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拒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024/10/29 10:06:13 阅读:18 发布者:
在学术论文的世界里,审稿是一道关键关卡。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审稿经验的老李,审过的稿件累计超过60 篇,还担任某 SCI 期刊客座副主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审稿那些事儿,希望能助力大家的论文发表之路。
国内科研圈审稿现状揭秘
在国内,审稿人收到审稿邮件后,往往先快速浏览一下论文的期刊、作者信息和主题,有的可能再瞅一眼图片,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三分钟,随后就可能交给学生处理。当然,对于一些 top 期刊的稿子,导师可能会亲自审阅,顺便和主编拉近关系,展示自身实力,期望日后能得到更多关照。而负责审稿的学生本身科研任务繁重、毫无头绪,还被导师催促,在这种情况下审稿,他们不会从中获得任何收益。
审稿人的审稿步骤全解析
初始三步:期刊、作者、主题是关键
拿到稿件后,先看期刊、作者团队和研究主题。如果是知名期刊,作者团队又是学术大牛,那这篇文章基本不会被拒稿,由此可见大牛导师的学术影响力之大。接着看论文主题,研究的问题是否前沿?是否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只要作者或者主题有一个能吸引审稿人,这篇文章被接收的概率就超过 80%。
中间三步:图片、摘要、结论要细究
审论文是个由粗到细、反复查看的过程。首先看图片,因为图片直观且吸引人,没人愿意看大段文字。要留意图片的清晰度、作图水平(是否规范、严谨、美观),还要检查是否有低级错误,比如图例错误、横纵轴坐标标注错误、图名错误等。其次看摘要,从摘要中能了解全文完成的工作、研究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最后看结论,结论直接体现了文章的创新点和核心内容。
最后三步:逻辑、方法、内容是重点
看逻辑,主要是看论文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流程。在提出问题环节,要检查从工程背景中提出的科学问题是否合理、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对工程有无重要影响。在分析、解决问题部分,要审视论证过程是否充分有力,试验过程和理论推导能否合理得出结论。在结论部分,要确保结论客观真实、站得住脚,有指导意义且经过充分论证
审稿人拒稿原因大揭秘
常识性结论最惹厌
审稿人最反感那种大众常识性的结论,就像“妈妈是女人”这种,毫无价值可言。
缺乏普适性结论不可取
那种只在特殊情况下成立、没有普适性的结论也很让审稿人讨厌,因为这种结论对学术研究没有太大贡献。所以,结论不是越多越好,要避免这些坑,做到宁缺毋滥。
低级错误影响印象分
在摘要、结论这些关键位置,千万不能出现文字错误、语法错误。虽然这些小问题不影响论文的核心质量,但会给审稿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总之,大家在写论文时,一是要让研究课题新颖,即使是老问题,也要巧妙地结合当下热点课题过渡到自己的研究问题上。二是要注重论文的“面子工程”,保证排版规范、图片质量高、语言表述准确无误,这些细节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决定论文的命运。三是要确保结论的创新性和高质量,别让审稿人觉得被轻视。
转自评职论文发表助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