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往往少不了文献综述。一些作者已经注意到,有些论文不仅前言部分有文献综述,到了正文部分还有专门的文献综述。这两部分的文献综述到底有何区别?这是很多人存在的困惑。从篇幅上看,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比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短。这当然是二者的一大区别,但还不是本质区别。在C刊论文中,前言文献综述与正文文献综述存在四个本质区别。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写作目的:“提出问题”与“求解问题”
这一条围绕综述的写作目的,来区分前言文献综述和正文文献综述。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侧重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即围绕既定主题梳理已有文献,并针对上述文献存在的不足做文献批评,最后基于文献批评,推导出自己要研究什么问题。相比之下,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虽然也要梳理文献,呈现以往学者的研究现状,但它梳理文献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明确“论文到底研究什么问题”,有时也是为了“求解问题”。即正文部分文献综述本身,就已经在尝试回答论文的研究问题了。
这方面的范文示例,有《城市房价泡沫及其传染的“波纹”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2期)一文。该文前言部分,作者一共写了五段话。除了第一段写的是研究背景、第五段写的是研究思路,剩下的中间三段均为文献综述,且其篇幅占了前言的1/2以上。其中,第三段综述的是“房价泡沫测度的已有方法,以及各方法存在的不足”,第四段综述的是“房价泡沫在国际市场间的传染,以及在一国内部的传染”。第五段“上述关于……的研究为本文奠定坚实基础,但仍有待深入探讨”,这是从整体上做文献批评。比如,“房租数据较为缺乏,模型直接应用受限”“模型参数的常数假定可能违背实际”,这是针对前文的“测度”研究做文献批评;“多数学者从两两市场互动的角度研究房价泡沫传染,较少从全局网络视角展开探索”“部分学者从理论层面剖析,认为人口流动、空间距离等是泡沫传染效应的可能因素。然而较少进行理论的实证检验”,这是针对“传染效应”研究做文献批评。最终得出该文要进一步准确测度城市房价泡沫,并深入探讨城市间房价泡沫传染背后的发生机制。这就是论文的研究问题。可见,前言文献综述的一个写作重点,就是通过文献梳理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
再看该文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这部分,作者将大标题写作“房价泡沫传染的理论机制”。前面我们曾提到,该文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讨“传染机制”。而在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作者一上来就梳理“波纹效应理论”。这是一个探讨房价泡沫传染机制的理论。除了梳理“波纹效应理论”基本观点,作者也梳理了其他学者对于“传染机制”的不同看法,从而得到“传染机制”的更多变量,最终“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尝试从经济协作性与人口流动的角度建立理论模型,解释房价泡沫的跨区域传染”。显然,作者梳理“传染机制”的既有观点,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型,而不是为了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型,又是为了进一步回答房价泡沫跨区域传染的真实机制。之后,作者又具体展示了理论模型的推导过程,并展示了4个数学公式。每一个公式里的指标如何来的,指标与指标之间如何形成了公式所展示的这种函数关系,作者都依据已有的“传染机制”做了介绍。这实际也是一种文献综述。最后作者在函数公式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对研究问题做了初步回答。
二、“暴露”程度:“概述关键文献”与“尽显关键文献”
这一条围绕关键文献的“暴露”程度,来区分前言文献综述和正文文献综述。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概述关键文献,点到为止,而把重心放在这些关键文献所体现出的研究不足上,从而明确自己论文的研究问题。这就与上一条说的“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侧重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形成呼应。相比之下,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则倾向于充分展示、尽可能多地呈现关键文献,且这些关键文献所占用的篇幅远高于文献批评本身。
这方面的范文示例,有《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4期)一文。该文前言部分,第一段借助“在并购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时,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完全并购”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具有多重劣势的中国企业,究竟是“凭什么”能够完全并购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真正的文献综述是从第二段开始。在这一段,作者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前阶段”的相关文献,概括为两类——“去哪里买”(区位选择)、“为什么买”(并购动机),并认为“买多少”(并购的股权选择,即完全并购vs.部分并购)鲜有研究。但“鲜有研究”只代表研究得少,不代表“没人研究”。所以,还需要把文献很少的这些相关研究也梳理出来。而这些文献,就是关键文献。前言第三段,作者集中交代了这些关键文献,“在有限的文献中,现有研究已经探索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因素,……;行业层面的因素,……;以及企业层面的因素,……”。但这些交代,作者仅仅写了不到五行字,更多篇幅则用于介绍“已有研究存在如下两个局限性”。可见,该文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对关键文献只是“概述”,“暴露”程度较为有限。
再看该文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在其过渡段中,作者一上来就说“跨国并购股权选择决策会受到来自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这说明,接下来他可能想直接围绕“关键文献”做文献综述。事实上,作者的确是这样做的。为了充分展示关键文献,在分条综述之前,作者先交代了一个理论框架。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曾提到,关键文献集中在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的因素。而正文文献综述的过渡段,作者提到,Chari and Chang(2009)针对跨国并购股权选择,提出一个包含六种解释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同时包含了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的因素,且已有相关研究多是在该框架下展开的。因此,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就围绕上述六个方面,系统呈现“跨国并购权选择决策”的关键文献。之后,作者将每一方面都单独作为一条进行梳理,每一条都保持在10行左右的篇幅。相比前言对关键文献的呈现,正文部分对关键文献的呈现要更直接、充分。
三、写作效果:强化研究意义、强化研究思路
这一条围绕写作效果,来区分前言文献综述和正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效果”,可分为强化了“研究意义”、强化了“研究思路”等两种情形。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侧重强化“研究意义”,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侧重强化“研究思路”。具体来说,“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分别对应“为何”和“如何”。其中,“为何”是指“论文为什么研究某个问题”。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要想强化研究意义,就要解释研究某个问题很重要、很有意义。而为了解释某个问题很重要,它就要强调“为何”,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很有必要研究。“如何”指的是“如何展开论文的写作”。对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来说,为了得出研究思路,它往往需要在综述中强调学界的已有共识以及共性不足,最后得出自己将如何从这些不足出发,去展开自己的写作。
这方面的范文示例,有《中期支出框架与走出“顺周期陷阱”》(《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11期)一文。该文前言篇幅并不短,占了三个版面。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该部分的文献综述虽然很长,但多数内容都在表达如下意思:一是逆周期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借助一系列统计数据,来强调长期执行逆周期财政政策的世界其他国家推行中期支出框架后,走出了“顺周期陷阱”;三是中国逐步建立逆周期调控机制,但长期以来的顺周期财政政策制约了财政盈余积累能力(潜台词就是,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财政政策)。可见,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是在强调研究意义,即大量篇幅用于解释为什么研究中期支出框架与财政周期,以及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而到了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作者写了三条,分别是“财政政策周期的相关研究”“中期支出框架相关研究”“中期支出框架对财政政策周期影响相关研究”。这里以“财政政策周期的相关研究”为例,进行说明。作者在该条第一段提到凯恩斯理论,之后又提到“在此基础上,Lerner(1943)提出了功能财政论”,以及“Parker(2011)也认为……”。这实际上是在梳理学界研究的共识或共性。后面几段,作者又分别提到“根据已有的跨国实证研究结果,……,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普遍具有顺周期性特征”“大多数学者主要从……,来解释……的原因”“国内大部分研究认为,……”“以上研究讨论了……,并对……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表述,同样是在梳理学界研究的共识或共性。从写作效果上看,作者梳理上述共识或共性,也就掌握了学界的不足,强化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比如,“但对于区域财政周期的变化,观点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样本时间段、数据选择的不同导致的”。这也就意味着,作者的研究思路就是,自己写作时将慎重选择样本时间段及相关数据,并将其统一。
四、写作逻辑:“基于综述推导前言问题”与“基于前言问题展开综述”
这一条围绕写作逻辑,也就是从“问题”和“综述”的关系出发,来区分前言文献综述和正文文献综述。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基于综述的结果来推导研究问题,即“综述”在前、“问题”在后。相比之下,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则往往基于前言推导出的研究问题来展开综述,即“问题”在前、“综述”在后。
这方面的范文示例,有《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2期)一文。该文前言部分,第一段写的是研究背景,第二段综述的是“结构功利假说”,提出宏观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即技术效应、部门(产业)间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第三段综述的是“中国高技术产业作为工业新经济的代表,已成为拉动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到了第四段,作者提出研究问题——随着R&D投入不断加大,支撑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内在动力有何变化(问题A);进入新常态阶段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要素配置是否存在“结构红利”(问题B);R&D作为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R&D资本配置结构效应表现如何(问题C)。这些问题,都是在前文综述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第二段提到的“结构功利假说”只是一个假说,所以有必要去验证该假说是否也适用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要素配置(问题B)。另一方面,第三段围绕“中国高技术产业拉动制造业增长”展开综述时,呈现了较多中国R&D投入不断加大的统计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TFP增长动力的变化(问题A)、R&D资本配置结构效应的现实表现(问题C)。据此可以认为,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是“综述”在前、“问题”在后。
前言文献综述 | 正文文献综述 |
A.随着 R&D 投入不断加大,支撑中国高技术产业 TFP 增长的内在动力有何变化 | 1.R&D 与生产率关系研究 |
B.进入新常态阶段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要素配置是否存在“结构红利” | 3.结构变动与宏观生产率增长率关系研究 |
C.R&D 作为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R&D 资本配置结构效应表现如何 | 2.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 |
再看该文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这部分作者写了三条,分别是“R&D与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结构变动与宏观生产率增长率关系研究”。上述三条,与前言部分推导出的那三个问题,存在对应关系(如上图所示)。也即,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基于前言问题而展开,“问题”在前、“综述”在后。具体来说,前言问题A研究的是R&D投入增长对TFP增长的影响,也就是研究二者关系,而TFP的意思是“全要素生产率”。正文文献综述1,呈现的正是二者的关系,因此它对应前言问题A,基于问题A而展开综述。前言问题B提到“结构红利”,作者在前言文献综述交代“结构红利假说”时,提到宏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因素,提到技术效应、部门(产业)间要素配置结构效应。而正文文献综述3,综述的内容恰好涉及“结构变动”与“宏观生产率增长率”,因此它是基于前言问题B而展开的。前言研究问题C涉及“结构效应表现如何”,这就需要测度。而正文文献综述2综述的正是“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因此它对应着前言问题C,即先有前言问题C,后有正文综述2。
五、小结
从写作目的上看,前言文献综述在于“提出问题”,正文文献综述在于“求解问题”;从关键文献的“暴露”程度看,前文文献综述仅仅概述关键文献,而正文文献综述则全面呈现关键文献;从写作效果上看,前言文献综述强化了“研究意义”,正文文献综述强化了“研究思路”;从写作逻辑(“问题”与“综述”的关系)上看,前言文献综述是“综述”在前、“问题”在后,正文文献综述是“问题”在前、“综述”在后。这就是前言文献综述与正文文献综述的四个区别。在实际写作时,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更不能因为正文有文献综述,而觉得前言的文献综述可有可用。
转自支点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