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抄袭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想极力避免的问题。但是在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又需要通过别人的成果、结论或是文献来论证。这就出现了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抄袭现象。
如何避免抄袭,做到合理使用成为了一个难题?
所谓“合理使用”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概念,它允许其他人无需征求版权所有者的同意,就可以自由使用受版权保护的部分内容,包括学术上的使用、教育、写报道、或者撰写评论。在合理使用时应注意这四个因素⬇️
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比如属于商业性质还是出于公益教育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原作品的使用是赋予了新的含义,还仅仅是复制了原作品内容。
2、该版权作品的性质 。以写实为主的作品要比纯虚构的作品被视为合理使用的可能性要更高。
3、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量,量越大越不容易被视为合理使用。
4、使用的潜在市场影响 ,比如是否损害了该作品拥有人的经济利益。
如果在复制别人有产权的作品时没有考虑以上的这些因素,并故意以其他方式呈现,并且作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抄袭。而抄袭的行为根据抄袭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照抄 ——一字不改地全盘照抄他人的工作,并宣称是自己的。
2、复制粘贴 ——作品的主体部分是直接从另一篇文章复制粘贴而来。
3、查找替换 ——只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及短语,原内容都保留。
4、拼凑 ——将不同来源抄来的段落拼凑在一起组成一篇文章。
5、重复发表——重复发表自己的原来的研究内容而不注明引用。(自我剽窃)
6、混合 ——将复制来的段落完美结合成一篇文章而不注明引用。
7、内容融合——将多个来源的复制而来的材料融合成一篇文章而不注明引用。
8、引文错误 ——作品中包括有不存在的引文来源或不准确的信息。
9、聚合 ——包括适当引文来源,但该作品中几乎没有原创内容。
10、没有重新表述——包括适当的引用,但过分依赖文字的原来的措辞和/或结构,未用自己的话表述。
有一些抄袭行为属于罪无可恕,另外一些则属于无意行为,例如不正确的引文,引号使用位置不正确等。但即使是无意的行为,它也属于抄袭的范围,是不应该犯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显然就要我们在引用文献、做标注的时候去注意。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
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转自研硕论文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