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生论文文献综述格式有什么要求?

2025/10/11 8:46:07  阅读:24 发布者:

研究生论文的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虽然不同高校、学科对文献综述的具体格式要求可能存在差异(需以学校最新发布的《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为准),但整体结构和基本格式通常遵循以下通用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整体结构

文献综述的结构需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可分为 引言(绪论)、主体内容、总结与展望 三大部分,部分学科或导师可能要求增加“研究背景”或“核心问题”等过渡性章节。

1. 引言(绪论)

引言需简要说明文献综述的目的、范围和意义,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背景:概述本研究的学科领域或具体问题的现实/理论背景,说明文献综述的必要性(如“为明确XX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范围:界定综述的主题(如“聚焦XX理论在XX场景中的应用”)、时间跨度(如“近10年国内外研究”)和对象(如“核心概念ABC的定义与争议”)。

综述目标:明确综述的任务(如“系统梳理XX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成果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注意:引言需简洁,避免冗长,重点突出“为什么做综述”和“综述覆盖什么”。

2. 主体内容(核心部分)

主体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需对已有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常见的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可根据研究主题灵活选择):

按主题/理论分类:以研究主题或核心理论为线索,将文献分为若干子主题(如“XX理论的起源与发展”“XX理论的应用场景”“XX理论的争议与修正”)。

按研究方法分类:根据文献采用的方法(如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构建、质性研究等)划分,对比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按时间脉络分类:按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如“早期探索阶段(2000年前)”“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0)”“深化完善阶段(2011至今)”),梳理领域发展的演进逻辑。

按观点/流派分类:若领域存在争议性观点或不同学术流派(如“支持派”“反对派”“中间派”),可分别总结各流派的核心主张、论据及局限性。

关键要求:需体现“逻辑连贯性”:各部分之间需有明确的衔接(如“在梳理XX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在XX场景中的应用”)。

需突出“批判性分析”:不仅要罗列文献,更要总结不同研究的贡献(如“XX2020)通过实证验证了XX假设”)和不足(如“样本量较小,结论外部效度受限”)。

需聚焦“研究空白”:通过分析现有成果的不足,自然引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如“现有研究多关注宏观层面,本研究将深入微观个体行为”)。

3. 总结与展望

总结部分需概括文献综述的核心发现,强调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或实践价值;展望部分则需基于现有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如“建议后续研究扩大样本范围”“探索跨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等)。

注意:总结不是简单重复主体内容,而是提炼核心观点;展望需紧扣研究主题,避免空泛。

二、格式细节要求

格式规范需严格遵循学校发布的《学位论文格式指南》(通常以附件形式提供),以下为通用格式参考:

1. 标题与层级

一级标题(如“一、引言”):黑体/宋体,三号/小三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1行。

二级标题(如1.1 研究背景”):宋体/仿宋,四号/小四号,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

三级标题(如1.1.1 XX理论的起源”):宋体/仿宋,小四号,加粗(或不加粗),左对齐。

正文:宋体/仿宋,小四号,1.5倍行距(或学校指定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2. 引用与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中提及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均需标注来源,采用 脚注、尾注或文中引用(如APAMLAGB/T 7714格式)。

参考文献列表需单独列出(通常置于文献综述结束后或全文末尾),格式需严格符合学校要求(如中文常用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英文常用APAMLA等)。

示例(GB/T 7714格式):

期刊:[1] 张三, 李四. XX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 管理世界, 2020, 36(5): 123-135.

著作:[2] 王五. XX研究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45-60.

学位论文:[3] 赵六. XX问题的实证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21.

3. 其他细节

页边距:通常上3cm,下2.5cm,左2.8cm,右2.5cm(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

页眉页脚:一般标注XX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及页码(奇偶页不同)。

图表:若需插入图表,需编号(如图1-1、表2-3),并添加题注(如“图1-1 XX理论模型示意图”),图表内容需清晰,来源需标注(如“数据来源:XX2020)”)。

三、写作注意事项

避免“堆砌文献”

文献综述不是文献目录,需围绕研究主题筛选核心文献(优先选择高影响力期刊、经典著作及近5年最新成果),剔除无关或低质量文献。

突出“逻辑主线”

所有内容需服务于“为本研究提供支撑”的目标,避免偏离主题的泛泛而谈。

强调“批判性思维”

需客观评价现有研究的不足(如方法局限、样本偏差、理论空白等),而非简单罗列XX研究了AXX研究了B”。

语言规范

使用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述需准确、简洁,引用他人观点时需注明来源(禁止抄袭)。

四、参考模板(简化版)

文献综述  

一、引言  

(研究背景:XX领域的实践/理论需求;研究范围:聚焦XX问题;综述目标:梳理进展,明确不足。)  

二、主体内容  

2.1 XX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按时间或主题梳理经典研究,如XX2000)提出XX模型;XX2010)修正了XX假设。)  

2.2 XX理论的应用场景研究  

(分类讨论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企业管理场景(XX2015)、公共政策场景(XX2018),对比其适用性。)  

2.3 现有研究的争议与不足  

(总结争议点:如“关于XX的影响机制,学者存在‘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的分歧”;指出不足:“样本集中于一线城市,缺乏农村地区验证”。)  

三、总结与展望  

(总结核心发现:“现有研究为XX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在XX场景下的应用仍需深化。”;展望未来方向:“本研究将聚焦XX场景,结合XX方法,验证XX假设。”)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XX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 管理世界, 2020, 36(5): 123-135.  

...  

转自MBAEMBA论文指导专家组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