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全不回复审稿意见
有些作者收到审稿意见后,觉得“反正修改了论文,编辑会看到我的修改,不用特意回复”。在论文发表行业中,不回复审稿意见是大忌!
1.不回复等于不尊重:编辑和审稿人花时间给你提意见,你连回复都懒得写,这会让人觉得你不重视这次论文发表机会。
2.增加退稿风险:没有审稿回复,编辑无法判断你是否理解了审稿人的意见,也不知道你修改了哪些内容,这样大大增加了论文发表被拒的可能性。
3.浪费时间:编辑收到没有审稿回复的修改稿,通常会要求作者补交审稿回复,这又延长了论文发表的周期。
二、敷衍了事型回复
“已按审稿人意见修改”、“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已全部接受审稿人意见”——这样的回复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太常见了,但真的是编辑的噩梦!
1.缺乏具体性:不说明具体修改了什么,编辑和审稿人需要逐字对比原稿和修改稿,工作量巨大
2.没有诚意:这类回复表明作者并没有认真对待论文发表流程,只想快速通过
3.增加复审难度:审稿人看到这样的回复,会认为作者态度不端正,对论文发表质量产生怀疑。
三、不认错型回复
有些作者对审稿意见不认可,但不是用学术讨论的方式,而是固执己见,这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非常危险。
1.“审稿人没理解我的意思”:这种说法等于指责审稿人水平不够,极其不礼貌。
2.“这是本领域公认的观点,不需要修改”:如果真是公认观点,为何审稿人会提出质疑?论文发表需要的是开放的学术心态
3.“其他期刊都接受这种写法”:不同期刊有不同标准,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只会影响你的论文发表进程。
四、牛头不对马嘴型回复
审稿人问东,你答西,这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1.避重就轻:审稿人指出重大理论问题,作者只修改了几个标点符号,这显然无法满足论文发表的质量要求。
2.答非所问:审稿意见要求补充实验数据,作者却只加了几句文献综述,这种回复方式会让编辑对作者的研究能力产生质疑。
3.选择性回复:只回应简单的修改意见,对复杂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样很难推进论文发表进程。
五、情绪化回复
在论文发表过程中保持专业态度非常重要,情绪化的回复会严重影响审稿结果。
1.表达不满:用讽刺或抱怨的语气回复审稿意见,会让编辑觉得你难以合作。
2.过度辩解:花大量篇幅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而不是直接改正,这会拖慢论文发表进程。
3.人身攻击:质疑审稿人的专业性或公正性,这是论文发表中的自杀行为,几乎必定导致退稿。
六、正确的审稿回复方式
既然说了那么多雷区,那么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回复审稿意见呢?
1.有礼有节:开头感谢审稿人和编辑的工作,结尾再次表达感谢,这是论文发表行业的基本礼仪。
2.条理清晰:按照审稿意见的顺序逐一回复,每个回复都包含“审稿意见”、“回复”和“修改内容”三部分,便于编辑查看。
3.详细具体:清楚说明每处修改的页码、段落或行号,让编辑能快速定位,这对加速论文发表进程非常有帮助。
4.有理有据: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用科学数据和文献支持,而不是主观情绪,这是学术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
5.实事求是:如果确实无法满足某些修改要求,要诚实说明原因,并提出替代方案,表明你对论文发表质量的重视。
七、编辑眼中的加分项
想让你的论文发表更顺利,以下几点会让编辑对你印象特别好:
1.使用修改痕迹:在修改稿中开启“修订模式”,让修改内容一目了然,这会大大提高论文发表的效率。
2.制作对照表:列出所有修改点及其对应页码,这种细致的态度会让编辑感受到你对论文发表的重视。
3.及时回复:在规定期限内,甚至提前完成审稿回复,这表明你对论文发表充满热情。
4.查漏补缺:除了回应审稿意见外,主动发现并修正其他问题,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对论文发表非常有利。
5.语言规范:回复使用学术化、专业化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这符合论文发表的行业标准。各位作者,审稿回复看似简单,实则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结语
一个好的审稿回复能大大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几率,而一个差的回复则可能让你的心血付诸东流。希望大家都能避开这些雷区,顺利完成论文发表!
转自论文怎样发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