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退稿后,为什么不建议修改后重投同一期刊?
2024/8/20 18:16:05 阅读:117 发布者:
我们在投稿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退稿的情况。有不少作者倾向于修改后重新向同一家期刊投稿。不过,这种做法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一般来说,除非编辑部明确说明“欢迎修改后重投”,或者给出了超详细的退稿意见,不然真的不建议继续投稿。
一、为什么不建议修改后重投同一期刊?
1. 论文被退稿,可能是由于论文与期刊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不匹配。
论文被退稿,并非都是因为质量不够好,很有可能是不符合期刊的目标定位。期刊在选择论文时,通常会根据其主题范围和读者群来做决定,以确保所选的论文符合期刊的定位,满足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比如说,很多期刊对栏目设置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文章跟它现有的栏目不相关,是很难被考虑的;
再比如,综合性社科期刊的定位在于“综合”,其读者受众广泛,因此,这类期刊会更倾向于发表宏观的研究,社会科学的一切现象和问题乃至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命题皆可成为其研究范畴和对象;而专业性期刊的定位在于“专业”,其读者多是本专业领域的人资深人士,因此更偏好对某一问题深入研究的文章。
这种情况下,你的论文被退稿大概率是选题不符——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无论如何修改都很难达到期刊的需求了。
2. 论文被退稿,可能是由于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如果审稿人对你的作品大体上是满意的,一般都不会考虑退稿,而是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给你一个修改到让他满意的机会。
如果你的论文被退稿了,那么很大可能是文章本身存在大问题,很难修改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比如研究方法不严谨、数据分析不准确,或者研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等问题,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研究结果,根本无法通过修改来解决。
3. 论文被退稿,可能是由于编辑或审稿人的“个人偏见”。
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都是人,他们对一篇论文的判断很可能受到个人喜好、研究方向、专业背景的影响。
我们不能因为审稿人掌握着论文的“生杀大权”就对他们过于迷信。有时候,你的论文被退稿可能仅仅是因为审稿人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或偏见。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重投同一期刊?
1. 编辑明确说可重投
如果编辑明确说“可修改后重投”,那么可以重投。因为如果编辑不看好你的话,发个退稿信就完事了;既然特意说了重投,说明编辑认为你修改后能交出一篇好文章,不希望你改完后投给其他期刊。
2. 有详细的退稿意见
对于已被录用的论文,有些期刊会在杂志页面上方显示论文的投稿时间和接受时间,或在投稿系统内显示审稿平均时间;如果一篇稿子需要大修,这就必然会拖延这个时间。
新作者在寻找目标期刊时,可能会关注到这个审稿时间,如果时间太长,很多有潜力的作者可能会担心时间太久而不敢投稿,无形中减少了优稿来源。
因此,期刊会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拒稿后重新投稿。这样,文章发表后,初次投稿时间就变成了第二次投稿的时间。这样既给了作者足够的修改时间,又保持了期刊的平均处理时间。
一般这种情况下,期刊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如果期刊编辑不看好你,没必要多费口舌),等你按照修改意见改完后重新投稿,大概率是会接受的。
转自笃实核心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