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啥区别?
2024/8/15 14:40:46 阅读:154 发布者:
如果你正在撰写一篇涉及到采访或者评论他人研究的论文,为了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你肯定要在论文中提供出处——也就是第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s)和第二手资料(second sources)。
那么什么是第一手资料,什么是第二手资料?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该如何规范使用它们呢?
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s)直接来源于研究对象或事件本身,通常在研究/事件发生时或由研究/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所创造的。
它们一般是未加工的最原始的文件或记录报告,能够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
这些资料包括原始数据、实验报告、目击者的叙述、官方文件以及创造的艺术品原件等。
这些原始数据作者一般要么直接用图表的形式提供在正文中,要么以Appendix或者附加文件的形式,添加在文章的最后或者期刊的附录中。
按照不同的学科来分的话,一般分为以下这几种:
第二手资料
二手资料(second sources),也叫做衍生资料,一般是指对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解释或评论的资料。
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研究对象或事件本身,而是对这些原始信息的再加工和阐述。
二手资料因为是comment性质的,所以它们具有间接性,让我们通过别人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其次,它们也是具有解释性的,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一手资料。
但是因此它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尽管它提供了对原始资料的批判和不同见解,但是某些角度上它又是主观性的,不太符合做科研要求的客观性。
一般我们常在引用大牛对某一领域的综述类文章时会涉及到第二手资料的引用。
同样地,按照不同的学科来分的话,二手资料(second sources)一般分为以下这几种:
为什么一手二手资料都要用?
引用一手资料能让我们得以追溯到事件或研究现象的源头,基于原始数据,形成独立的判断。
鉴于二手资料可能存在偏见的可能性,直接接触一手资料,能让我们能够更客观地审视研究主题。
将一手和二手资料相结合,能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研究对象:
一手资料帮助我们验证二手资料中的论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发现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而二手资料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趋势的宏观视角,以及对长时间跨度的研究的的全面概述。
这种互补性,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立体和完整。
转自研飞ivySCI科研指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