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学术论文投稿的心得体会
2024/10/31 10:18:31 阅读:18 发布者:
在投稿问题上,有时使作者最感疑惑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屡投屡不中,怎样才能提高中稿率?中稿率低主要反映的是有的作者平时不注意观察、分析、总结自己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和现象,不注意积累资料,总是感到捕捉选题、题材困难,无内容可写。到考核、评职称需要论文时才仓促动笔,东拼西凑,以这种被动应付的心态凑凑合合写出来的文章中稿率当然高不了。
当然了,要想提高中稿率,除了上述一些基本要求外,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经验、体会和特色,要有自己的认识、观点,对读者有借鉴、启发和帮助,一句话,就是要有闪亮点。部分作者抱怨自己的文字水平差,或编辑部过于挑剔,其实,这是怨天尤人。事实上,一篇论文只要有闪亮点,即使文字水平较差,编辑们也会尽自己的努力,使闪亮点发光。
有经验的作者都知道,在决定投稿之前应该慎重考虑哪家期刊比较容易选用自己的稿件,或自己的论文最适合在哪家期刊发表。因此,作者既要对拟投期刊心中有数,也要对自己论文的学术水平、读者对象有初步的估计,并查阅有关期刊的稿约或投稿须知,以便整理的稿件从编排格式、标题序号到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等方面尽可能符合拟投期刊的要求。作者如能自觉地注意到这些细节,将会给编辑一个好印象。
对于期刊的选择,通常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知名度较高的权威专业期刊上发表,因为这些期刊发行量比较多,影响面比较广,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客观上也说明了自己论文的价值。但是,这并不是说非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水平不高。事实上,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期刊上或某些高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同样有不少高水平之作。
在投稿之前,人们习惯于了解期刊的等级,是不是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这是因为在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某些要求造成的。例如,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可能对职称的评定具有较大优势。这样就会给投稿带来新的问题,即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必然稿源丰富,选稿较严,淘汰率高,中稿率低,且发表周期长,对某些时效性要求很强的论文可能延误发表时机。
客观地说,人们并不认可所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最高水平的论文,因为这些期刊也必须根据其读者对象选用合适的论文。因此,作者不能一味追求期刊的知名度,而忽视论文能否被采用,或是否会延误发表时机。
稿件寄出一两个月后一般会收到编辑部的回执,这说明稿件被初选上,正在编辑部处理或送专家审稿中。此后,如果再收到修稿通知,则说明稿件基本被采用,按要求修回,要等待数月甚至1年后校对清校。如果收到回执后5个月左右仍未收到修稿通知,则说明稿件可能已被专家否定。如果稿件寄出一两个月后未收到回执,甚至6个月左右仍无任何消息,则说明稿件初选时即被淘汰。对这类情况,各期刊的稿约均会做相应的说明。
虽然在非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仍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但是绝对不可以把同一份稿件同时投向两家公开发行的期刊,也不可在没有编辑部允可的情况下,将稿件另投其他期刊,以免造成一稿两投。否则,将既有损职业道德,又有损编辑部对你的信任,为今后投同一期刊稿件自设障碍。
转自发表论文医学SCI核心职称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