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论文的创新问题

2024/8/5 18:03:47  阅读:108 发布者:

学术论文的创新问题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本质所在,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所在,没有创新就不叫学术论文。那么,创新什么?如何创新?这里,笔者结合业内研究成果,通过运用大量实例,将学术论文的创新简单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 新概念

1)体验经济。继产品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们提出了体验经济这一概念。与产品经济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客观享受不同,体验经济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主观感受。用体验经济的思想经营传统农业(如把果园卖果改为采摘)、工业(如钢铁企业增加工业旅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服务业(如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搬进茶吧、饭馆中),其将产生新的利润空间。

2)深度经济。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后,人们提出了深度经济这一概念。其假定是:留住一个老客户的成本比开创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得多。目标是培养价值客户的高忠诚度。客户1次购买为满意度,3—5次购买为美誉度,5次以上购买为忠诚度。因此,需要经营客户。即:终身锁定最大价值客户,把最具增长潜力客户转化为最大价值客户,取消负值客户。

3)一体经济。顾客付出一个成本可以得到两个以上的好处。例如,火车夕发朝至,乘客只需支付一个费用,即可获得三个好处:一是把乘客从A点运到B点;二是免除了乘客夜间的住宿费;三是边睡觉边赶路,节省乘客时间。某一消费产品,过去物有所值顾客就会购买,现在物超所值顾客才会购买。

4)四个缺口。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用外资,过去用双缺口理论解释,即储蓄缺口外汇缺口;现在提出新的概念解释,即四缺口理论,包括:技术缺口、管理缺口、机制缺口和理念缺口。这里,引进外资只是载体,其背后是引进技术、管理、机制和理念。

2. 旧概念的新界定

1)重新定义财富。在经济的不发达阶段,金钱、外汇、住房、汽车等,它们是财富的代表物;而在经济转向中等发达阶段以后,一方面,安全、健康、快乐、友情;另一方面,阳光空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花香鸟语,它们则成了财富的代表物。因此,亟须树立广义的财富观的理念。

2)重新定义人力资本。过去,以接受教育年限来界定人力资本的水平和程度。于是,产生一些矛盾现象:一些地区,教育相对发达,但是经济发展落后;而另一些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但是经济发展很快。再如,一个小学教育毕业的种粮农民,其人力资本程度大大高于一个在流水线上拧螺丝钉的初中教育毕业的工人。可见,人力资本不能仅用教育年限一个指标加以界定,而是三商,包括智商、情商和财商,而每一都由一整套的衡量指标组成。

3. 旧理论的新发展

1)企业价值来源理论。先是劳动价值理论,后发展为资本价值理论。即:不仅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同样创造价值;而且一切都是资本(例如关系资本、社会资本),一切都能创造价值。再后来发展为客户价值理论,即价值来源由企业内部产生转向外部市场认可。客户认可就有价值,客户不认可就没有价值;客户购买得多价值就高,客户购买得少价值就低。它们之间不是后者否定前者,而是三者同时并存;但在价值来源中,三者的地位、分量在新经济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

2)企业的无边界理论。起初认识,企业是有边界的;后来认为,企业边界是动态的、不是固定的,或既可以扩大又可以缩小;后发展为,企业既有边界又无边界;现在则进一步认为,企业是无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可以趋于无穷。这是因为,现代企业边界是由无形资产决定的,由于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作用增强,边际收益总是大于边际成本。这样,企业进入了一个无边界的时代。

4. 旧理论的新超越

1)关于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一开始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发展为,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制度高于技术。再后来则发展为,理念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制度是理念的物化状态,理念高于制度。

2)关于两权分离理论。例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是,让经营者拥有部分所有权,则是在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个大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部分合一;再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合一,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实行的动态股权制,则是在坚持所有权和收益权合一这个大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收益权的部分分离。

3)关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理论。过去,企业就是企业,市场就是市场,二者分离,是替代性关系;现在,市场进入企业,企业进入市场,二者融合,是一体化关系。因此,其政策涵义是:把企业做成市场,把市场做成企业。

4)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理论。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外部,即外部论;而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内部,即内部论。实践证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在内部更在外部,是内外部统一论,其范式为:产业景气——战略群组——核心能力。其中,产业景气、战略群组为外生变量,核心能力为内生变量。其政策涵义为:一是选择一个社会主流产业,获得景气产业的自然恩惠;二是在主流产业里成为主流单位,获得行业第一的社会恩惠;三是从事与自身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专长业务,获得核心能力的专长恩惠。

5. 新方法

我们知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决定事物的本质和命运。企业的核心能力,既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这样,现存的会计制度及其报表反映不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即核心能力隐藏在现行会计报表以外。为使核心能力能够显化、计量,国外学者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即从一个指标发展为四个指标,包括一个财务指标和三个非财务指标:客户指标、流程指标、学习指标。其中,财务指标为显性指标,非财务指标为隐性指标;财务指标为滞后指标,非财务指标为领先指标;财务指标为绩效指标,非财务指标为能力指标。通过这一方法,为企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找到了经营之路。

6. 新假定

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假定基础上的,假定发生变化,理论就会跟着改变。因此,从改变假定入手提出新的理论,是目前学术论文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宏观上看,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全球经济的出现,整个社会发生了从躯体经济向脑袋经济、物质经济向精神经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的重大转向;从微观上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和产品之间的竞争、服务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盈利体系和盈利体系之间的竞争、价值网络和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适应以上假定变化,任何传统理论都存在发生颠覆性革命的可能性。

7. 新架构

没有架构不叫论文。关于架构,例如,强者生存——智者生存——适者生存,这是人的生存发展架构;专业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这是人的能力发展架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虚拟经营,这是企业的经营发展架构。再如,核心能力架构,有学者用四维度来界定,包括:技术维度、管理维度、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零度管理架构,有学者用八个零来界定,包括:零物质、零时间、零差距、零滞后、零管理、零障碍、零排斥、零技术;社会责任架构,有学者用三层级来界定,包括:基本社会责任,即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中级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负责,对政府负责,对社区负责,对环境负责;高级社会责任,积极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这样一来,把核心能力、零度管理、社会责任的黑箱给打开了。

8. 新观点

1)新安全观。加入WTO前,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入世会将中国导入不安全的状态。针对此况,我们提出了新安全观,即大开放大安全,小开放小安全,不开放没安全。这一观点的提出,为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新公有观。即私营企业姓公,从过去的起始环节转向终端环节来判别企业的性质。认为私营企业,其终端环节,即产品、就业、税收、利润等具有完全社会化的性质。与公有企业具有内公外私的属性相对应,私营企业则具有内私外公的性质。

3)新三次产业划分法。有学者根据商品形成过程和企业价值流程,将传统的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并横向切断,另划分为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而且新的三次产业可以分别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空间发展。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

4)新三大地带划分法。过去,按纵向同质性切割,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现在,有学者提出按横向异质性切割,分别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中心,以原广大中西部地区为各自相应的经济腹地,构建经济中心带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的经济区域。这是基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三大地带划分方法。

9. 新理论

1)脑体分离理论。现代企业,从价值链上可划分为四个区段:一是研究开发,二是生产制造,三是展览营销,四是营运管理。这里,生产制造是躯体产业,研究开发、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是脑袋产业。目前,一些领航企业已经实行脑体分离经营,即只做脑袋不做躯体。不仅如此,一是躯体产业再分离。作为制造环节的躯体产业,包括核心部件制造、一般部件制造和组装。目前,一类企业专门从事核心部件制造,另一类企业则专门从事一般部件制造和组装。二是脑袋产业再分离。一类是做研究开发或展览营销的小脑袋企业,另一类是做营运管理的大脑袋企业,即只做大脑袋,不做小脑袋。研究表明,从全球看,脑袋产业向发达国家转移,躯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国内看,脑袋产业向特大城市转移,躯体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

2)利润转移理论。研究表明,利润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变动大致遵循如下规律:一是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二是从产品的销售环节转向消费环节;三是从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制造)分别转向上游环节(研发、融资)和下游环节(服务、营运);四是从产品的内在环节转向外围环节;五是从产品的实体环节转向虚拟环节。鉴此,企业必须:一是从价值创造理论转向价值实现理论,二是从生产创造价值理论转向消费创造价值理论;三是从同质化创造价值理论转向异质化创造价值理论;四是从产品价值理论转向环境价值理论;五是从静态价值理论转向动态价值理论。

3)新木桶理论。过去,封闭式做企业,即一个企业把某一产品从头做到尾。此即木桶理论。现在,开放式做企业,即每个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那块木板,你做一段我做一段,然后全球集成。此即新木桶理论木桶理论,强调填平补齐,重在经营劣势,把薄弱环节搞上去,打缺点、打多点;而新木桶理论,强调扬长避短,重在经营优势,把劣势环节包出去,打优点、打一点。新木桶理论是一种基于核心专长的企业发展新理论。

4)模块化理论。福特时代,少品种、大批量、更新慢、周期长、标准化。适应这一状况,流水线应运而生;后福特时代,多品种、小批量、更新快、周期短、定制化。适应这一变化,模块化应运而生。这里,用流水线生产模块,用模块集成产品。模块化包括设计、制造、管理、销售、服务、消费的模块化,等等。正像股份制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模块化则解决了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消费之间的矛盾。

10. 新思维

学术创新,从大的方面讲,一是方法创新,二是思维创新。笔者认为,方法创新是,思维创新是。这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则是走向学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作为学者,一要学知识,即物品,但物品没有可通用性;二要学方法,即金子,但金子有用完的时候;三要学思维,即点金术,有了它则可把任何东西变成金子。可见,物品”“金子”“点金术,一个比一个重要。研究表明,富人的思维、未来时思维、不等式思维、出世的思维、层级式思维、三分法思维,是极其重要的六大创新思维。总之,通过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尽早完成开心——开窍——开悟——开路这一创新思维流程。

自国联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