乏美学素质,实质上是因作者的理论功力不足使得研究所获得数据、所作出的结论一定程度上被浪费。

学术期刊编辑也许因此而放弃一个稿件,但更应进行的是与作者沟通,提醒作者对研究结论再做深入的分析。

学术编辑不只是为人做嫁衣裳的编辑工人,他们客观上承担了一项研究成果走向公共领域的第一审查者的角色。现代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编辑实际上是采、审、编、校一体化的专业工作者。

虽然每一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也有自己擅长的研究类型,但学术编辑的职责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既要不断扩大学术视野,也要对各种类型的研究理路明了在心。

唯有如此,才能自信地对不同研究类型的稿件作出学术判断,进而为我们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参考因素

在期刊编辑实践中,面对稿件,我们主要进行的是纯粹学术性的判断,同时也会考虑一些相对于学术研究本身来说具有边缘性的因素。

比如,文本的情况、作者的情况以及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情况,这些因素虽然是边缘的,却非不重要的,应属于对稿件质量进行判断的相关参考因素。

我们所说的文本情况是指写作意义上文本质量,也可说是写作意义上的文本成熟度问题。说一个人学问好,文章也好,显然把学问和文章分开而言了,这是具有合理性的。

文章自身的独立性也是写作学成立的前提。编辑被称为文字工作者,实际上是文章工作者,进入编辑视野的稿件除了其选题的冲击力,不可轻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文章本身的结构及语言特征。

上述三类研究中,经验实证类的稿件,其文章的结构通常是格式化的和规范的,越接近自然科学样式的文本,其格式化的痕迹越是明显,以致很容易认为这种研究类型的稿件在写作上不需要十分考究,其实不然。

要知道,即使在纯粹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领域,也存在着专门的科技论文写作的训练。虽然经验实证类的稿件的大结构难以摆脱共同的规范,但对研究成果的表达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期刊编辑依据直觉也可判断出来。

相对而言,哲学思辨类和人文解释类的稿件,写作上的质量就非常重要了。由于这两类研究的表达没有统一的格式规范,因而一个稿件的质量实际上是学术质量和文章质量的综合体。

华而不实、言之无物的稿件自然会被淘汰,但有学问上的进展却无良好表达的稿件,难免会被编辑放弃。

这其中有一个因素是期刊编辑很难对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创新作出快速的判断,如果一个稿件的写作质量一般,很难引起编辑进一步的审查行为。

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还会考察稿件作者的情况。这听起来是一个与稿件自身质量无关的问题,但有经验的学术期刊编辑从来不会忽略这一方面的考察。

其中的道理是作者年龄、学历、专业方向等信息能够为我们提供稿件质量判断的辅助性信息。大家知道,研究人员普遍反映论文发表难,站在期刊的立场上看,很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期刊编辑部对优质的稿件求之若渴,巨量的稿件因不符合期刊的质量要求客观上耗费了编辑们大量的精力。

在编辑实践中我们发现,发表难,准确地说是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难,是不符合发表要求的论文发表难。

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人员考核、职称评聘、博士生毕业,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无疑逼迫了那些尚不具备较高研究能力的人们作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

谁能否认作者和作品无法分离这一事实?既然如此,较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考察作者的学术信息实属负责任的专业行为。

此外,目前已经普遍实施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确解决了编辑视野有限的问题,可以高效、直观地发现稿件与已发表文献之间的重合程度,牵涉到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无法忽视。数据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劳务,却掩盖了许多学术的具体细节。笔者发现目前的“查重”至少遇到了以下两种情形:

1)与其他作者学术文本的重复问题。这里面又有两种可能,一是有注释的过度引用,这是学术规范问题,二是无注释的抄袭行为,这就是学术道德问题了。

2)与文本作者自己以往发表文献的重合问题。这中间确有作者心性懒惰的因素,也有作者无法在新的语境中重新表达已有思想的能力因素。有一种情形,期刊编辑是比较宽容的,即新的学术文本是过去零碎思考的系统化整理,这样的新文本具有学术价值,感觉上存在着新旧文本的高比例重复,但不属于懒惰或低能问题。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期刊稿件质量的判断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表面看来是学术编辑的审稿问题,实质上是编辑对稿件背后研究的审查问题。正因如此,只有把稿件质量的判断与人文社科研究联系起来,才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

可以说,把握住了稿件的基本质量特征和具体判断标准,加上对相关参考因素的考察,人文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质量的判断就能逐渐步入自觉、有序的理性轨道。

来源:中国知网。节选自《编辑之友》,原标题《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判断》。刘庆昌,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