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正确对待和回复审稿意见

2024/8/26 16:24:50  阅读:21 发布者:

针对一篇稿件,编辑部一般会安排多位审稿人,而审稿人的审稿结果决定了稿件的命运(录用、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或拒稿)。实际上,直接录用的几率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修改或拒稿重投,对于大部分审稿人给了修改意见需要“再加工”的论文,需要作者周密考虑各位审稿人、编辑部的意见以及论文质量的内在关系。而分析这三者的关系,论文质量是关键。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升论文质量,以达到最终让论文成功录用的目的。

一、为什么审稿人具有促进作用

一篇论文从模型的建立、分析、对比和实验都凝聚了作者非常多的心思,但毕竟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眼界”是有限的,经常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比如忽略了某些比较重要的因素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够完善。而审稿人一般都是行内专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论文中的缺陷或者不完善的地方。这类似于我们一气呵成写的程序在调试的时候出现报错,自己却总是查不出程序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样,而其他人则可能轻松地发现错误所在。有时候人们都很难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跳脱原有的认知结构采用新的角度和方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要做到自我否定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正确利用审稿意见,一方面可以指导论文的改进方向,促进论文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让我们对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有一些启示。

二、正确看待审稿人的意见

在拿到审稿结果后,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审稿人正面或负面的意见,不要让审稿意见影响情绪。对于正面意见,要淡然,而对于负面意见,要泰然。审稿是一份不拿任何报酬的工作,审稿人不是为了打击作者让论文不发表,而是从提高论文质量这个角度出发,非常认真细致地给出较为专业的评审意见。因此在拿到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后,建议先区分审稿人的意见是“具体型”、“疑问型”、“笼统型”、“建议型”和“失准型”的哪一种,然后再结合自己论文中的工作仔细读、反复读。在完全理解审稿人的意见后,就会对论文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建议做到这一步骤以后,再规划下一步的论文修改工作。之前评审一篇美国期刊的稿件,论文本身就存在方法描述不完整、公式符号缺少定义和介绍、仿真和试验分析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审稿人提出的这些问题,作者在论文中基本没有进行任何修改,反而在“意见回复”中“义愤填膺”地驳斥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那么这篇论文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三、有的放矢地修改论文

在完全理解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就要开始有针对性地修改论文了。

01

“具体型”意见

审稿人针对论文中的模型、方法、实验等提出的问题都属于这个类型。通常来说,这种意见的信息量非常大,能较大程度提升论文的质量,作者一般需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在论文中补充或者完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实在不能补充或者完善的工作,作者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理由。

02

“疑问型”意见

由于审稿人和作者的背景知识、认知等不同,审稿人对论文中的某些论述存在疑问或者分歧,这就是“疑问型”意见。总体来说,这种问题较为容易解决,可以采取一种干脆的方法,在论文中从审稿人建议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解释或者阐述即可。

03

“笼统型”意见

这类意见通常没有针对论文中的某个点展开评论,而是笼统的说论文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干巴巴地说论文缺乏创新,但又不说到底哪里有问题,所以没有实质性内容。针对这种问题,建议在修稿说明中耐心并放低姿态地见招拆招。例如审稿人说没有创新,那你可以说论文的创新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04

“建议型”意见

审稿人有时候会针对论文的工作给出一些建议。针对容易操作的意见,作者需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并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对于较难实现的建议,作者可以较为谦虚的表示该项工作是未来的研究工作等。

05

“失准型”意见

“失准型”意见是某些审稿人对作者的工作存在误解,从而给出一些不太合理的意见。碰到这种情况时,作者一般可不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但必须在修稿说明中针对误解进行耐心地解释。

总而言之,作者要正确对待以达到最大化利用审稿人的审稿意见,让其成为提升科研论文质量的一种推力,而不是科研路上的阻力!

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