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前置:标题、摘要、关键词怎么写

2024/9/25 10:45:38  阅读:4 发布者:

除正文外,论文还有前置和后置两个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位于正文之前;后置部分包括参考文献、致谢,位于正文之后。本章将介绍如何撰写这些内容。

有的教程按照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介绍如何撰写论文。这是错误的。因为,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前置部分是对正文的高度概括。正文尚未完成就撰写前置部分,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地方,最后还得返工。因此,我们建议先完成正文,再考虑前置部分。

有人提出,作者在正文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文思枯竭的困境,可以尝试通过推敲摘要、关键词、标题来获得灵感。因为它们反映了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它们的反复推敲,「窥一斑而知全豹」,像「牵住牛鼻子」一样,抓住文章面貌。为此,摘要、关键词、标题又被称为论文的「催产士」。我也曾作过这种尝试,效果也不错,但不建议经验不足的新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在于作者有一些思路、但思路还不清晰或陷入思维困境,此时采用关键词、摘要或标题进行反复提示,促使思路打开。但经验不足的研究者在研究开始时,尚未对论文形成一个初步认识,可以说还没有豹子,窥一斑又有何用?此时,将注意力放到关键词、摘要和标题上,是本末倒置,甚至会局限作者的思路和想象力。

前置部分

当论文的正文部分撰写完毕之后,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研究成果也全部表达出来了。一篇论文少则5000字,多则数万字。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一阅读量不小了。而在开展一项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出常常都需要阅读数十篇论文,更需要浏览数以百计的论文。如果每篇论文都 -详细阅读,那么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够。因此,必须给读者一个快速浏览而了解论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就是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价值。写好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有助于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

一、摘要

1、摘要的写作目的

当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一篇文章名为《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检索结果就包括了这篇文章的全部前置内容,如图3-1所示。检索结果也提供了论文的题目、关键词、署名等,但它们包含的信息并不多,只有摘要提供的信息,足以让给读者对论文形成一个初步、比较全面的认识。

2、摘要的定义和内涵

GBT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指出,摘要是「以提供论文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因此,摘要在包含了论文的全部信息的前提下,是对论文的高度浓缩形成的结果。不同的学校对毕业论文摘要的篇幅要求不等,大约为全文的4%10%之间,一般在200-500字左右。

一篇好的摘要,既要简洁又要全面。简洁是对篇幅的要求,它要保证读者能在23分钟内读完摘要。全面则是对信息量的要求,它要保证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对全文有一个初步了解。

3、如何写好摘要

摘要一般在论文的正文完成后撰写,从而避免因为修改正文而需要修改摘要。理论性论文和实证性论文的摘要撰写方法有所不同。撰写理论性论文的摘要,一般将论文的一级、二级子标题(但也不局限于标题)、以及一些结论作为基本材料组织在一起,再按照详略得当的原则进行调整,实现对论文内容的简洁而全面的概括。

以《我国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技术发展与展望》这篇论文为例,该文除引言外,分为「驾驶人考试制度沿革」、「驾驶人考试技术的发展」、「驾驶人考试的技术展望」等三个部分进行讨论。在「制度沿革」部分,二级子标题是考试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在「考试技术发展」部分,二级子标题分别是计算机评判技术、考试监管手段和计算标准体系;在「发展方向」部分,二级子标题分别是「文明礼让」、「安全习惯」、「场景体验」、「自动驾驶」。

论文选择部分一二级子标题和论点,组成摘要如下: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是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我国驾驶人考试的历史制度入手,梳理了建国以来各阶段驾驶人考试的项目设置和考试管理要求,从考试评判技术、监管技术、标准化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考试技术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驾驶人考试的现状,分别从「文明礼让」、「安全习惯」、「场景体验」、「自动驾驶」等方面展望今后驾驶人考试的技术发展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摘要必须能反映出文章的论点、信息,而不能只是主题词的组合。如果摘要只是论文的各个部分主题词的组合,不涉及论文的具体信息或者结论,读者从摘要中读不出论文的内容。那么这种摘要就是失败的。如果上述例子的摘要写成:「本文回顾了我国驾驶人考试的历史制度和考试技术的发展,并展望今后驾驶人考试的技术发展方向。」试问,读者从摘要中读到什么内容了?了解了论文的观点和信息了么?没有,这样的摘要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实证性论文稍微复杂一点。实证性论文的子标题通常为「引言、方法、数据、结果、讨论和结论」,较为简单,不能直接用来组成摘要。

实证性论文的摘要一般包括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分别是:

研究背景一

一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的出发点等等;

研究目的 介绍研究要解决什么学术问题;

研究方法 采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

研究结果一产生什么结果,一般用数据来表示;

研究结论一基于研究结果的分析、解释、概括等形成的观点;

研究用途一研究成果在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中的意义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注

意这不是评价研究的价值,而是客观陈述研究成果的作用。

「文章应该不是写出来,而是填出来。」同理,摘要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显然,上述六个要素的具体内容,在撰写正文时,已经完成了。撰写论文摘要时,按照上述六个要素,从文章中提取,然后凝炼,再拼接在一起既可。这样,摘要结构清晰、内容简洁、信息全面。

不同的论文强调的重点不同,因此这六要素在摘要中详略不等,甚至有些要素不会出现在摘要中。一般来说,研究背景、研究用途的内容比较少,有时会省略,有时它们还会和研究目的、研究结论融在一起;研究目的也比较简略,但通常不会被省略;研究方法是重点阐述的对象,而其篇幅与方法在论文中重要性及其自身复杂程度有关;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通常融合在一起,是论文传达核心内容,篇幅最大,但也有论文将结果与结论分开。因此,很多学术论文写作的理论认为实证性论文摘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四个部分。

下面举几个例子,增加对摘要写作的认识。

案例1摘自《厦门市居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及预测》,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与减寿的变化趋势,为厦门市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4年厦门市居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评价指标,用GM(11)模型对死亡率和AYLL 进行预测。结果:2008-2014年,厦门市居民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变化不大,平均为11.66/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79;AYLL28.15年。GM(11)模型预测2015-2017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和AYLL 值将略有下降。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仍是厦门市居民早死的重要原因,应以男性、老年居民作为重点宣教对象,重视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这篇摘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这四个部分都被明确标出了。这篇摘要没有研究背景,而研究用途是「为厦门市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应以男性、老年居民作为重点宣教对象,重视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分别融入到目的和结论两个部分。

转自百川本硕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