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对很多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多人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怎样写出质量高的SCI论文。
创作出质量高的SCI论文,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文献收集至上而下
对于刚入课题的研究生,有时会得到导师手上的现成文献,但是亲自查找可是免不了的,毕竟这可是一个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能。
首先建议大致地去了解你所研究的课题可能被发表于哪些杂志上,然后按照影响因子(IF)的高低将有关刊物排列。这样做便于你了解刊物,有些刊物很可能就是今后投稿的潜在目标。
之后,利用关键词到各刊物查询相关文献。作为刚刚定课题的研究生,应该将重点放在高IF的短篇幅刊物上,数量大约20-30篇。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高IF的刊物代表了最高水平、代表了权威、代表了前沿;其二,短篇幅的文章便于阅读,不易引起初级阅读的厌烦;其三,别看文章短,但是信息量并不小,这些文章可用于对课题进行基本的、准确的了解和认识。此外,为了对课题有个系统地了解,还需配备2-3篇的综述性文章。对于这20-30篇的高IF文献和2-3篇的综述,建议当作教科书一样来阅读,可将其按年份装订成册。如果阅读中遇到不知如何翻译的术语,可配合地查阅一些中文文献来阅读,往往在阅读中文的过程中,你就能猜出那个英文的对应中文意思了。
在涉入新课题时,将精力放在如 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scripta materialia等刊物的文献上,由于刊物的IF高,这类文献的数量不会太多。高IF的文章往往代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权威。而且,这些文章在引言、讨论部分都具有独到的阐述方式,在阅读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去体会和模仿。如果你是这么做得,那么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在引言和讨论部分的写作上都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当他们的写作方式被你吸收后,那么写文章就变成一件很明确的事了。
当高IF的文章被读透后,定期地去查一些低IF的文章。IF在1-2之间的文章非常多,一般都是涉及本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的内容,体现了前沿性,这些文章反映了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内容比较杂。对于此,通常采用只阅读结论、欣赏图片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对其进一步阅读。
这样,对于自己所研究课题在领域内的进展就能有规律地去把握,知道哪些文章是与己密切相关的,不至于没有重点。文献收集也会比较全面。
二、实验操作
对于实验操作,一个优秀的研究人员必须具备“三心”,即专心、细心、恒心。
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使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些人都不适合从事科研,即便是已经走在了科研这条道路上,我也相信他们难成大器。只有那些能够专下心,淡薄名利的人才可能在科研上有所作为。细心是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前提,细心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把握住细节,细节就是决定能否成攻的关键。
我们平时常说的实验,其实意义上更多地表现为试验。既然是试验,就难免会有失败。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恒心,才能在不断失败的困境中找到出路。
三、论文写作
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也有针对性地做了一定的实验,在加深理论理解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鲜现象。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用科学的语言将实验现象表述出来。科技文章写作也是科研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写文章好比讲故事,如何用文字、情节去吸引人是研究生们要不断学习和锻炼的。故事是否吸引人,还和听故事的人的喜好有关。这个道理放在论文上也一样适用,所以,写文章之前,刊物定位很关键。
要将文章定位在适合的IF的刊物上。如果你的论文的理论深度一般,虽然有新意但不属于世界级发现,自然就不要投那么高的IF刊物了。如果非要螳臂当车,结果可想而知。
写英文文章,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前提条件。能力这东西因人而异,英语不行,就得有针对性地去锻炼。就英语而言,我这里谈一下“冠词”——a/an, the, 零冠词。冠词是我几年英语写作中反复摸索的。冠词的使用是英语写作中的难点,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中规定只要是名词,前面一定要有冠词,哪怕是零冠词。但是,我经常看见一个专业名词术语,在英文中时而加冠,时而不加冠,甚至在一篇文章中都会出现冠词混乱的情况。可见作者对该词吃不准。
总之,在英文文献阅读中应该特别有针对性地注意自己所在专业常用名词的可数性。这个工作大家都做了吗?
选定刊物后,具备了基本的英文写作水平。要重点把握文章中两个部分。一是引言,二是数据描述与讨论。摘要、实验部分、结论、参考文献相对于前者,容易解决。摘要注意不要照抄结论,摘要应该比结论更突出重点、更简洁。实验部分嘛,应该认真写,尽量自己写,如果参考他人的,可别抄昏了头。参考文献一定要写对,这可是态度问题。
英文论文的引言部分充分反映了一个作者对该领域的了解,也是检验文献阅读的效果的地方。如何在引言中巧妙地顺畅地引出自己的研究课题,是引言写作的目标。这个嘛,建议读者参考science等高IF刊物上与你课题相关的文章。引用一些前人的工作成果,推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未被证实的。建议极力避免“这个实验没人研究过,国内外做的人很少,所以有研究价值”之类的表达。一看,就知道水平不咋的。
数据描述与讨论方面,绝对不能照本宣科,完全看图说话,那样的文章即便数据再好也体现不出水平。应该采取一边描述自己的数据,一边即时地引用他人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联合阐述需要得出的论断。这样参考文献就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文中,自然不用去凑了。往往凑参考文献数量的,文章会显得很空洞。
转自头条sci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