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献引用有玄机

2025/11/7 8:41:02  阅读:1 发布者: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和充分以及文献引用的数量多少是国际上评价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指标。科研论文文后参考文献表的主要作用是:体现研究的背景,明确研究的基础,提供论证的依据,区分成果的所有者,便于读者的检索。

一、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

从论文评价的形式标准上来讲,参考文献在体现研究成果的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评价意义。

(一)该引而不引,学风有问题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论等而不如实、规范地标注出处,则有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或学术修养的嫌疑。文献的引用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也是对引用者个人诚信的拷问。如果漏引的正好是审稿人的文献,则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二)引用不规范,水平则有限

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文后标注得不规范,或者有错漏,或者格式不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写作水平不高,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就如同论文写作主体部分别字漏字、表达不一致等会使人怀疑在研究中是否也是如此粗心大意,那么论证过程、结果和结论都会让人生疑。

(三)文献多与少,充分为最好

文献量的多少体现出作者占有资料的程度,特别是对相关方向的代表性文献的遗漏会直接影响着立论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文献引用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资料的占有程度、选题的前沿热点程度和选题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讲,中文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都偏少,这也是事实。但是,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来简单划分,不同的学科、不同性质的论文之间的文献引用量也相差很大。

(四)文献时效短,表明是热点

参考文献过于陈旧虽然不能说研究没有创新,但说明并非当前研究的热点,没有人研究和解决可以认为是前沿但选题的重要性也就值得怀疑。一些经典性文献长期以来被人引用,文献被引用的半衰期长短也是评价期刊和论文的理论性强弱的指标,但是从现有研究的文献引用情况来看,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近五年里很少有相关的文献发表,那只能讲论文的选题并不被人们广泛关注。

(五)文献有层次,增强说服力

文献的作者团队和发表的期刊,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研究选题的高度和层次,特别是行业内的权威文献往往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无论是期刊还是作者的权威性并不是自封的,而是其长期以来严谨科学作风的积累和体现,能够引用权威期刊或权威作者的文献自然会得到同行的认可,这是建立在人们对权威的信赖基础之上的。

(六)文献范围广,自信能力强

文献引用贵在科学合理,如果局限在很窄的一个范围也容易造成“攀龙附凤”“狐假虎威”的嫌疑,实事求是地引用不同层次期刊和作者、不同语种的相关文献,更能体现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和对研究背景掌握的全面性。与前一条相呼应,正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七)引文看位置,创新在内容

文献的引用一般多产生在论文的引言部分,这是因为论文的立题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命题,但是也并不一定完全如此。通过引文插入的不同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观察论文创新性成果的多少和分量。如果一篇方法性、模型类论文,在方法的构建部分的引用占有较大的量,可以判断是在已有方法基础上的改进;如果在结果分析部分的引用不是用于结果的比较或作为分析方法,那么新意就值得怀疑。

二、文献引用的误区

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一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一定量的参考文献,很难看得出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基础,但也不能单纯以文献的引用数量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水平,更不能像有些期刊那样明确规定:引用文献必须在8篇或10篇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该引用则引用,不引用就可能造成侵权,至少是对前人劳动的不尊重。不该引用则不能引用,否则就丧失了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如果文献的引用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那就是一种道德水平低下的表现。作者在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甚至出现引用上“顾此失彼”的现象。

第一,在作者中存在着只引用英文文献,不引或很少引用中文文献的现象。一般认这样做可以显示研究的水平,紧跟“国际”研究的前沿,其实这样做的理由并不充分,反而带有明显的“媚外”倾向。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有其一定的原因。因为,参考文献在论文的形式评价中就蕴含着文献的档次、期刊的层次和文献的时效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研究所依据的基础,反映着研究的水平。我们提倡的是以研究所依据的文献为标准,实事求是,合理引用,不要错引也不要漏引。在同类文献中选择品牌影响大的文献。

第二,在自己的论文中尽量少引用自己或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成果,否则会影响同行的评价。这同样也是没有道理的。这样做不仅是不科学的,没有真实反映研究的背景,对自己或本课题组的劳动的不尊重,同时也限制了自己或本课题组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甚至是让人错误地认为:你的研究没有基础,是新开展的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没有前人的研究做基础就很难有较重要的创新!自己或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成果成为后续研究的引文,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没有被引用才会让人怀疑:研究才刚刚起步,缺少该研究方向的积累和基础。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样重要。

转自研究与方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