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开篇“研究背景”吸引编辑的四种写法

2024/7/26 10:59:35  阅读:17 发布者:

论文前言写作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论文吸引力,激发读者对论文主题/问题的阅读兴趣。作为前言部分的第一个逻辑要素,研究背景的写作更要如此。然而,很多作者实际写作时,习惯通过政策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来呈现研究背景。这样操作虽然有用,但读起来可能不那么有趣。特别是,政策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本身就很严肃,加上一些作者为了体现文件、讲话的本意,而大篇幅罗列其内容,导致研究背景论述拖沓、臃肿,难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实际上,研究背景完全可以写得更灵活一些。在C刊论文中,引人入胜的研究背景主要有4种写法。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适当设问

通过设问来呈现研究背景,可以提升论文吸引力。这是因为,设问可以制造悬念,而悬念往往包含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读者看到这样的表述,自然想继续往下阅读,以便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设问在论文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即设问肯定是问读者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参与论文互动的渠道。这种受邀请的感觉,促使读者更加精力集中地去阅读论文,并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前文提出的问题。《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率之谜——基于年龄时期组群分解的再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7期)一文,就通过适当设问来呈现研究背景。

具体来说,该文前言开头提到ModiglianiBrumberg的生命周期假说。之后,作者设问:这个假说对于中国是否同样适用呢?由于生命周期假说原本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经济理论,但该文在这里这么一追问,其实就是在质疑该理论的普适性,自然会引起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往后,该文又展示了两篇方法相似但结论不同的论文,制造出一种不得不问的紧张感,即为什么以上两篇论文采用类似的方法和数据却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为什么以上两篇论文所得到的家庭储蓄率-户主年龄曲线都不是生命周期假说所预测的倒U。通过挑战经典理论、追问两篇文献的不同结论,该文的研究背景很好地提升了论文吸引力。

二、突出后果

通过突出后果来呈现研究背景,也可以提升论文吸引力。这是因为,后果往往意味着不好的一面,负面的结果更可能触发读者内心的情感,使其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此外,严重的后果能够凸显问题的紧迫性和警示性。问题如果紧迫且具有警示作用,读者出于对个人安全感的考虑,也会更关注这一问题并想进一步了解论文的展开及其研究结果。《城市房价泡沫及其传染的波纹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2期)一文,就通过突出后果来呈现研究背景。

首先,该文从住房制度改革谈起,提到房价飞速上涨,部分城市的房价泡沫问题引发舆论广泛担忧。房价泡沫化不仅导致城市的中低收入阶层难以实现住有所居,还可能将大量资源引入房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房价事关民生,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这里,该文不仅讨论了房价上涨对个人的影响,还提到了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于国于民都不利,有助于读者认可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该文又提到城市房地产市场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部分城市的房价泡沫会迅速传染到其他城市,引发所有城市价格超调(Overshooting)。忽视房价泡沫传染效应可能使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被低估(Fuss et al.2011。这句话说的是房价泡沫的传染效应,以及在风险告知中提醒人们注意相关后果。上述风险警示,能够引起读者对潜在问题的警觉,从而更加关注论文的实际展开。

三、营造反差

之所以"营造反差"的研究背景更加引人入胜,是因为:反差可以打破常规认知,制造意料之外。而读者天然对意料之外的事情更感兴趣,这种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阅读。此外,强烈的反差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当研究背景环节出现反差信息时,读者更可能记住这些背景信息,而且反差会促使读者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从而不知不觉地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读大学有用还是无用”——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10期),就通过营造反差来呈现研究背景。

该文前言部分,作者先说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时期,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指示,对持续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在脱贫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之后转折,指出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想,即农民不重视教育,甚至不支持子女读书。前面说扶贫先扶智即大力发展教育,后面说读书无用论,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一反差,是多层面的。首先是观点上的反差,即国家认为教育很重要,而农民认为读书无用;其次是地域上的反差,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教育的看法不一样;再次是趋势上的反差,即一方面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另一方面读书无用思想贫穷现象仍在延续。无论是哪一层面的反差,都打破了读者的预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为整篇论文的展开奠定了引人入胜的开端。

四、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说的是,研究背景写作时,要设法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让使读者看到论文与自己的相关性。一方面,当研究背景与现实生活相关时,读者才可能对论文产生共鸣,愿意继续读下去。另一方面,贴近现实生活的研究背景,往往会使用具体案例或鲜活故事,将枯燥、抽象的命题变得生动易懂。这种具体化有助于降低阅读难度,不仅能让读者读得懂,而且便于读者抓住文中的核心信息,扩大论文的受众基础。从而提升论文吸引力。

比如,《社交媒体图文型广告的:商家形象vs.产品态度》(《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10期)一文,为了说明社交媒体广告蓬勃发展,其研究背景在引用《2018年全球数字报告》的统计数据后,紧接着指出可口可乐运用Facebook开展病毒营销,杜蕾斯深扎微博运营着力实现粉丝经济,拼多多依靠微信朋友圈三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对广大读者来说,可口可乐、杜蕾斯、拼多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并且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其投放的广告。这些具体案例,贴近读者生活,降低了社交媒体广告的理解难度,让读者在读得懂的基础上愿意继续读下去。再如,《拖下水:个体、关系、结构互动实验研究》(《学术交流》2015年第2期)一文,为了引出拖下水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该文在研究背景环节,首先向读者介绍了一部风靡一时的反腐电视剧。通过介绍某官员被拖下水的相关剧情,自然引出论文问题。从读者的角度说,热播电视剧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官员腐败堕落的鲜活故事则是人们乐于参与的饭后谈资。这样深入生活的研究背景,自然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五、小结

以上就是研究背景提升论文吸引力的4种写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说研究背景要引人入胜,并不是反对研究背景使用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而是说,研究背景不能写得过于干瘪,应当设法将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中的一般要义,与论文问题的具体情境结合起来,从读者的角度去优化论文写作立场。

自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