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科普:CN号、ISSN号、ISBN号、分类号、邮发代号都是什么?

2025/3/20 14:11:03  阅读:322 发布者:

大家如果从来没接触过发表论文,初次准备的时候可能都会有点懵,CN刊号、ISSN刊号、核心、学报、JCR分区、省级期刊......都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搞不清楚,何谈选择适合的期刊投稿呢?所以这篇文章就给大家科普一些期刊行业的基础知识,让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不至于被各种名词绕晕。

国内统一刊号(CN)‍

国内统一刊号以GB2659所规定的中国国别代码“CN”为识别标志,由报刊登记号和分类号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后者为补充成分,其间以斜线“/”隔开,结构形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ISSN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ISDS中心管理。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如下: ISSN XXXX-XXXX ,如:Science(print ISSN 0036-8075;online ISSN 1095-9203),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ISSN通常都印在期的封面或版权页上。

国际标准书号(ISBN)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码。出版社可以通过国际标准书号清晰地辨认所有非期刊书籍。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只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新版本如果在原来旧版的基础上没有内容上太大的变动,在出版时也不会得到新的国际标准书号码。当平装本改为精装本出版时,原来相应的国际标准书号号码也应当收回。

报刊登记号

一个报刊登记号为定长的6位数字,由地区号(2位数字)和序号(4位数字)两部分组成,其间以连字符“-”相接,亦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

地区号按GB2260所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号给出。

序号由报刊登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分配,各地区的刊号范围一律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统一作为报纸的序号,10004999统一作为期刊的序号,50009999暂不使用。

分类号

分类号作为国内统一刊号的补充成分用以说明报刊的主要学科范畴,以便于分类统计、订阅、陈列和检索。一种报刊只能给定一个分类号。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大类给出,其中文化教育(G)、自然科学(O)和工业技术(T)的期刊按该分类法的二级类目给出。

国内统一刊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号一览表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哲学 S农业、林业 C社会科学总论 T工业技术总论 D政治、法律 TB一般工业技术 E军事 TD矿业工程 F经济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综合性文化刊物 G1世界各国文化事业 G2各项文化事业 G3科学、科学研究工作 G4教育 G8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化学 TM电工技术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V航空、宇宙飞行 U交通运输 X环境科学 Z综合性期刊

邮发代号

报刊邮发代号是国家邮政部门编定的代表某一种邮发报刊的专用号码,有助于简化发行业务处理和进行科学管理。邮发代号的格式为XX(12位字)-XXX(3位数字)

学报

学报一般是指各大高等院校主办的刊物,而根据高校层次不同分为本科学报和专科学报,本科院校主办的就是本科学报,专科院校主办的就是专科学报。

学报是个特殊的类别,从主管主办单位的角度来看,很难说学报属于省级还是国家级,因为我国高校位于各省市,却又统一归于国家教育部管理,但依照惯例,一般这样划分:如果某学报是核心,那么就将其认定为核心期刊,而不是简单地说它是学报,非核心的学报分为本科学报和专科学报,一般来说,本科学报优于专科学报,在收稿要求方面也更严格。

普刊

普刊就是普通期刊,简单来说,除了核心、本科学报、专科学报,剩下的都是普刊。从收录的数据库来看,可以将普刊分为知网收录的期刊、万方刊、维普刊;从影响因子角度来看,可以将普刊期刊分为有影响因子期刊和无影响因子期刊。

 

所谓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质量越高。

”一般“的意思就是并不意味着有影响因子的期刊质量绝对高于无影响因子的期刊,某期刊质量到底如何,要结合期刊等级、审核时间、出刊周期、每期收录文章的篇数等综合判断。

我们通常以知网上的影响因子为准,其他比如万方也有影响因子,但因为知网权威性最高,我们在谈论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时候,默认的都是知网的,除非某个高端的期刊只上万方,那么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只看万方的。

 

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

一般我们只会对普刊做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的划分,而辨别某期刊是省级期刊还是国家级期刊也很简单:只要主管主办单位里只要有一个是国家级单位,那么该期刊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是省级期刊。

 

由此可见: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只在于主管主办单位是省级还是国家级,和期刊质量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国家级期刊一定就优于省级期刊,国家层面也从来没有对期刊进行过此类划分,甚至核心和非核心期刊也不是总署划分的,只是这类划分标准大家都默认遵守罢了。

 

开源期刊

所谓开源,即无需授权,任何机构或者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免费获取使用权,开源期刊没有经济、法律、技术限制,这类一般都会带有OA字样,即Open Access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论文如果有多个作者,可自行根据每个人对研究的贡献度安排姓名顺序,贡献越多越靠前,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第一作者,一作在评职称、评优评奖的时候加分是最多的,甚至有些单位、学校只认一作,而如果投稿的是收费的学术期刊,一作承担的版面费往往也是最多的。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全责(或主要负责)。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

两者的关系:通讯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通常是同一个人,只有在两者不一致的时候,才会在文章中特别标注通讯作者。

 

国内对于通讯作者的认可度并不一致,如果挂通讯作者是为评职称加分用,最好先提前了解下单位对通讯作者的认可程度。

转自论文发表的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