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给大家补充细化一下论文发表中实验设计的常见误区和避坑指南。
六、实验工具选择不当
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实验工具的选择也是个大学问。不少小伙伴在这儿栽了跟头。
1.工具可靠性不足
有的小伙伴随便找了个问卷就用,也不管这问卷靠不靠谱。要知道,工具不可靠,数据就不可靠,论文发表就难上加难啦。
咋办?咱们得用那些经过验证的标准化工具。比如心理学研究,就有很多成熟的量表可以用。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也得做好信效度检验。
2.工具不适合研究对象
有的小伙伴拿着给成年人用的量表去测小朋友,这不是闹着玩吗?不同的研究对象,咱们得用不同的工具。
比如研究儿童,就得用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工具。否则,孩子们都看不懂题目,咱们的论文发表还谈何可靠性?
3.工具使用不熟练
有的小伙伴拿着高精尖的仪器,结果连开机都不会。这种情况下收集的数据,能用来论文发表吗?
使用新工具前,咱们得好好练练手。最好找个懂行的人指导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影响实验效果。
七、实验环境控制不当
实验环境也是论文发表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环境没控制好,实验结果就不靠谱。
1.物理环境不一致
有的小伙伴上午在明亮的教室做实验,下午就跑到昏暗的地下室去了。实验结果能一样吗?
咱们得保证所有被试的实验环境一致。温度、光线、噪音等都得考虑到。要是实在没法保证完全一致,也得在论文发表时说明清楚。
2.社会环境影响
有的小伙伴在做敏感话题的实验时,旁边围了一圈人在看。这能保证被试如实回答吗?
做实验时,咱们得考虑社会赞许性的影响。有些实验最好一对一进行,保证被试的隐私和真实性。
3.时间因素忽视
有的小伙伴早上8点和晚上8点收集的数据放在一起分析。这样合适吗?很多生理心理指标都有昼夜节律,时间因素不能忽视。
咱们做实验时,得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要么控制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要么在论文发表时说明清楚时间可能带来的影响。
八、实验指导语设计不当
实验指导语可是论文发表的一个关键点。指导语没设计好,整个实验就偏离方向了。
1.指导语不清晰
有的小伙伴的指导语说得云里雾里,被试都不知道该干啥。这能收集到有效数据吗?
咱们的指导语得简单明了,让被试一看就懂。最好事先找几个人试试,看看他们能不能理解。
2.指导语暗示性强
有的小伙伴恨不得在指导语里把预期结果都说出来了。这不是引导被试吗?
咱们设计指导语时,得中立客观。不能有倾向性的词语,以免影响被试的反应。
3.指导语信息量不足
有的小伙伴怕麻烦,指导语三言两语就完事了。结果被试不知道该注意啥,该避免啥。
其实指导语里,除了实验步骤,还得说明注意事项、保密要求等。只有信息充分了,咱们的论文发表才能更顺利。
九、实验流程设计不合理
实验流程设计不好,也是论文发表中的一大坑。流程混乱,数据就不可靠。
1.顺序效应没考虑
有的小伙伴设计多个实验条件时,总是按固定顺序来。这样会产生顺序效应,影响结果。
咱们得用随机化或平衡化的方法来安排实验顺序。这样才能消除顺序带来的影响。
2.实验时长不合理
有的小伙伴设计的实验太长,被试都疲劳了。疲劳状态下的数据能可靠吗?
咱们设计实验时,得考虑被试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如果实在很长,得设计休息时间。
3.缺少练习环节
有的小伙伴一上来就正式实验,结果被试还没熟悉就结束了。这种数据能用来论文发表吗?
其实在正式实验前,最好设置练习环节。让被试熟悉实验流程,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更可靠。
十、数据收集方法不当
数据收集方法不当,也是论文发表中的一个大坑。方法不对,数据就不靠谱。
1.测量频率不合理
有的小伙伴研究长期效应,结果就测了两次。这能反映真实变化吗?
咱们得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测量频率。短期效应可以密集测量,长期效应就得间隔一段时间。
2.测量时机不当
有的小伙伴刚对被试进行了干预,立马就测结果。这种即时效应能代表真实效果吗?
其实很多干预效果是需要时间的。咱们在论文发表时,得考虑合适的测量时机。
3.单一数据来源
有的小伙伴就用了一种方法收集数据。这样的数据全面吗?
其实咱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比如问卷、观察、访谈等。这样不同来源的数据互相印证,论文发表就更有说服力了。
好啦,今天的补充就到这里。做实验真不是件容易事,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啦。不过只要咱们多留心,这些坑还是能避开的。
转自论文怎样发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