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什么写论文
其实要杨杨说,论文往往是跟着研究走的,怎么研究怎么写,研究出来什么写什么。
就像是汇报你的某个工作进度和情况,把过程发生的细节以及你做研究的初心和具体的想法交代出来即可,最后顺带把你的研究成果如何难得和如何重要也写出来,让别人看到你辛苦的价值所在。
第一步:用什么定方向
1.路线:要有研究成果得先找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千千万,哪条路更适合自己呢?罗马再远也该有可以规划的最划算路线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我们前往最容易到达的彼岸。
可是兴趣往往也不是只有一个,且不是每个都适合作为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把所有的兴趣点列出来,可以跟同学或者找导师讨论,最好是导师,姜还是老的辣,补充的细节问问同学也可以出奇效。
3.把想法讲清楚,让导师帮你找到兴趣点里可行得通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你想要做什么让导师帮你把把关。
毕竟导师作为过来人哪些领域哪些内容不合适碰是非常有经验的,剩下的那个最合适的就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和挖掘啦。
第二步:靠什么划范围
4.参考文献:找到合适选题点后,就可以张罗该范围下可供参考的文献啦。
5.整理:最好找文献资源类型丰富且覆盖范围广的学术网站,比如国内知名的知网、万方、维普。
做个表格,按照相关度分类,把找到的研究文献列进去
6.分类:关于收录该文献的期刊信息(刊名、发表时间还有期刊等级)还有文献的精华部分(结论、创新点和研究方法)都记录下来。
并用颜色区别收录的数据库,用颜色深浅程度代表相关度区分文献名。
第三步:凭什么写好论文
7.开始规划:然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完成论文了。回到我们的研究上,时间不是无限制的,及时做好研究、完成论文也需注意保证研究效率与质量并存,那一些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8.资料:比如研究必须要用到的参考文献、佐证研究结论可能需要的相关数据、图表等都要提前准备并分类保存好,用标签命名让自己搞明白哪些是要用来干什么的。
9.先框架后细节:除此之外,先完成后完美,列好大纲框架后再填充细节部分会使得你的效率翻倍。每个细节部分又各需要多长时间完成,都需要注意什么,比如研究方法是否充分全面,研究数据是否准确等等,针对性安排,而非平均分配时间,最后写出来的论文也不尽人意。
10.检查:最后留出时间检查润色,找专业的修改意见更容易保证检查的效果,重复率不合格的,替换掉重复部分,注意不要生硬替换,专业术语不要乱改。
11.多读文献涨原创度:如果实在觉得吃力,就要注意是不是该补充知识面和阅读量了,不同的知识面所带来的原创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从源头搞定问题效率更高。而无需为要替换哪些词汇才能降重费神!
写好论文能怎样
当你让听汇报的人认识到你的研究价值并感受到过程的精彩,谁又会不喜欢这种要细节有细节,要数据有数据,要结论有结论的讲说呢?
各位小伙伴这里要注意,论文以及相关的材料原件一定要保留一份,尤其是要发表的小伙伴。
有些期刊你投稿过去是不退稿件的,三月没回复就说明拒绝录用,如果把原件给出去了,到最后东西回不来也是麻烦,倒不如投备份的论文过去,明确不录用后再用新备份稿件投给其他期刊社也不费事。
如此,在把研究过程写下来的时间里,也帮你把现有的资料和观点更好的捋清和分析充分了。你的大脑更聪明了,你的学术声望和水平也提升了,关键是毕业也好评职也罢都无需担忧了。
论文创作还在让别人还在抓耳挠腮的时候你的论文创作水平早就突飞猛进,论文发表效率也早就居高不下了,所收获的可不仅仅是摆脱论文难产这点事了。
转自论文发表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