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有新闻总署备案,为什么评职称还是不过关?

2025/3/20 14:02:42  阅读:104 发布者:

一、新闻总署备案≠职称认可

不少作者误以为,只要期刊有新闻总署备案,就等于能用于职称评审。其实,这两者完全是两码事!

1.新闻总署备案的作用

期刊在新闻总署备案,意味着它是合法出版物,拥有正规刊号(CN号和ISSN号)。但备案只是表明这个刊物是正规杂志社下的刊物,并不代表它符合单位的职称评审标准。

2.职称评审的要求更严格

各单位、各行业的职称评审对论文发表的要求远不止“合法”这么简单。很多单位会指定期刊目录,要求期刊必须被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甚至要达到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标准。

3.部分刊物虽备案,但仍可能被判定为“水刊”

有些刊物虽然在新闻总署备案了,但学术含量不足,甚至存在“版面费交易”现象,导致信誉不佳。因此,哪怕期刊正规,也可能被单位职称评审拒绝。

二、哪些期刊容易被职称评审拒绝?

作者们,你们投稿前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开以下几类期刊,不然发表了也白忙活!

1.非学术性期刊

有些期刊虽然正规,但它们属于综合性杂志,比如《大众科学》《家庭医药》之类的刊物,主要面向大众,而非学术研究。这类期刊即使有CN号,职称评审时也大概率不认可。

2.增刊、专刊、特刊

很多杂志社会在正常刊期之外,额外出版增刊、专刊。这类刊物虽然也有刊号,但往往不被收录进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职称评审时很可能会被拒绝。所以,投稿时一定要确认是“正刊”!

3.未被主流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现在大多数单位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必须被知网、万方、维普收录,甚至部分要求北大核心、CSSCI等。如果期刊不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评职称时可能根本查不到你的论文,那就白发了!

4.有负面记录的期刊

有些期刊虽然正规,但因为曾经有过学术不端、超发版面、违规收费等问题,被单位列入“黑名单”。这种情况就算你论文质量再高,评职称时也会被刷掉。

三、如何选择真正适合职称评审的期刊?

为了避免论文发表后不能用于评职称,作者们在投稿前一定要做好功课。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确认单位要求的期刊目录

在投稿前,先去单位或者人社局查一下最新的职称评审文件,看看有没有指定的期刊目录。优先选择目录内的期刊,万无一失!

2.查询期刊是否被知网、万方、维普收录

不是所有备案期刊都会被知网、万方等收录,投稿前可以直接在这些数据库官网搜索一下。如果查不到,建议换刊!

3.确认刊物的办刊质量

可以看看期刊的历史,办刊时间长、学术影响力高的期刊更有保障。另外,正常期刊的审稿周期不会太短,一天就能录用的期刊,基本都是“水刊”,慎重!

4.避免低价诱惑,提防假刊

低价、快速发表的期刊往往问题多。很多“假刊”甚至连备案都没有,拿到手的论文根本查不到,职称评审时直接作废。正规期刊的版面费不会特别低,遇到过低的价格,一定要警惕!

四、职称评审时如何避免论文被刷?

即使你已经选对了期刊,职称评审时仍然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提前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可以大大提高通过率:

1.保存好所有投稿材料

包括投稿邮件、录用通知书、查重报告、版面费发票、最终发表的期刊PDF等,万一评审时有疑问,这些都是重要凭证。

2.提前核对论文信息

发表后,一定要去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确认论文是否被收录,并检查信息是否正确(作者名、单位、刊期等)。如果发现错误,要尽早联系期刊修改!

3.尽量选择影响力高的期刊

如果单位没有指定期刊目录,尽量选择办刊时间长、学术影响力大的期刊,这样被认可的概率更高。

4.避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

这一点不用多说,一旦单位发现你的论文有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这次职称评审泡汤,可能以后都会留下不良记录!

结语

作者们,新闻总署备案只是一个基础门槛,职称评审对论文发表的要求远不止于此。选择期刊时,一定要结合单位要求,确认数据库收录情况,避开增刊、假刊,确保自己的论文真正能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

转自论文发表咨询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