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的作用是什么?
引言,简单来说,就是论文的“开场白”。它的主要任务是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好的引言能让人一看就明白: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值得研究?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
很多作者容易犯的错误是,要么写得太空泛,要么把引言当成文献综述,列了一大堆别人的研究成果,却没有突出自己的研究价值。
那么,论文发表时,一个优秀的引言到底该怎么写呢?
二、论文引言的标准结构
要想让引言既清晰又有逻辑,一般可以按照下面这个结构来写:
1.研究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解释该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为什么值得研究。
写作技巧:
(1)先从大的背景讲起,再逐步聚焦到具体问题。
(2)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或空白。
(3)避免长篇大论,重点突出研究背景的必要性。
示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特别是在处理罕见病病例时,其表现远不如人类专家。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问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要明确指出论文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也就是你的研究到底要解决什么。
写作技巧:
(1)一句话概括研究的核心问题。
(2)避免写得过于宽泛,要具体、清晰。
(3)结合背景,强调该问题为什么值得研究。
示例: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改进深度学习模型,提高人工智能在罕见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3.研究意义(研究的价值是什么?)
这一部分是引言的重点,论文发表时,评审专家最看重的就是你的研究有没有价值。
写作技巧:
(1)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说明研究的价值。
(2)强调研究对行业、社会或科学发展的贡献。
(3)避免空话,要有实际意义。
示例: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性能,从而降低误诊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为深度学习模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研究方法(如何开展研究?)
这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的方法,让读者对你的研究思路有一个基本了解。
写作技巧:
(1)只需概括介绍研究方法,不用写得太详细。
(2)重点突出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或创新性。
(3)避免罗列一堆方法,而没有实际的逻辑关联。
示例: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方法,以提高人工智能在罕见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实验数据来源于多个医学影像数据库,并利用多层特征融合技术进行优化。
5.论文结构(文章的整体框架)
最后,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论文的结构安排,让读者知道论文的整体逻辑。
示例: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描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第四部分分析实验结果,第五部分讨论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六部分总结全文。
三、写引言时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1.背景太长,核心问题不清晰
有些作者写引言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背景写得特别长,甚至占了一半篇幅,但核心研究问题却一句话带过。论文发表时,评审专家是没有耐心去慢慢找重点的,所以一定要背景简明扼要,核心问题突出。
2.研究意义空洞,没有实际价值
很多作者在写研究意义时,喜欢用“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学术发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这样的空话,但并没有具体说明研究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实际价值。
3.方法描述过于详细
引言只是论文的开场白,不需要把研究方法写得太详细,简单介绍研究思路即可,具体方法可以放在“研究方法”部分详细展开。
4.没有逻辑,东拼西凑
引言的逻辑很重要,要有“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的清晰层次,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否则评审专家看完后会觉得你的研究思路混乱,影响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结语
写好引言,关键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按照“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的逻辑,一步步展开,确保研究的价值和方法都能清楚表达。论文发表时,评审专家最关注的是研究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在引言部分突出研究的意义,避免空话和冗余信息
转自论文发表咨询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