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不当的选题可能会导致研究无法深入、成果缺乏价值甚至完全失败。以下是基于经验总结的不宜选取的论文选题,旨在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规避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
不宜选取的论文选题
1.缺乏创新性的选题
选择一个没有创新性的选题,尤其是在高度竞争的学术环境中,很难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
研究需要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或解决方案,才能对学术界或实践领域产生影响。
2.过于宽泛或狭窄的选题
范围太大的选题选择一个研究范围过于庞大的选题可能会令你不知从何入手。你可能会被淹没在大量文献和数据中,难以找到清晰的研究方向。相反,尽量缩小研究范围,专注于具体的问题,写起来更有内容。
另一方面,过于狭窄的选题可能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无法全面展现研究问题。
3.不符合学术规范的选题
选择不符合学术规范的选题,如剽窃、数据造假等,都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应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和标准,包括对参与者的尊重和隐私保护。
4.没有实际意义的选题
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选题,即使理论上很完美,也无法对现实生活、科学进步或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应关注解决实际问题或增进理论认识,从而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或学术贡献。
5.与导师研究方向不符的选题
选择与导师研究方向不符的选题可能会导致缺乏导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导师通常在其专业领域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见解,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6.缺乏研究资源的选题
没有足够的资源(如资金、设备、数据等)来支持的研究课题不应该被选作论文题目。选择一个缺乏操作性的选题可能会让你陷入困境。
你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数据,或者难以开展实际研究。确保你选择的选题是可行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资源限制可能会阻碍研究进展,影响研究质量和最终成果的发表。
7.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选题
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选题可能导致研究无法按计划进行,无法完成数据分析或理论建构。
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经验水平的课题是确保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
8.没人研究的选题
选择一个没有先例的研究领域听起来很厉害,但这通常也意味着你将孤军奋战,缺乏相关文献支持。
并且没人研究也有可能是因为研究意义不大,后续写起来会很麻烦。因此建议选择一个更有基础的研究领域,以便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9.写烂了的选题
有些选题可能已经被过度研究,或者成为老生常谈。如果你选择这样的选题,你可能会重蹈覆辙,难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到时候论文查重很麻烦,还要被导师说毫无新意。选择一个更具创新性的选题,可以使你的研究更有价值。
10.最前沿的新选题
虽然前沿研究有吸引力,但它也充满了风险。新选题可能缺乏相关文献和研究方法,让你难以找到足够的支持。并且学科前沿的东西,你能完成吗?你的研究嫩肤站得住吗?可能耗费大多时间,最后被否定。
11.你不感兴趣的选题
最重要的是,不要选择一个你完全不感兴趣的选题。研究需要坚持和热情,如果你对选题没有兴趣,你将很难坚持下去。选择一个与你兴趣相关的选题,可以让你更有动力。
在论文写作中,避免上述雷区是确保研究工作成功的关键。正确的选题应该是既有挑战性又能实现的,既要符合学术规范也要有实际意义。
通过谨慎考虑和深入评估,研究人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条明确且可行的研究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研究成果的价值。
大多数人对选题只有一个静态的认识,把学术论文的选题当作一个名词来用,很少有人从一个动态的、过程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论文的选题。我们将要探讨以下问题:论文选题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过程?选题机制是怎样的?选题到底应该怎样做?
论文选题的过程公式
论文选题的过程公式为:论文选题=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专业性。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论文选题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研究主题,有时又被称作研究对象;第二个要素是研究问题;第三个要素是专业性。论文选题至少包含以上三个要素。论文选题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确定研究主题;第二个步骤,依托研究主题找到研究问题;第三个步骤,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专业性所在;第四个步骤,重新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验证。
(一)研究主题
经常有人问:研究主题具体是指什么?一般来讲,研究主题是无所指的,是没有具体的含义的。
为什么说研究主题无所指呢?因为从研究主题或者研究对象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研究的,什么样的主题都可以研究,不过什么都可以研究并不代表什么样的主题都能研究得了这是两个问题。有的人可能能够研究难度非常大的选题,有的人可能只能从一个小的角度去研究一个比较小的主题,因为不同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做研究的能力也不一样。
但是,在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研究兴趣,不管是在写学位论文时,还是在写期刊论文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研究兴趣。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没有兼顾自己的兴趣,那么你所写的这篇论文是很难写好的。
(二)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但是在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中,“问题”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具体来说问题指什么呢?在这里,列举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研究的内容是目前学术界有争议的、有分歧的内容。每个学科中都有一些这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争论了很多年,但仍然没有定论。
第二种情况,我们在看文献、看书、看论文时,有时候会发现目前的文献有所遗漏,或有一些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文献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论文创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然,若真正操作起来,难度也是很大的,尤其对于一些经典的内容,你想发现它们的遗漏或者错误,难度很大。
第三种情况,我们在读书,看论文,或者跟导师、同学、同事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所疑惑,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学术跟生活是不能分离的,如果把学术做成一个跟生活分离的东西,那么个人的状态一定是出问题了,这样做学术可能会做得很累,做得很辛苦。
(三)专业性
比如,学经济的、学文学的和学政治的,对于同一个选题,写出来的论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就是专业性。理论和方法这两个层面,就是指你所使用的工具和你看问题、解释问题的角度这是可以体现我们专业性的地方。
从过程的角度来审视论文选题,有以上三个要素,也分别对应着选题的前三个步骤,但并不是说前三个步骤完成了,你的选题就一定能够做好,一定能够成立,这三个步骤是带领我们走向好选题的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路径,我们还要把此时此刻的论文选题重新放到庞大的文献数据库中,重新进行检索。
我们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后要找到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时候也是要大量阅读文献的,如果你不大量阅读文献,怎么有所疑?怎么发现别人的遗漏、发现别人的错误、发现目前有争议的地方?在确定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时,也是要看文献的,都是研究同样的问题,看看别人用了什么方法,看看能不能有所借鉴?这个时候都是要大量阅读文献的,这是第一类文献。
第二类文献,就是这三个步骤都做完以后,把你的选题重新放到数据库里面,这时候你会很惊奇地发现,又检索出一批跟你之前看过的文献不一样的新文献。看完这些内容后,大家可以都试验一下,把前三个步骤做完,然后重新在数据库里面检索一遍,看看在原来的文献基础上还会不会出现第二类文献?出现的第二类文献才是你真正需要的文献,之前你检索出的文献,并不是写论文的直接文献,只是写论文的资料,之前的整个过程都是为做资料准备的,是为了产生这个选题而出现的一类文献,而第二类文献是为了验证这个选题是不是真的成立而出现的一类文献。这两类文献,不管是从文献数量上,还是从文献内容上,或从文献的作用上都是不一样的。第二类文献的数量虽然很少,但这些文献才是在写论文时真正需要的文献,是与论文的选题直接相关的一批文献。
平时,为什么很多人都面临着“文献陷阱”的问题?据我们统计,有70%以上的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文献太多。这是因为你看的文献与你的选题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有的人不能理解,但是当他按照选题过程做一遍后,就会发现原来真是这样的。当第二类文献出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些文献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文献,之前那些文献好像也有关系,但是关系不是很大。
除此之外,问题也是分好多种的:有的问题本身就值得探讨,但是并不一定非要把它给解决了:有的问题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可能只是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把这个小问题解决了,那么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此一来,你的论文的后半部分就要去探讨它,用两种思路去探讨:你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重新审视、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对它进行更广阔的联系,这种思路比较适合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问题是不需要解决的。
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
在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问题的发现。我们都知道问题很重要,但是问题和问题不一样,我们平时所说的问题。其实都停留在问题表面,这会误导我们的论文写作。我现在列举三种问题:假问题、真问题和好问题。
(一)假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会是假问题呢?假问题首先是一个问题,所以你不要认为假问题一定就是没有研究价值的此外,假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并不是说假问题就是好的,从学术角度来说,我们所有人都不应该去写假问题,但如果从发表的角度来讲,有些假问题的论文发表难度要小于那些没有问题的论文当停留在研究主题的环节时,即使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从发表的角度来讲,也比没有问题的研究发表起来容易一些因为至少论文还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在肯定假问题也是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看一下它可能会有一此什么样的特征。最主要的是:不证自明,答案已知。
比如,有的人说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回繁,这个问题是举不出例子来的。问题有两个界定。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你所研究的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举例说明,如果你举不出例子来,那么你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一个假问题。另一个标准是理论上的,就是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能够做到自圆其说。问题本身要能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这是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基本素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你要能够举例说明你的问题,如果举不出例子来,那么,你就要对你所研究的问题特别地谨慎,因为有可能你写了半天,发现自己研究的是一个假问题。
(二)真问题
对于真问题,我们首先要肯定它是一个问题。那么,真问题往往具有哪些特征呢?比如,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它和假问题里面的无人关心是相对的,就是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根本就对你这个问题不感兴趣,那么,你的问题表现出了公众性缺失。但是,我们从追求真理的角度来看,有时候物极必反,真正的创新是超越现有知识结构的,但是这种情况不会轻易出现,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常态,尤其是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下,我们写论文还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我们写论文不仅为了增进自己的学术兴趣,而且有很多现实原因。
(三)好问题
好问题首先是真问题,是在真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其实它在强调你这个人的情怀。你这个人的思绪要是活的,你所写的论文就也是活的,不能是死的。然后,你研究的问题就算是一个真问题,但是大家一看到你写的论文就头大,看不下去怎么办?所以,我们做学术研究也好,写论文也好,要把它做活,不能把它做死,如果你把它做死了,你自己做得也会很累,别人读起来会更累,何必呢?我经常开玩笑说,你这就是先自虐,再去虐别人,对吧? 做学术研究和写论文明明是一件很高兴、很快乐的事情,你干吗要这样做?这样做你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趣味性,或者叫情怀、公共关怀。
论文选题的形式公式
形式公式是在讨论选题过程的基础上,从形式的角度分析选题。因为形式与过程其实是共为一体的,一个选题过程就决定了一个好的选题在形式上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对所研究的对象所研究的问题要有一个观点。写论文一定不要写得篇幅很长,描述也很专业,总想给别人一种知识非常丰富的感觉,也不要让别人看完你的论文后有一种没有看到观点的印象。不表达观点就是既不反对别人的观点,也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同时这也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论文很多。在写论文时,对自己的研究问题一定要持有观点,你一定要把它写活,一定要把感情融人进去。然后,理由可能有很多,比如有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一个观点要想真的立住脚,可能需要从多个方面去阐述,支撑提出的观点。理由之后是证据,证据又可以分为证据一、证据二、证据三、证据四等等。
另外,在很多人的观点中,还可能会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的论文是有观点的,但是他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之后,直接进行举证.但很多人的理由是错误的,这是不应该的。你的观点是观点,理由是理由,证据是证据,要区分开,证据不能直接支持你的观点。有的时候,你可能找到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能够直接把你的观点支撑起来,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应该是把一个观点肢解成好几段,肢解成一些小的观点,我们叫理由,然后,用几个小理由对观点进行证据的支撑。如果你有五个理由,并且每一个小的理由都能够站得住脚,以证明你的观点,这样就是可行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想为你的观点提供直接的证据,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把它拆分开,这就是观点、理由和证据的区别。
在选题时,还要注意,不能闭门做学问,不能闭门写论文,要注意别人的观点,因为你不可能去研究一个从来都没有人研究过的东西,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我们不能够把极端的情况当作常态。
我们应该思考,你所提的问题,有没有人研究过,你在找到别人的观点之后,还要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回应:你是同意他的观点.还是不同意?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你就反对他,并给出充分的证据。但是,如果你同意他的观点,你怎么去写这个论文?一般来讲,如果你同意别人的观点,那么你可能有新材料的支撑,或者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再或者你在其他方面有所创新。
转自中大保研ZDBY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