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主题
1.按学科专业进行高级检索
具体操作如下:
(1)在中国知网,进入“高级检索”页面,选择下方“学术论文”中的“硕士论文”。本科选题看硕士论文,硕士选题看硕博论文,选题时通常会参考比自己高一级的学术论文,但不可偏离自己所学专业/学科领域。
(2)按“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输入自己的专业(比如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等)。
(3)检索结果按“被引量”或“下载量”进行排序,从上到下进行浏览,选择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觉得此时的结果看起来比较杂乱,还是没有头绪,进行下一步。
2.将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将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在“导出与分析”处,选择全部检索结果分析。可视化分析将检索出来的硕士论文的主要主题、次要主题、学科、研究层次等都进行可视化输出,帮助我们更好的查看该专业的研究方向。
(1)主要主题分布
主要主题基本上能够代表论文大的研究方向,大家可以通过查看主要主题分布,了解本专业目前都在进行什么方向的研究,然后选择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再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统计学专业的硕士论文来看,进行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的论文比较多。
(2)次要主题分布
次要主题是对主要主题的补充,通常涵盖研究方法、实验技术、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分析次要主题,可以大概了解该专业常用的一些分析方法、研究内容等。其他可视化分析结果还有学科分布、研究层次等可供参考,但一般论文选题过程对主题分布关注较多。
二、定框架
论文的框架结构。通俗来讲,一篇社科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有三种:“总分总”结构、“三段论”结构和“并列式”结构。
总分总”结构:
“总起+分论1/分论2/分论3……+总结”。
“三段论”结构: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验)+证实/证伪”;
(3)“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并列式”结构:
“(论点+论据+论证)×n”
1 “总分总”结构
这种框架结构的论文,开篇时会直接进入“总”的部分。做一个整体的说明或描述,呈现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介绍一类观点……,以这类内容作为总起。
接着,进入“分”的部分。对开篇提到的现象、问题或观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在具体的层面和角度,文章还会提出一系列分论点,然后就这些分论点逐个展开论证。
最后,是论文的第二个“总”的部分。通常要回顾研究议题,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研究结论,对研究前景的瞻望,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
用文字公式可概括为:总起+分论1/分论2/分论3……+总结。
2 “三段论”结构
论文以或明显或隐含的“三段论”结构来进行框架设计。从形式上看,又能把“三段论”结构细分为以下3类。
★ 类型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三段论”结构的第一部分会在开头说明选题的缘由,再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把该问题在开篇时就细化,提出几个问题构成问题链。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通常是从现象描述、现状评估进入到原因剖析,通过规范研究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原因和症结之所在,就进入到文章的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建议、路径选择等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 类型二:“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验)+证实/证伪”。
这种类型在实验学科和偏重量化分析的研究中运用较多。例如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方向。通过实验方案/调查问卷/田野工作的设计和实施来获取数据或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分析,证实或证伪假设。
这种在文章的开头会基于一些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的方式来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成立即被证实,反之则被证伪。一般在证实或者证伪的结论之后,再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结尾。
★ 类型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种类型和第一种对照着来看会更容易说清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围绕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链来作为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这里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则是围绕着一个概念或者核心议题,从本体论的角度入手来展开研究。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意识更加明显,指向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往往会落实在应用对策层面,是一种应用对策型研究;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类型更倾向于理论问题,更注重思辨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属于一种基础理论型研究。
3 “并列式”结构
这种类型是以文章标题呈现出来的研究议题为中心,从并列的多个层面或者维度对这一研究议题加以阐述。并列关系中的那些层面或维度,常常又围绕一个支撑起研究议题的分论点来展开论证过程。也就是分论点1+论据+论证,接着是分论点2+论据+论证,以此类推。等几个分论点都阐述完毕了,论文也就结束了。
这种结构的文章有点像学术散文、随笔或者漫谈,但属于“形散而神不散”,各个分论点及论证过程足以支撑起论文的研究议题。以我的有限观察,以“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论文并不多见,但这类文章常常会有很高的引用频次,作者也一般是某个研究领域中公认的大牛。
以我有限的论文阅读经验,“总分总”“三段论”“并列式”这三种作为理想类型的论文框架结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三段论”结构,因为这种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适用性,研究逻辑更符合认知规律。然后是“总分总”结构和“并列式”结构,比较而言,这两种结构更像是“三段论”结构的补充,而“并列式”结构的论文更为罕见。
当然,这里论文框架的类型划分与特征描述是非常粗放的,目的只是勾勒出论文框架设计的整体印象。
构建论文框架的基本方法
论文的框架大致分如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摘要,关键词
第二部分:引言
第三部分:文献回顾
第四部分:研究主体
第五部分:结语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三、填内容
摘要
(1)论文研究内容:研究的是什么?
(2)论文研究方法:用来哪些研究方法?
(3)论文研究结论: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4)作用:通过这部分可以对整篇论文有个初步把握。
关键词
(1)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的词汇。
(2)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特征。
引言
1.研究背景
课题领域的理论现状与事实现状,存在何种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就以某种领域的高度、科学角度、理论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
(2)实践意义:就以某种领域中的实践指导的作用。
文献回顾
1.相关领域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们的理论观点。
2.作用:
(1)用前人研究结论作为自己研究的理论支持,增加学术说服力。(2)在自己的论文中清晰的去呈现课题的来龙去脉,方便阅读者去了解有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3.写作步骤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学者的学术观点,进行摘录。
(2)针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精简、提炼等,将其串联成一段完整的观点话术。
研究主体
1.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己主观出发去研究内容。
2.以自己所选择的题目大致分类进行描述。
结语
1.梳理整篇论文得出总结。
2.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外来相关领域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作者、论文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2.作用:
(1)方便后人来本领域研究者查阅相关论文。
(2)表达对所参考文献作者的尊重,同时表明本文相关雷同观点并非抄袭。
四、润色文章
一、读改法
读改法就是通过朗读或默读,边读边思索,遇有语意不畅的地方,随手改正。文章中的毛病,光靠目阅,有时不容易发现,一读,别扭而不畅达的地方,就立即出现。
二、求助法
求助法就是将自己的初稿拿给别人看,并请别人提出修改意见。
自己写的文章,思想与表达已定型化,往往处在“当局者迷”的状态,难于突破;请别人帮助修改,则“旁观者清”易于发现新问题。
三、改
1、大改:就是对文章进行一次性大手术改换体裁,变动结构,推倒重写;
2、中改:增删材料,改动格局,增减一些内容文字;
3、小改:仅就文章进行“小修小补”。一般集中锤炼字句,润饰语言,检查文面,以病句,改换标点等
top1:凡文中内容和文字表达上的赘余,应当一概删削,如删削观点、段落,删削材料、字句等。说不清楚的,删掉。
top2:凡文中不够正确、严谨、恰当之处,应加以改动。
审视结构
层次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思路是否清晰,段落是否匀称,详略是否得当;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总之就是以下这些点,一定不要疏忽啦!
五、查重降重
1复述法
对部分内容进行恰当修改,如改动本来的句式、替换关键词和表达方式等,其宗旨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原文复述出来,这是关于论文降重最基础的方式。
2转换法
我们可以把重复的内容直接转化成图片,比如:表格、数据。这样可以避开查重软件的检测。
3表格法
为了保证严谨性,很多数据是无法随意改动的,不过可以将数据做成表格的形式。但是在做成表格时要注意准确表达,一一对应。
4 缩写全称(大小写)互换法
全称和缩写可以互换哦,如果我们常用的名词是缩写,那么你的文章当中就用全称来表示,如果我们常用的是全称,那你的文章中就用它的缩写,甚至可以用一个英文的缩写来表示。
5 增删法
增词句,有些句子实在不知道如何修改了, 可以尝试增加一些词进去,以确保避开相似度。
删词句,由于查重规则是分段落统计的,不能单纯的只删除重复部分,不重复的部分也要注意哦。
六、二次检查
语法和拼写检查
人工阅读论文,特别注意常见的语法错误
格式和引用规范检查
核对所有引用的格式是否正确,包括作者、年份、出版信息等。
确保所有引用的文献都已正确列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没有遗漏或重复。
数据准确性和图表检查
如果论文中包含数据或图表,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
检查数据是否与论文中的描述和分析一致,图表中的标签、图例和单位是否准确无误。
可读性和清晰度检查
评估论文的语言是否清晰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模糊的术语。
检查是否有冗长或不必要的句子,适当进行简化或拆分。
确保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转自YuJinBio誉津医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