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用写新闻的方法写论文?

2024/8/13 11:07:40  阅读:21 发布者:

引言

在撰写论文时,其实每个人的方法都不相同。我自己的经验是,先确定一个大概的标题,但不是最终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也先不写。我会先写论文的主体部分。在主体部分完成了后,再进行标题、摘要等其余部分的写作。

也许你和我的方法不同,你可能习惯从头开始写,也可能哪块资料最丰富就先写哪儿。无论是什么样的写作习惯。论文的结构基本是固定的。

中文的论文,特别是社科类论文,如果是定性的研究,三段论的情形比较常见。如果是实证的研究,则会参考英文的论文和自科论文的写法。按照引言、主体、讨论这样的沙漏模型展开。

今天这里主要是讲社科论文的写作。

一般来说,确定了研究的选题,做好了文献综述,明确了思路和框架,写起论文来就很容易了。

1

讲一个好故事

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上,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了。所以在准备这节课的内容之前,我也特地去看了很多教论文写作的书,想看看前人都是怎么教的。

但是我发现,这些书里对于论文写作这个最关键的部分,都是轻描淡写。

大部分的书就提一下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参考文献怎么写。

对于主体部分,就是讲这部分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具体的写作的要求。比如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掌握分寸,不落俗套等等。

所以,就算是看了十几本这样的论文书,你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论文吧。

所以,我想你应该放弃那些条条框框和理论的说教。把论文写作当成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来做。这样才能在学术找到快乐,才能不断爆发灵感,在学术中发现全新的自己。

其实,不管是新闻写作,还是论文写作,他们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就是讲故事,讲好一个故事,讲一个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这才是最难达到的最高境界。

写论文也是要会讲故事,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越漂亮,收入越高吗?———兼论相貌与收入的高跟鞋曲线》,这也是一篇颠覆认知的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经济学》。

图片

我们在新闻写作时,都会使用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把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的导语部分,吸引读者往下读。

而写论文时,也需要做到引人入胜。

2

摘要怎么写

新闻的导语在论文中应该是摘要或者开头的引言部分。

摘要分为信息性摘要和描述性摘要和分析性摘要。

信息性摘要就是论文的浓缩版,包括研究的全部概述,包括研究结果。适用于较长的论文,常见于自科论文和英文论文,以及学位论文。

而分析性摘要主要解释论文的目的、目标和方法,但是会省略研究结果部分,通常只有100-200字。适用于较短的论文,常见于社科类论文,以及1万字以下的论文。

摘要虽然短,但是并不容易写好。我在给学生修改论文时,改得最多的就是摘要部分。

其实,一个好的摘要往往就四句话:

第一句,引出研究问题;

第二句,抛出研究方法与视角;

第三句,阐明研究内容与论证过程;

第四句,明确研究结论与文章贡献。

当然这只是一种基本的套路,并不一定要生搬硬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内容。

也可以用一个公式——

摘要=脉络+问题+答案。

首先,提出你的问题脉络,其次给出你的研究问题,最后给出你的答案及研究结论,这样,就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我认为,一般摘要是放在最后来写的。

3

正文怎么写

正文部分最开始就是引言部分,其实这个部分的作用和摘要很类似,也是要阐明你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你的研究方法,还有你的文献综述。

论文的开头比较忌讳的是一开始上来就鲜明的摆出你的观点。而是要通过起承转合,来逐渐说服你的读者。

什么是起承转合呢?用我们都学过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来给你演示一下。《读孟尝君传》其实只有90个字,四句话。

第一句,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起(提出问题);

第二句,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得士?这是承(展开问题);

第三句,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致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这是传(论证问题);

第四句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这是合(得出结论)。

所以,在引言部分,就可以用这样的起承转合,来逐步引出你的观点和要研究的问题。

而且,引言部分通常有两个起承转合。

第一个起承转合,是分析阐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前人研究的不足。

第二个起承转合,要分析这个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是不是还有一些学者又进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研究呢?在进一步论述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这二个起承转合相当于是把一个180度的弯分两次转,第一次转90度,第二次再转90度,这样的过渡就非常自然,逻辑也很清晰了。

你可能会说,在引言部分好像不需要写这么多,或者说研究的是一个新事物,之前没有多少人写过,怎么办?

其实有这样的感觉,还是你的文献综述没有做得很扎实,无论是在社科领域还是自科领域,你肯定不是第一个做这个研究的人,在你之前肯定有很人做过,就算这个东西很新很新,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但是与你同时期的学者,应该也有人正在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在引言部分,要非常注意措辞,不要用非常绝对的话语,来提出你的观点。

对于前人的研究,就算其中有一些观点可能你不一定赞同,但是你一定要说,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是做了贡献。也许读你文章的审稿人就是这个领域做的很好,或者是正在关注这块领域研究的学者,千万不要去惹你的审稿人生气。

我在给学生修改论文时,经常会看到很武断,很绝对的语句,我都是直接问他们:这句话是你说的还是其他人说的?如果回答是我自己说的那我会问,你凭什么下这样的论断呢?这么说是不是太绝对了呢?

在写作时,你一定要时刻从你的读者的角度来写作,让你的读者跟着你你的思路走,最终被你说服。

这种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可以运用于写论文的一个自然段,一个部分,也可以运用于整篇论文。通常一篇论文,会有多个起承转合的段落,来逐步递进,层层深入。

写完了引言之后,再来写主体部分。对于主体部分,最常规的还是三段论的写法。每个段之间的逻辑要严密。段中是论点+论据的组合。

论点,通常是一个段落的小标题,也可以是第一句话。后面的论述部分就是论据。很多时候初学者会出现,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或者论点含糊不清的情况。

对于论点,不应太分散,一篇论文应该只有一个核心论点。这个核心论点就是你的论文全篇说完了,得出的一句话。

这句话应该是人人心中有,但是人人口中无的,是应该让人看完你的论文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的一句话。

所以,对于分论点,你在谋篇布局时就应该考虑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让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讲其实还是很虚,具体还是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多练,多想,多改。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会写作的,而写论文是更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长期的学术训练才能融会贯通,成为高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用到写新闻时的一些的好的方法,在此也给大家讲讲。

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材料堆上去。这个材料可以是你前期从读文献中找到的可用的一些文字片段,也可以是你在网上搜索到的新闻、会议讲话、文件资料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原生态的素材,但是你已经有了框架,所以可以先把材料先填入到框架内。

然后,你对材料进行精读,去粗取精,逐渐打磨语言。我的经验是,一个1000字的材料,可以浓缩到100字左右的学术语言,也就是对材料的录取率不到10%。所以你要写一个5000字的论文,你起码要占有50000字的原始文字材料。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经验,很多人可能比我这个还要多。

你可能也要问,我的写作习惯是一段段写,写好了一段,再写下一段。这样的写法也可以,但是我感觉总体会写的很慢,而且经常容易卡壳。写到一个地方就写不出来,写不下去了。

这其实是做减法和做加分的区别。如果你前期已经把材料填充进去,你要做的事只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这样就会容易很多。而且要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你的想法是会随着阅读分析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你在某个地方觉得写得不清楚,还会去增加搜索,找到新的材料来进行丰富完善。在这样不断打磨材料的过程中,你的论文就慢慢成型了。这其中,用学术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也非常关键。

我在指导很多学生开始写论文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个困惑,不知道怎么把一些普通的话变成学术的语言表述出来。写出来的东西就像一个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是一个新闻报道,而不像一篇学术论文。

写论文不像写小说,写散文,需要用一些修辞手法,用大量的形容词,副词来描绘一个景象。但是这个语感,是需要从你看大量的论文中来的。最开始,是需要模仿和借鉴的,先模仿借鉴,在慢慢再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但是,学术论文的语言不应该是八股文,学术论文读起来也应该是很精彩,很通俗易懂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我,多读多模仿,多写多修改,你的学术语言会慢慢成熟起来。

主体部分写完后,还要重视论文结语的写作。结论或者结语不是狗尾续貂,而是锦上添花。在结语部分,很多人都会觉得无话可说。好像在前面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再写个结语好像是多余的。

但是评判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关键是看你的结语部分是否完美。我一般给学生改论文,也是重点修改结语部分。这部分,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描述结果要点,本研究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结论,适用于哪些范围,对前人的研究做了哪些补充。二是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有些论文也会把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改进的建议也放在结语中,但是这个要看论文本身的情况。对于一些创新性特别强的论文,可以放入这个部分,如果是反思型论文,就不用放了。

在英文论文中,写他人的研究成果用现在时或者完成时,描述本文的研究成果时用过去时,普遍适用的结论则用现在时。结论中一般不用第一人称i,而是用we。在中文论文中,也一般用我们,而不是用我,更多的情况是用本研究团队,本研究,笔者,本文等。

结语写完了,有些论文还会有致谢这个部分,如果你确实在研究中获得了帮助,但是又不方便把他们放入作者中,也可以在文末写上一断致谢。当然这部分不是一定要有的,根据情况而定。

如果你的论文有基金项目的支持,还要添加基金项目的编号,比如本研究受某某基金资助,本研究是某某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等等。现在很多期刊对于项目有偏爱,带了项目号的论文,特别是国家级项目的论文更好发表。而随着项目资助越来越多,有些期刊还规定只能带一个项目号,有些项目结题也会规定,不能一篇论文中出现多个项目号。

4

参考文献也有很多讲究

对于参考文献,很多初学者并不重视这一块,觉得随便列几篇就好。但是很多专业的审稿人就是要重点看这块的内容。通过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你的研究是否扎实,是否足够了解和尊重前人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都会鼓励作者多列参考文献,有些还规定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篇。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这个部分的写作。

参考文献其实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比如你用知网的可视化工具,可以看到论文之间互引,共引的情况。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占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综述的比率。所以为什么很多核心期刊不扩版,不增加期数?不是没有版面费,没有资金,是因为如果盲目扩张,论文数量上去了,但是引用率下来了,结果得不偿失。所以,期刊编辑也会非常注重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有时候为了提高引用率,还会鼓励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引用本刊发表的论文,所以现在还会有些检索会把自引率也当做一个参考指标进行排除。

所以,如果你要想要在学界立足,或者打开知名度,要多引用别人的文献,大家互相引用,互相帮助,才能让学术交流真正活跃起来。虽然你和一个作者素未谋面,但是你引用了他的文献,你们之间其实就产生了学术联系。以后可能在某个时候,某个场合,你们还会因此相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高质量的学术社交。我希望给大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课程的学习,构建学术命运共同体。

5

论文也需要时效性

这里我们讲了如何用写新闻的方式写论文,除了要会将故事,要创新之外。

最关键的就是要快,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就算是深度报道,一般也不能超过的1个月。

论文也是一样,也有时效性,一篇论文从构思到写作,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的时间。

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如果你想到了,但是没有很快的去做,等了一段时间,被别人写了发表了,你就没有机会了。

你要知道,当你想到了这个新的选题,发现了这个新的现象,肯定也有其他人关注到了。学术界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竞争。特别是对于自科领域,谁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这个知识版权就归谁。

自尔雅学术词典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