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思维与研究工作方法
2024/8/16 9:53:22 阅读:43 发布者:
一、学习思维与研究思维
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工作的一种,需要遵循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已经习惯了继承知识的学习方法,并且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但是进入研究生教育的论文阶段后,需要从学习思维向尚不熟悉的研究思维转换,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然而,很多研究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换的必要性,仍然沿用习惯了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来对付论文工作,这势必会遇到困难。
本文介绍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逻辑或研究思维,而不是特定的技术或方法,也不是速成法。杨振宁指出,中国学生的学习思维是面向考试的,在美国中小学读书的中国学生在课程考试中表现出色,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也大多是中国学生。但是在研究生阶段,中国学生往往不能与美国学生相媲美。这主要归结于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现行教育模式导致学生过多关注应试能力而非研究思维。(杨振宁,2001)
中国和美国的普通教育存在差异。陈志武是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通过他在美国孩子读小学的经历,说明美国注重从小培养研究思维。在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孩子们在三年级时就开始接触小课题(project),需要自己找研究题目。例如,陈志武的孩子所在小组集体研究的问题是:“早上学生到校的人流高峰是什么时间?”一开始,孩子们猜测高峰时间为7:45,因为学校上课时间是8:00。然而,孩子们决定验证这个答案,轮流提前到校观察记录几天。结果发现,到校人流最集中的时间不是7:45,而是7:25,与原来的猜测不一致。孩子们进一步讨论发现,家长需要提前送孩子上学,所以高峰时间比原来的预测要早20分钟,即7:25。这个过程鼓励孩子们思考和探究,并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
这种小课题的研究过程符合科研的逻辑。小学生们通过观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假设,这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接着进入假设论证阶段,进行实际数据的测量和验证。数据结果表明假设不成立,实证结果发现了实际高峰时间。最后小组讨论并解释了假设失真的原因。无论研究问题的价值如何,其结果都是一项发现。小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陈志武指出,美国小学生从小课题开始培养研究思维的习惯,而中国学生可能要到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这类活动,思维定型后才开始培养这种研究思维。因此,“破旧立新”就比较困难,这是中国学生研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论
本文所述内容属于研究方法论的范畴。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的概念不同,方法指具体的实践或工具,如在研究工作中,数据分析中使用的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等。而方法论则指研究工作应该遵循的一般路径和次序,旨在提供一套结构化的程序和明确的规范。这门学科是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经验并基于此形成的一种知识,其目的是使后来者,特别是初学者,能够减少走弯路,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规范化是专业能力的体现。任何行业都有其特定的规范,真正的专家必须理解并应用这些规范。例如,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鉴定专家们可以根据他们所掌握的专业规范,精准判断文物的真伪和价值高低。同样地,在篮球或足球比赛中,一般观众只会根据球员进球的数量来评价其技艺水平,而行家则会考虑每个位置的规范要求。在论文写作中,一般读者读完一篇论文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判断来评价其质量,但是掌握研究方法论的读者能够根据规范化的要求来评价其质量,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对于研究工作的规范,确实十分重要,但我们不应该过分要求像精密零件加工一样毫无差错,也不能要求像阅兵式一样整齐划一。过度强调规范可能会导致我们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陷入“八股文”式的思维定势。因此,在规范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注重内容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避免简单地套用模板和刻意迎合标准。
个体思维活动在研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人类外貌千差万别,但思维差异更为显著。即使是孪生子、亲人或最亲密的朋友,其思维也不可能像外貌那样相似。这种思维差异必然会在研究工作中得到反映:在面对同一研究课题时,每个人的具体做法都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此外,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的耳闻目睹,不同个体记忆和重述的内容也必然不同。因此,研究方法论无法为每个课题项目提供一份详尽的工作流程或模板,让研究生按照此模板来撰写论文。研究方法论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研究工作遵循逻辑顺序,并总结出一些规则和原则,用以判断研究工作的轻重缓急和要点所在。
“方法论”研究的是工作路径和次序的问题,这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人都会遇到的挑战。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要安排当天的活动程序,这就是“方法论”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是,具体要怎样去活动,例如烧开水是用煤气灶还是电热壶,参加谈判采取何种策略等,则是“方法”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来看,“方法”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而“方法论”则属于管理层面,是从系统思维出发,设计全过程的活动和步骤。在这个意义上,“方法论”可说是方法的方法,人们在“方法论”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方法。由于“方法论”处理的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每天都会遇到,事事皆有,例如做一次报告、讲一堂课,甚至小组会上发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得考虑好次序;写任何一篇文章、做任何一项研究都要分清轻重缓急。但是,这种挑战也让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各自都有应对的办法,而忽视了路径和次序安排的潜力。
“方法论”是一门学问,旨在探讨有效和规范的行动路径和次序,以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科学研究领域,笛卡尔是最早关注“秩序”概念的学者之一。他指出,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观察事物的过程安排为秩序。同时,笛卡尔也批评一些人对事物的认识杂乱无序,缺乏秩序,他形象地描述这些人仿佛是想要踩着楼梯一步跃上楼顶。因此,“方法论”就是构建通往目标的楼梯。
与语文文法或工艺规程等相比,研究方法论处理的是合理与否的问题,而非“对与错”或“是与非”的问题。如果文法存在错误,别人就无法理解或产生歧义;如果工艺规程违反,便会导致废品。尽管不学习研究方法论,也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并发表论文,但根据研究方法论的规范和规则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因此,研究方法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或“是与非”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工作方法。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工作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次序进行,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方法,即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表达研究结果。
转自论文选题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