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论文中,前言(引言或导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整篇论文内容的概括性介绍,更是引领读者进入研究主题的关键。通常来说,前言的逻辑表述应该大体呈现以下几个基本要素,诸如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主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后需论文(正文)的框架结构等。
01
前言(主要)要素的角色定位
背景介绍是学术论文前言中的首要部分(开头),旨在为读者提供研究的宏观背景。在这一背景的描述中,能够自然而然地体现“研究主题”,紧接着围绕该主题,需要展现的是研究现状(实质上就是要呈现一个文献梳理的过程),比如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批评,来佐证上述这一研究主题的重要性。之后再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借助引用),以此为切入点明确研究问题(这是论文的核心),之后再提供后续论文展开的结构框架(研究的大体脉络),并简要总结研究意义/价值(呈现研究目的)。整体而言,上述内容即为前言论述的基本逻辑,但在实践写作中,所呈现成的样态可能各有侧重(细节上又存在一些区别)。
02
前言写作的方法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以较少的篇幅讲述自己对这次调研的看法和体会。这样,思路就清晰了,容易把握论文的中心思想表达清楚。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
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可,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的过于冗长。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前言中要有理有据,要真实可信,不可弄虚作假。我的写作经历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根据真实案例,实验结果去简要概括,适当发表自己对该调研的看法和态度,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切忌不要加入主观色彩。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
注意不用客套话,不要照搬论文里面的内容,不要概括一下就拿来当前言,这样会使得前言变得很没有营养,并不能体现论文主旨,属于是无用功,甚至还很减分。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
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250字为宜。适当长度,表达清晰,言简意赅。
那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呢?
选择研究方向是个令人很头疼的事情
而这又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选题的时候切忌出现以下的情况:
01
忌课题不具有科学探索的倾向
课题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理论指导, 没有研究假设, 没有不确定性, 不冒风险, 没有探索倾向。这类选题一般不具备探索意义,撰写而成的论文也没有任何价值,是不可取的。
02
忌课题过于肤浅
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 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 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所以在论文选题中,我们要选取具有科学探索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论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论题。
03
忌课题重心太高
不注重从“ 小” 做起, 片面追求宏大, 用“ 战略” 、“对策” 、“ 发展”堆砌空中楼阁, 表现出“ 倒金字塔” 的倾向和“ 空泛化” 倾向。对于大的选题我们很难在论述中做到面面俱到,为此选用相对小的课题更有助于专著探索。
04
忌课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
论题离不开判断,论题必须用有准确含义的概念表达,否则论题则流于空泛。论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是学术论文选题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有的作者认为论题广内容就多,就有东西可写,实际上论题大写作难度也大,常常是面面俱不到、不深刻。还有的论题用词不准确,造成概念含糊,经不住推敲。
转自师论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