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仿写”的常见误读、积极理解与正确操作

2024/8/29 11:12:09  阅读:27 发布者:

●对“仿写”的误读(认知偏差)

对于很多作者而言,“仿写”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在对待“仿写”的认知上,往往也呈现出了两种较为极端且对立的状况。有些人即便是以学术小白入局,但对“仿写”表现出极其抗拒的心理,认为所谓的“仿写”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抄袭,如此窃玉偷香之举,实为君子所不耻。与之相反,也有一些人奉“范文”(仿写对象)以圭臬,一切唯“范文”是举,时时提醒、处处小心,反而背负枷锁,心理包袱沉重。

过于盲目地全盘否定,所要面临的现实境况更多的可能是,虽自命清高却苦于“基础建设”的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没有摆在台面上的成果,不论是绩效考核还是同行(同事)评价,抑或自我心理都会呈现消极状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而过于盲目地照单全收,也会出现问题,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机械式仿写”,更有甚者妄图照猫画虎(偷换概念)寄希望于能瞒天过海,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若牵扯学术不端,无异于引火烧身,到头来不仅收效(能力提升、经验积累)甚微,还自毁长城(学术声望、个人信誉)。

由此说来,虽然两种认知存在对立,但最终造成的后果都呈现出了消极性。就其根本,则是对“仿写”这一写作形式存在认知偏差(误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学学科把“认知”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即对某一真实、普遍事物的感觉、认识、觉察以及在脑海中形成的该事物的各种形象。所谓认识升级,就是试图去探索更多的事实真相,而非局限于固有的认知边界里。

●对仿写的积极理解

对于学术写作而言,“仿写”可被视为一种途径,甚至(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捷径。作者可将仿写对象(范文)作为参照系,有一定的心理标尺,榜样在前,跟随入局,不至于毫无头绪,这节约了很多时间成本,可以把“自我”从无处下手、焦虑不安的窘境中迅速解脱出来。

我们要对仿写有一个客观、中肯的认知,既得打破对这种写作形式的刻板印象,又要消除对仿写对象(范文)的过度“崇拜”。不要觉得“仿写”是一种投机取巧,进而对它嗤之以鼻,更不能机械模仿,陷入仿写窠臼。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身为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学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仿写”的意义和目的。将“仿写”放置于整个学术写作过程中,(尤其对科研小白而言)它是对范文的模仿练习。其最终目的并不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复刻”,更重要的是对“仿写”过程的经历、体验。毕竟对每一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研究成果不会止步于高质量的“仿写”。即便下笔成文,“仿写”出的文章依然只是投稿、发表之前的一个试验品。更何况,我们所要强调的“仿写”更侧重于过程(结果也固然重要,若站在学术训练的角度看,其过程更为重要)。由此说,“仿写”这一行为,更像是催化剂,是实现论文写作由量变到质变的必要手段(之一)。

较之上文所述的两种认知偏差,我们只有在端正了对“仿写”的认知之后,才能更积极主动、健康快乐地进入到“仿写”的具体实操环节中。

●仿写的前期准备

1.  寻猎范文

由于作者个人目的不同,在仿写对象的寻找上,也各有区别。

如果作者针对性不强,仅是作为日常练习,目的是渐入佳境式的逐步提升,那范文的选取范围相对是会比较宽泛的。不单是本学科,也可是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其他学科,参照被引用量、被下载量、刊物级别、作者职称等信息,进行搜寻即可。但也不要过渡依赖核心期刊,道理很简单,并无绝对一说,即核心期刊也有劣质文章,普刊未必没有优质范文(只是所占比率较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博采众长,汇江河以成湖海,不论是从单纯的仿写角度还是就整个学术研究而言,都是实打实地积累。不足之处则在于除了寻找范文会消耗一些时间外,还要对仿写对象进行取舍,毕竟不同的范文各有所长。

如果作者目的性较强,意图明显,就是朝着目标期刊去努力的。那范文的选择范围则相对集中,最精准的就是参考目标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可以再细化到具体的栏目。或者稍作扩大,寻找一些与目标期刊同级别的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期刊,进行范文选取。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平快”,但劣势也十分明显,这种“简平快”恰恰体现了作者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囿于缺乏日常的写作规范训练,往往结果不尽人意,导致欲速不达。

2. 结构拆解

选取范文之后,在阅读的同时,我们要对范文进行“强拆”。所谓“强拆”即是以自我的真实诉求为出发点。比如我们可以按照论文规范的书写结构,从标题到结论,自上而下逐一拆解。也可就其一点,单独拎出,再做详细梳理。此间详略,可酌情而定,或通篇或部分,因具体情况而异。

如果在“仿写”之前,我们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想法),完全是以“一张白纸”的状态去介入,那也无妨,于自身学科而言,总归是有一个既定大方向的。那对范文的结构拆解则需要通篇进行。关于范文的研究主题、背景,所涉及的研究问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所论证的过程,所提出的建议或启示,所得出的结论等等,都可以作为仿写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借助于整个拆解过程(或一篇或多篇),初步构建、梳理出自己的写作框架。

如果在“仿写”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思路(哪怕并不十分清晰),那对于范文的拆解,则可以考虑突击局部。比如针对同一研究主题,范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的,相比之下,我们又要如何提出问题,若是所要研究的问题相似或相同,还要针对范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论证视角进行拆解分析。

无论有无思路,对范文进行结构拆解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试图构建或者进一步完善自己(初始)的写作框架。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来做举例。审稿过程中,有作者的目标期刊是《体育与科学》,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自我民族志。以(下图)这篇《主体性的追寻:一个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群体的自我民族志》为范文,截取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分析:

标题中点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主体性”,研究问题是他们的“群体主体性缺乏”,借助的研究方法是“自我民族志”,而“主体性的追寻”可以视为是研究的(动态)结果。摘要中,作者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了研究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运动员缺乏“主体性”...在简述研究现状之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诉求,希望借助自己乒乓球运动员的特殊身份,采用“自我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前人观点,进而得出研究结论。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定的背景介绍,如果将前两句的“学者认为”理解成是研究背景与问题呈现的结合,虽然也勉强说得过去,但还是略有瑕疵。再看作者提取的关键词,其中“个体、时代、国家”感觉始终是不温不火,并不能提供读者想要获取的信息。结合正文,其实可以将现有关键词加以丰富,使其表意更为明确,比如“个人利益”“时代变迁”“国家荣誉”。除此之外,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自我民族志”也应在关键词中予以体现。由此可说,即便是刊载在双核期刊上的文章,也不见得所有环节都是尽善尽美的。

3. 自我反思

结合以上范文,我们可以放慢拆解的脚步,选择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停顿下来,进行自我反思。诚如《论语•为政》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哪些是我们想到的,与范文的作者相契合的,此外还有哪些方面(方法、理论、视角)是我们没想到的,是可以带来启发的,我们要汲取吸收,积极内化,为我所用。再有,还要对一些个人质疑之处(比如漏洞、缺点)做出反思,通过对范文的拆解反思,可以在“仿写”的实操过程中更加注意扬长避(补)短。

4. 及时记录

及时记录是与阅读拆解范文同步进行的。所记录的内容,更类似于自我提醒式的“小贴士”。最简单的是某个字词,某句话语,稍复杂的是某个段落的摘取。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记录,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复制,而是夹杂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很多时候,在记录的同时,还有一些“灵感”迸发,能够为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将这种即时性的新认知及时地记录下来,已经踏出了仿写的第一步。

综上,我们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读范文,同时又佐以批判的视角来继承延续,由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一旦重新认知了“仿写”,如释重负之后,可依照上述四步选择轻装上阵。那么,接下来的“仿写”之路就能大道通途、一马平川了吗?显然不是,下一节我们还将从“知情意行”的其他方面来分析如何进行论文仿写。

自支点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