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综述,是以某一课题为中心,收集大量近年发表过的相关原始文献,通过回顾、分析和综合,揭示该课题在这段时间内研究的进展及发展趋势的一类概述性文章。那么,医学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写呢?
1、题名。
综述的题名应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既能概括综述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使读者看过文题后即可知道综述的主旨。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不太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综述的文题应特别注意要恰如其分,体现出综述的独到、新颖之处。不要大题小作或文不对题。
2、摘要
综述的摘要应是所综述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一般为200字左右,用第三人称及过去式写,不要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应简明扼要,它摘录的内容应包含综述的主要信息,使读者能通过阅读摘要确定有无必要查阅全文。
3、综述的主体。
综述的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正文、结语3个部分。
(1)引言引言的作用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课题的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言写作应简明扼要,一般为300字左右。通过阅读引言应使读者知道综述的主要内容,并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2)正文正文是综述的主要内容,其写作无统一的模式,以主题突出、阐述清楚、结构合理为原则。正文应详细叙述问题的研究进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比较理论及实验依据,阐述目前该专题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及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写作时一般可根据其内容,按一定逻辑顺序分为若干小标题进行综述。
应注意综述有别于“引文分析”等类型的“总结分析”类论文,后者是针对选定专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数量及统计学分析,其结论来自于数学计算。而前者是原始资料的综合分析,写作中首先要注意综述的综合性,即将收集的大量相互关联的文献分析归纳,把分散在各篇文献中的论点、论据提炼出来,并按一定的思路加以安排。在写作中作者最常犯的毛病是将原始文献中的观点罗列在一起,没有分析、归纳和提炼,综述写成了论点的堆砌。
另外,有的作者喜欢引用、罗列大量的原始数据和试验结果,这时最好能用表格的形式对不同作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这样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在正文的写作中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华而不实、无实质内容及不确切的形容词、虚词和代词,如”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证明”、“某项研究证明”、”近几年来”、”数年来”等等。
另外要注意,对于叙述性综述来说,综述是对已发表文献的评述,应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发表议论。当然,面对大量文献,作者在筛选及加工整理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的倾向性观点,但在综述中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而对以评述为主的综述而言,作者应站在专家的角度,对专题的研究现状、水平、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其优劣,评述其利弊,并对其专题研究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使文章对该学科的发展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3)结语或小结结语或小结可总结全文的主要论点和发展方向,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结语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不使人读后感觉整个研究中充满矛盾,一无所获。
4、综述的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是一篇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后著录参考文献一是表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表明综述的文献来源,便于读者查阅原始文献,亦是审稿人及编辑人员对稿件进行审定取舍的重要依据。我国医学期刊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上采用温哥华格式,完整的注录内容包括:作者(不超过三位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注录前三位后加“等”)、文题、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各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不尽相同,一般在“投稿须知”中有明确说明。
转自医学论文天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