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题目的确定
论文题目设计需要遵守三项规则:一题目必须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不能是句子;二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三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论文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论文的主题,就是论文的帽子。因此,确定什么样的题目是确定写作什么内容论文的关键。
1、选具体的问题、不宜选过于宽泛的
在撰写专科层次的论文时,字数一般介于4000至6000字之间。因此,选择一个较小的题目范围是明智的,这样便于深入探讨某一特定问题。例如,有学生选择了《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及其处理》作为论文题目,这正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一个具体议题。如果题目过于宽泛,在字数限制下,论文可能无法深入探讨问题;相反,选择一个较小的题目,可以更集中地展开论证,阐明观点。
例如,有同学最初选择了《论青少年犯罪》作为论文题目,试图涵盖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特点、危害、预防措施和意义等多个方面。然而,这样的题目导致文章内容过于分散,缺乏重点,每个方面都只是浅尝辄止,未能深入分析。后来,该同学将题目修改为《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其预防》,并对正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修改后的论文,论证更加集中,针对性更强。
因此,当面对一个过于广泛的题目时,应该考虑缩小研究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以便于在有限的字数内进行深入探讨。
2、选有充足资料的问题,不宜选没有或很少有论据的
专科阶段的论文写作,实际上考察的是学生是否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重点并不是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写作毕业论文,其中考察点之一是看学生对论文所涉及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就是看学生利用现有研究资料的能力。所以,选题还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料是否足够。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因此,选题是否适当,不能只看学术性、实践性,一定要考虑资料是否充分。没有充分的资料,再好的选题,也应舍弃,不可勉强。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够利用的资料有单位订阅的杂志、特别是专业杂志,还有单位的实际工作数据,以及单位网络资源。
3、选感兴趣的问题,不选陌生的或未知的
在学术研究中,确实需要借鉴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智慧。这不仅是一种战略思维,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和定位的过程。以下是几点关于如何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学术研究的建议:
自我认知:首先,研究者需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包括自己的知识背景、研究兴趣、能力优势以及潜在的弱点。
选题匹配:选择与自己知识和兴趣相匹配的研究题目,这样在研究过程中更容易保持动力和热情,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避免盲目:如果某个研究题目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知识储备,应当谨慎考虑,避免盲目追求难度而忽视了实际的研究能力。
经验利用:利用自己的实习经历或相关工作经验,这些实际经历可以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深刻的见解。
兴趣驱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研究主题的热爱可以激发创造力,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真实性维护:保持研究的真实性和诚信,避免为了追求论文的发表而东拼西凑,这样不仅损害了学术诚信,也会影响研究者的职业声誉。
答辩准备: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题目,可以在答辩时更加自信和从容,因为对研究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回答评审老师的提问。
持续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对于自己的短处,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改善和弥补。
合理规划: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研究进度和质量,避免因时间紧迫而导致研究质量下降。
4、选现实的或热点的问题,不宜选过时的或没有现实意义的
一个课题虽然有学术性和理论性,但如果在现代已经没有地位,现代社会中不发生这样的问题,这叫不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如有学生选的论文题目是《论经济合同》,写作的内容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料是来自于原《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这样的文章对于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已经过时的。现实性的论文题目,是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帮助意义的,如《试析社区警务的特点及加强社区警务的对策》。热点问题,是当下理论界或实务界关注的问题,如目前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某一问题,就可以作为论文来写。
二、论文的撰写步骤
一篇文章,在下笔之前,首先要有构思。对篇幅和容量、主题、结构、论证方法、表述形式,都要有成熟的想法;同时,还要对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以及文中重要的段落和主要的部分怎样说明,进行反复思考,打好腹稿。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一)根据论题,拟定论文提纲
拟定论文提纲可以是简单提纲,也可以是详细提纲。简单提纲只是概括地提示论文的要点;详细提纲则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详细的列出来,这样写作时就能更顺利完成。提纲可以采用标题式、提要式和图表式三种,一般标题式较为常用,用简洁的标题形式把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出来,同时这些标题可直接作为论文中各部分的小标题。
(二)撰写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
专科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开头、本论和结论。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也可以简要交代确定选题的过程和有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全文的旨要。
本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它要求作者以充分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确保文章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且内容要扎实、丰富。在这一章节中,作者需要对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对于毕业生而言,本论部分的写作尤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评价。以下是撰写本论部分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论点的明确性与创新性:论点应该明确、新颖、深刻且具有严肃性。无论论点是否需要进一步论证,都必须确保其是可以被论证的。
论据的支撑性:论点需要有充分的材料支撑,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其成立。
论文结构的选择: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将决定本论部分的组织方式。
论证逻辑的严密性:论证过程必须合乎逻辑,确保论证的严密性,这样别人才难以驳倒你的论点。
在撰写本论部分时,作者应遵循以下步骤:
明确论点:首先,明确自己的论点,这是整个论文的中心思想。
收集论据:收集与论点相关的资料和证据,确保论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组织结构:根据论点和论据,设计论文的结构,确保逻辑上的连贯性。
逻辑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合理的逻辑推理,确保每一步论证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
批判性思维:在分析和论证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
创新性展示:在论文中展示自己的新思想、新发现,体现研究的创新性。
结论是论文全文的总结,总体的结论,是全篇论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综合性概括,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内容主要讲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有何创新,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还存在那些不足及质疑。还可以对自己和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展望,以及对有关人士致谢等内容。要求结论要完整、明确,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与本论相矛盾,应与绪论呼应;对成果的评价要恰如其分,不能自鸣得意或借故贬低他人;语言应简洁、干净利落。
(三)论文修改、定稿
正文初稿写好以后,应该多修改几遍。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4、论文的语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5、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6、采用的数据、年代、人物名及地名是否准确;引用的注释、文献参考资料的列举是否真实恰当;封面署名、装订是否工整等等。经反复多次修改的论文,应再次送达指导老师审阅认可后,以指导老师签署同意定稿字样为止,该篇论文才算是完成了
(四)论文的体例及其打印
一篇经过精心打磨的毕业论文,是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论文标题:标题是论文的灵魂,应简洁明了地反映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位于正文第一页的顶部中央,字体要大于正文,以突出其重要性。
作者姓名:紧随标题之下,居中排列。字体大小略小于标题,以示区分。
内容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通常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简洁精炼,中文摘要约200-300字,若要求提供英文摘要,也应遵循同样的标准。
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和研究内容的词汇,通常3-8个,以醒目的字体排列在摘要下方,有助于读者快速把握论文的核心。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本论和结论。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本论部分详细阐述研究内容、方法和分析;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论文末尾列出参考文献,这不仅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表明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之上。参考文献的列出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和标准,以体现学术严谨性。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格式规范:遵循学校或学术机构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
内容原创:确保论文内容的原创性,避免抄袭和剽窃。
逻辑清晰:论文结构应合理有序,各部分之间逻辑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跟随。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达。
审慎引用:在论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时,应准确标注出处,尊重知识产权。
作为一篇毕业论文,封面的内容和格式是由所属院校决定的。但是,法学论文的封面由于其学术性,决定了其封面的严肃性。一般封面不得使用插图或其他彩页设计。纯白的封面和黑色的字体是法学毕业论文较为正规的呈现。封面按规定格式写上论文题目、学校、专业全称、指导老师、作者姓名、论文完成时间等。正式提交的论文封面应当是整洁的。
三、论文的论证方法
(一)首先要确定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还是驳论
法学文章的撰写,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坚实的论证框架。文章的开篇,应当明确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这便是文章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作者需全面而深入地探讨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通过这样的论述,使得观点不仅站得住脚,而且能够抵御外界的质疑,从而确立其在学术讨论中的稳固地位。
然而,法学研究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立论。在某些情况下,驳论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集中火力,对某一错误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揭示其内在的逻辑漏洞和理论缺陷,可以有效地清除学术界的迷雾,防止错误观点的蔓延。尽管使用驳论的文章并不多见,但它们在学术辩论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立论与驳论并非水火不容。在许多法学文章中,这两种论证方法往往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一方面,通过立论确立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通过驳论消除对立观点的干扰。当这两种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得到恰当的运用和平衡时,文章的说服力和学术价值便能得到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法学文章的写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要求作者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通过精心构建论证,法学文章能够为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法律实践的深化做出重要贡献。
(二)常见的具体论证方法
比较法、演绎法、归纳法、推介法、综述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在文章中使用。有的时候做一篇文章,就使用一种论述方法。但实际上,在一篇文章中,尤其是分量较重的文章中,往往不会只用一种论证方法,而是根据文章说明的具体情况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三)论证的要求:
1、论文主题要鲜明
就是论文的内容要体现“标题”的内涵。即标题所说的“防卫过当若干问题探讨”,到底是哪几个问题,要在防卫过当的概念特征介绍完之后重点分析论证。一般来说这几个问题是你要写的重点。
2、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
一篇论文的价值在于它能分析或解决一些认识误区等现实疑难问题。作为专科生的论文内容不要求很深奥,但是一定要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问题讲清楚。这就需要了解你所写的内容,在理论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在人们的认识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通过论文来说明的。也就是你要写的若干问题。
3、逻辑结构关系要清晰
论文的逻辑结构是通过大小标题的顺序和内容来反映的。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或者转折关系等等。
四、资料的收集及使用
(一)论文资料的来源
根据论文题目,充分、大量的搜集查找资料。可以通过图书馆各类藏书和情报机构电脑文件检索,国际互联网络的远程登陆、查询、浏览或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来获取论文素材。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可通过开会、访谈、观察、统计、论证、实验学习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二)收集资料要注意的问题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收集资料既要有历史材料,也要有现实的材料;既要有正面材料,也要有反面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材料,也要有点上的材料;只有全面地拥有材料,才有可能产生正确而富有创见的观点,展开深刻而周密的论述。
(三)必要的注释
毕业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是严肃的科研论证,必须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而不是自己胡想乱想,胡说八道。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同学做论文很普遍,就是无论对多久之前,何人论证的问题,都不说明,都是自己首创的观点。事实上,作学术论文,不仅要说明不是自己的观点的观点是谁的观点,而且要查明首创这个观点的人是谁。这些都需要用好注释。
除上述方面,论文在写作之前及写作过程中,多征求指导老师意见,可以及时调整或修改论文,少走弯路。上交论文的时间应该在答辩前一个月,这样可以预留一些时间再做修改完善。
完成论文八步走
对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论文写作要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有学术总结和创新,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论文写作的8大步骤,欢迎阅读查看。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撰写学术论文,选题是关键的第一步。从广义上讲,任何专业领域内的主题都有其值得探究的价值,关键在于你能否带来新意——无论是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新研究方法还是新材料。然而,这些创新元素往往成为选题的门槛,因为对于许多首次撰写长篇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说,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难以驾驭这些创新要素。此外,论文的字数限制(通常在二三万字之间)也对选题范围产生了制约,若选题过于宏大,则难以在有限的篇幅内深入探讨。
因此,选题的恰当与否,对于论文的成功至关重要。有人甚至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几乎已经预示着论文的成功。在选题时,可以参考以下策略:
探索研究空白:寻找本专业内尚未被充分研究的领域,这些空白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研究潜力。
争议性话题:选择那些存在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当你对某一观点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时。
对比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理论、方法或案例,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跨学科视角: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带来新颖的边际效应。
老话题新角度:即使是已经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也可以通过新的角度或方法来重新审视,以期发现新的洞见。
新兴问题:关注那些刚刚出现的新问题,这些话题往往具有时效性,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第二步,文献检索
其实就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
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在确定选题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的第三步是提出理论假设或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明确选题:首先,要确定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这个选题应该具有研究价值,能够引起学术界或实践领域的兴趣。
提出理论假设:在论文中,你需要提出一个或几个理论假设。这些假设是基于现有知识、文献回顾和个人见解形成的初步观点,它们需要通过后续的研究来验证。
收集证据和材料: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和材料。这包括文献、数据、案例研究等,它们将作为支持你观点的基础。
设计论证框架:构建一个严密的论证框架,这将帮助你组织论据,确保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对于实用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来探究原因、环境条件等因素与问题的相关性及其程度。这可能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或混合方法研究。
验证假设:通过收集到的证据和材料,以及科学的调查分析,来验证你的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如果假设得到验证,它们将成为论文的主体部分。
明确研究问题:对于实用方面的问题,需要明确你要具体论证的问题是什么。这可能涉及到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解决方案等。
深入分析: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对问题的具体影响。
撰写论文: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开始撰写论文。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论证充分,论点明确。
反复修订: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修订和完善。每次修订都是对论文内容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有些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研究方法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探究方式多样而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进一步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所要探究的社会事实或现象的性质。
思辨研究侧重于理论的构建和逻辑推理,它强调对概念、原则和理论的深入分析。而实证研究则侧重于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来验证假设,获取可量化的数据,从而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各种研究方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越来越倾向于相互融合和内在联系。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论文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选择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来丰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当研究的焦点是“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收者时,定量分析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因为它能够提供关于信息接收者行为和反应的精确数据。然而,仅仅依靠定量数据是不够的,研究者还需要引入思辨研究的元素,如历史背景、文化差异、政治经济因素等,以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
这种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策略,不仅能够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学术价值,而且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提出更有见地的理论和见解。因此,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当灵活运用,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巧妙地结合各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第五步,设计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要求作者在动笔前就有一个清晰的结构规划。以下是论文结构规划的关键步骤和建议:
制定大纲:在开始写作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论文大纲。这个大纲应该包括绪论、引言、主体章节和结论。
逻辑布局:确保论文的结构布局是合乎逻辑的,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论点和论据。
章节设置:在写作前,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和顺序有一个大体的规划,这有助于保持论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章节间的逻辑联系:确保各个章节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避免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
灵活调整:虽然需要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但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和新发现,可能需要对大纲进行调整。
形成文字:将论文的大纲形成文字,这样可以在写作时有一个清晰的指导。
细化到节:如果可能,将大纲细化到每个节,这样在写作时可以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
避免固定化:虽然需要有一个详细的大纲,但也要允许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写作指导:大纲应该作为写作时的指导,帮助作者保持焦点,同时也便于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
反复修订:论文写作是一个反复修订的过程,大纲也应该随着写作的进展而不断完善。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六步,分析、归类,将分别充实到论文各部分中,再进行解释、论证
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材料和访问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此要做出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范围
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这种情形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期犹豫不决,必须较快地做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起炉灶。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舍不得“割爱”,花费了许多功夫准备论文,一旦许多材料用不上,难以割舍。这种情况当然会涉及到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的问题。不过,将较大的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总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第八步,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内容本身,一些技术性细节同样重要,它们能够体现作者的学术严谨性和认真态度。以下是对文中引证、注释、参考文献编排以及摘要、关键词等部分的规范化要求:
引证标示:在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或研究成果时,必须明确标注引用来源。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学术诚信的体现。
注释及编号:对于文中的注释,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号,并确保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编排: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应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编排,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或书籍标题、期刊或出版社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等信息。
内容提要:摘要部分应简洁明了地概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同时,摘要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使不阅读全文,读者也能从中获取论文的核心信息。
英文提要:如果论文需要提供英文摘要,应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遵循英文学术写作的规范。
关键词:关键词应精心挑选,反映论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概念,便于读者和研究人员检索。
材料来源的明确性:在引用他人观点或成果时,必须提供详尽的引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书名、作者、出版机构、出版日期等,以确保引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避免抄袭:严禁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未经允许地当作自己的工作,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检查和调整:在论文完成后,应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所有技术性细节都符合学术规范。
转自爽歪歪论文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