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SSCI核心期刊审稿人是如何判断来稿质量好坏的?

2024/10/29 17:06:40  阅读:89 发布者:

审稿周期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从审稿周期这个话题开始念叨,还真不是废话。有很多朋友总觉得现在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尤其是学术内卷化越来越严重,博士得发文章才能毕业,青椒要发文章才能评职称,过考核关,都是急的活儿,可是自从2020年以来,别的学科不敢说,但就教育学而言,从论文写作到投稿,再到编辑部初审-匿名审稿人外审-作者返修(或退稿)-编辑部(主编)终审,最终到定稿录用、安排刊期以及最终的发表流程,正常稍快的周求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我也分析过为啥会变慢的原因,想听的话评论区留言,对上合适的机会我给你们念叨念叨。

单从外审这一个环节来说,留给审稿人处理文章的周期其实并不长。在“短、平、快”的学术发表时代下,编辑部一般会要求匿名审稿人短则2周内,长则一个月内完成稿件审核任务,一旦审稿超期,不用作者盯着编辑部催,系统会发邮件提醒审稿人尽快反馈审稿意见,超期时间太长编辑部也会主动联系审稿人进行催促,亦或是更换审稿人。所以,如果你的稿件已经进入了外审环节,超出预定时间仍然未完成审稿进度的话,不建议联系编辑部,耐心等待就好。

审稿人是如何判断投稿质量的?

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学术期刊也是如此。中文学术世界里,期刊等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CSSCI来源刊、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省级期刊等,审稿人大体会根据期刊等级对来稿的要求做个大致划分。你比如说,如果期刊级别仅仅是普通期刊,审稿人却拿CSSCI核心期刊的发文或录用标准来要求普通期刊的投稿质量,多少有点不那么礼貌。因此,根据期刊级别确定文章录用的“最低门槛”,是审稿人帮助期刊把守的第一道“质量关”。

进入审稿环节后不是通篇全文阅读,那样对我来说效率很低,尤其是碰上写的“歪瓜裂枣”的文章,通篇读完更是堵的慌。那看啥?先看标题,我会根据学术积累对标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做出初步判断,是学科导向型还是问题导向型的?对于教育实证研究来说,问题导向型的研究要多于学科导向。此时,就要特别注意,问题导向型的论文大概率会去蹭政策热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那种蹭热点的问题导向型的文章又大概率陷入“新瓶装旧酒”的“窠臼”,用我们行业内的“黑话”来说就是炒冷饭。

当初步判断学术论文可能是在经典议题基础上套用政策热点去“炒冷饭”时,评审过程直接由标题转向了研究设计。(参见《教育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构安排》)在研究设计中,重点观察作者的指标选择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够支撑新的政策热点?如果能支持,恭喜你,就算是在选题新颖性与研究设计的一致性考核中算是过关了。但是,如果指标选择依旧是上实际50年代的就流传下来的经典方式,那么文章就面临“新瓶装旧酒”的诘责了。其实,关键点到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说选题关注的研究问题是政策热点,要求利用新的设计与指标去论证以及实证检验,此时再用旧指标去进行研究,本质上就是重复性检验,再说直白一点就是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之间的“两张皮”。

当然了,对于一些相对“仁慈”的审稿人来说,即使作者利用了经典指标对新的政策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行文过程中给出了理论或文献“背书”,亦或是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能过关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传统指标包装政策热点议题时的处理技巧,你学会了吗?

既然是实证研究研究了,如果主题和研究设计是契合的,审稿的第二步就是看方法了,看方法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1)方法的正确与否。即使我把自己归结为方法流的作者,但在审稿时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来稿都是方法流,这就相对有点苛刻了,方法前沿与先进是第二层次要考虑的。首先,我需要要考虑的是文章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能否正确解决研究问题,即使是传统研究方法,能把问题说清楚,运用过程过程中没有错误,能够自圆其说,就算是过关了。

2)方法的前沿性或新颖性。实证研究的总体结构多少有点“八股”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术论文的有趣性,但作者在研究方法维度上能够做到正确运的基础上,能够从先进学科中引入前沿方法,或这利用“非主流”的有趣研究方法讨论现实问题,会增加审稿人在评审时的好感度。试想一下,当审稿人看过了“千篇一律”的主流方法时,来点新方法的“花活”多少对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3)研究方法的新颖性是否在文献综述的述评环节中被如实的“包装”出来。一直没说文献综述,就是要留到方法部分去说。对于实证研究来说,研究方法是寻求创新点的“最好的”切口。当你的研究运用了前沿或新颖的研究方法时,一定要学会在文献综述中,与既有研究对话的过程后,如实的提出所运用的方法到底好在哪?上下文在刻画研究方法创新点上的一致性,能为你的论文增加不少的印象分。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包装”可以,但切忌夸大其词,那样容易适得其反,招来审稿人的方案就划不来了。

此外,还有一些审稿过程中判断文章质量好坏的细节问题:

1)提出问题的环节不要绕圈子,简单明了一点,最好在两到三段,1000字以里的篇幅内,让我看到你的研究问题是啥,以及研究问题在现实或政策层面上有多重要;

2)文献综述有一说一,不要过分堆砌文献,重点是创新点不要过分夸大,我能接受一篇学术论文只有一条实实在在的创新点,但却不能接受写了三条“虚头巴脑”的创新点,没有一条是值得推敲的;

3)实证研究结果呈现不要做个“复读机”,只会报告表格里已经呈现的“数字”与“星号”,表格已有内容不报告也是可以的,多给一些自己的观点或讨论,这是实证研究中与理论或文献对话的关键环节,不要写成了“计量经济学作业”;

4)实证研究可以没有政策建议,如果有就要与实证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如果没有,不要愣提建议,为了建议而建议,瞎编一个可不好。

转自方超盘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