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核心期刊论文如何写作?

2024/8/12 10:11:46  阅读:76 发布者:

论文是为研究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问题而撰写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通常有三种形式:

1)普通论文,登载于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或论文集的普通学术论文;

2)学术会议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作为会议交流资料的论文;

3)学位论文,为获取一定的学位资格而撰写的论文。

对于普通论文来说,论文写作形成的成果其价值体现在于推广,而发表则是推广的重要途径。论文要写出质量,顺利发表,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抓住选题、修改,注意格式规范,讲究投稿技巧。

01

抓好学术论文的写作三个重要环节

选题、 修改和著录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的三个重要环节。选题是成功的基础,修改是成功的关键,著录的参考文献是论文质量的侧面反映。

1.1 选题的技巧

选题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选题从内容的要求来说,要注意先进性、独创性、 实用性。先进性就是选择有时代意义的题材, 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忌说背时话,论过时题。比如,写图书馆学方面的论文,要明白现在是提倡开放性的服务,强调个性化的服务。

如果选个题材,论述闭架服务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显然不合时宜,就没有多少价值,文章发表的难度就相对来说比较大,不能发表成果的转化就更加谈不上了。独创性要求在论文中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抒发自己的真知灼见。切忌人云亦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简单的组装人家的成果,这样的论文必然缺乏价值,徒费自己的精力、 印刷的纸张、读者的时间。创新是论文价值所在,创新才是促进事物发展的灵魂。实用性就是要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切岂大道理说了一大堆,所提出的观点脱离实际,或者人家看了以后无所适从。比如,关于工艺技术改进的论文,其改进的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必须能够达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关于问题和对策类的论文,必须注重对策的实用性,能够指导生产和实践活动。论文写作缘于实践,反过来又要指导实践。这样的论文才有价值。

选题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要适合自己的具体条件。就是要扬长避短。自己要熟悉这一选题,了解这个选题的学术动态,社会的需要,占有相当的资料,写出的东西具有自己的特性。一个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的人,如果去写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业务工作,就会事倍功半,而且难免漏洞百出, 贻笑大方。

1.2 修改润色的技巧

文章重在修改。三分文章,七分修改,足以证明修改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意义。论文修改的范围包括标题的修改、主题的修改、结构的修改、材料的修改、语言的修改等等。修改论文时要对观点、材料、结构等进一步核对和调整。对初稿要敢于狠下心删节,要善于不断的补充完善。一切围绕中心主体,讲究论述的方式方法,确保文章质量。写文章不能急于交差

文章的修改是一个包装的过程,包装以后的文章要有吸引眼球的魅力。首先标题最关键。大小标题要简洁明了,既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要具有个性。尤其是社科类论文,有时大标题不妨来点诗情画意。但是,大标题不能明确表达意思时,用副标题明确表达。其次,摘要是第二着眼点。要表现文章的主要思想。让人家看了摘要,就能够判断出文章的大概。人家看了摘要后,也基本能够确定有没有阅读全文的必要。第三,文章的开头也至关重要。读者有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看你的开头如何,开头,不但是对文章承上启下,对读者的兴趣也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文章的关键词的规范与否、分类好的准确与否、格式的规范与否也不可忽视。它们是读者对作者素质的重要评判因素。最终,读者阅读全文,根据全文做出总体判断。论文的价值评判在阅读全文以后,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不能吸引读者有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写的再好,读者也发现不了它的价值。

所以。必须好好下功夫修改包装文章。修改还要讲究策略,常用的有如下方法:

趁热打铁法:这是一鼓作气的修改办法。趁着写作热情高涨,对材料的熟悉,进行修改,以使文章完善。

冷却加热法:把文章先放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然后再修改。这种修改方法往往获益不少。趁热打铁法,思维容易被原先设定套路框住,难有重大突破,一些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冷却以后再修改,看问题会多一分客观,多一分冷静,容易改出好文章来。

征求意见法:文章终究要见阳光,被人家评判。论文也是要负责任的,对人家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文如其人。文章是一个人总体素质的表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思想见解、逻辑表达、文字的功底等等。所以,在文章面世以前,要不耻下问,征求不同意见,接受批评意见,也可以展开争论。借取别人的智慧,吸收他人有价值的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以上策略在一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综合运用、反复运用,则效果更佳。

1.3 参考文献的妙用

参考文献的著录最不应该忽视,而往往容易被忽视。参考文献的著录,是论文质量的一个辅助说明。不可掉以轻心。首先,参考文献的著录,也侧面反映了作者写作材料占有的途径。图书、期刊、报纸、网络文献等途径中,作者涉及了哪几部分。其次,参考文献的著录,反映了作者对专业领域内涉足的深度。有没有读过在该领域内有造诣的名家学者的论文论著,是否从中得到启迪。第三,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化程度,反映了作者的写作论文的规范程度。

著录参考文献是作者知识产权意识的体现,有知识产权意识的作者,一般都会著录参考文献。但是,在诸如过程中,需要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该著录的必须著录,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未经参考不该著录的,不要去牵强附会。

02

规范论文的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局颁布了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 B 7713-87),于198811日起实施。根据国家标准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文摘或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现在论文写作中往往要求还有关键词、标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分类号、表明文献标识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题名、作者、文摘、关键词等项的中英文对照。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文献表识码,文献标识码把文献分为AB C D E 五个类目。它们分别表示为:A -标识理论与学术论文(含综述报告);B-标识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总结(社科);C-标识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含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标识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标识文件、资料(含历史资料、统计资料、会议活动、专访等)。

针对五大类文献的不同特点,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略有区别,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之一的《图书馆论坛》为例,其对各类文献的要求具体如下:

题名:要求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出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出20 ,对于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要尽量避免在题名中出现。如果题名语义未尽,可以用副题名来补充反映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编写摘要是为了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以及供编制文摘等二次文献的采用。摘要的内容要求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字数要,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 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 个实词。

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是指从文献的标题、文摘以及正文中抽取的对表达文献主题起关键作用且具有检索意义的词语。绝大多数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都采用关键词来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关键词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达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检索工具中的关键词索引和数据库文档中的按关键词编制的文档就是根据学术论文提供的关键词编排的。

关键词与其它主题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未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处理,仍属于自然语言的范畴;而其它的主题词属于经过严格规范化处理的人工语言。在检索语言中:所谓规范化处理主要指词类、词形和词义的规范。

关键词选取的范围不限于文献的标题(篇名),也可以从文献的文摘和正文中选取。关键词选取的数量取决于文献论述的内容: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它位于摘要的左下方。

关键词的取用要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选取的词类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关键词主要选择名词、动名词和名词化的词组。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某些形容词不选作关键词;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可以选作关键词,但形容词只有在它们构成名词性词组时才能选作关键词;而动词只有在它们名词化或是确对文献主题表达起关键作用且具有检索意义时才选作关键词。

选取关键词时特别要注意,固定搭配且具有特定含义的词组和科技术语,不宜拆分开来作为关键词。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条文的编排格式也有国家标准(G B 1.1-81附录B ),具体示例如下:

(引言)

1      (章的标题)

1.1   (条的标题)

1.2   (条的标题)

1.2.1(款的标题)

1.2.2(款的标题)

1.2.2.1

1.2.2.2

2       (章的标题)

2.1    (条的标题)

2.1.1 (款的标题)

2.1.2 (款的标题)

2.2    (条的标题)

2.2.1 (款的标题)

2.2.2 (款的标题)

2.3    (条的标题)

3       (章的标题)

3.1    (条的标题)

3.2    (条的标题)

3.2.1 (款的标题)

3.2.2 (款的标题)

参考文献:著录依据为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 B 7714-87),该标准于1988 1 1日起实施。限于篇幅,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这里不展开论述。

自学术进修课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