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论文的基本概念
医学生毕业论文(简称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即将完成学业时,需要表达自身学术水平和成果的一种文体;同时也是教师或评审者对学生整个学业的一次检阅,是否允许毕业或批准申请者的学位,其毕业论文是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
(二)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的内容都是由学生和研究生撰写而成的,受到作者的经历、个性以及其所处的特殊环境的影响,因此,与其他形式的论文相比较,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特点。
1.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学习都是他们前期的共同任务。进入后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各有不同,但学习时间相对较短(注:研究生专业学习时限可以长些),而做毕业论文往往是立足在某个专题(业)上的。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加上写作新手经验欠丰富,难免会出现某些局限性,即在阐述专题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文章表达的学术成果与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研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手”相比相对逊色是不足为怪的。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使得毕业论文反映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比学术价值更重要,但作者不可因此而让步,应尽可能多地克服这种局限性,努力实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统一。
2.一定的依从性指的是学生或研究生在某一专题研究过程中,总是受到教师或导师的指导,因此其毕业论文或多或少会受到指导者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章的观点上,也可能反映在语言、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整体风格上。比如,从事基础学科的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论文,往往在论点和论证方面更加深入而透彻;而从事应用学科的指导教师则更倾向于在论据上表述得更为翔实而充分。
3.学生在校学习和研究生攻读学位都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他们在担负主要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从事某项研究,但是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另外,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也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做毕业论文时,不建议做大课题或大手笔,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一两个专题上,以减少或避免上述不利因素,也有助于突出论文的专题性。尽管毕业论文强调它的专题性,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全面性,这是学术论文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因此,作者仍需要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地思考,充分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为专题研究服务,以表述全面,既有适当的历史回顾和精辟的现状分析,又有翔实的实验数据、科学的预见等。
4.动态性是体现论文的生命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所在.撰写毕业论文必须了解和把握本领域的学术动态,因此作者在动笔之前需要广泛收集、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专题综述。有人说,一般的毕业论文应有5~10篇文献的文献总结,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应分别有100~500篇和150~200篇文献的文献总结。当然,我们不可以对文献数量进行机械的理解,但它强调了在撰写论文之前,应该多读书、读广,并密切掌握学术动态,以便能够撰写出优质的论文。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总之,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与其它学术论文大体相同,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尤其是硕士、博士毕业生学位论文,不仅在撰写上需要更加严谨的结构,而且在内容上要求较大的容量、较长的文字篇幅以及更高的学术标准。目前,中专、大专以及本科教育领域尚未设立独立的学位论文,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而对毕业论文提出不同的要求,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撰写毕业论文的独立性要求署名作者只能是一位,除指导者外。因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业、学术水平的一次综合考核,而不是从群体上的检阅,因此必须要求毕业生在撰写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围绕自己确定的专题进行分析、思考、认识、解释问题,以全身心的方式完成这篇文章,尽可能地反映出毕业生的个体水准。
2.学术水平与学术价值的统一性是衡量一篇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从某种角度上讲,学术价值是建立在学术水平之上的。因此,毕业论文应尽可能强调这两者的统一性,以提升论文的质量。
在学位论文的撰写中,除了上述要求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报》还就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撰写毕业论文应当严格按照其要求来完成。因此,我们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务必遵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报》的要求,以确保论文质量。
3.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评价,以研究的事实、客观的数据和正确的结果为依据,从感性到理性准确总结研究成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绝不可以出于主观愿望,搜集和整理符合自己想象的“资料”,以此来左右和曲解客观事实,从而得出主观希望的“结果”和“结论”,创作出毕业论文,这种做法无疑是不科学的,也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4.写作技巧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撰写毕业论文则更加复杂,除了遵循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外,还需要追求精湛的写作技巧或艺术。要求阐明问题的逻辑性要强,说理要充分,层次要分明;文字上要做到简练、准确、流畅、深入浅出,同时采用科学的言语,并在书写上力求工整、美观,以便对读者产生最大的感召力。同时,应该避免哗众取宠,文中忌用华丽的修饰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以及夸张的修饰手法,特别是对初次涉足学术论文写作的青年学生来说,更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四)怎样写好毕业论文
毫无疑问,每位毕业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写得优美,但实际情况却常常与期望偏离,表达不出想说的话或者表达不清晰,尽管有良好的材料,也无法将其组织成优秀的文章,因此让人感到沮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从主观上讲,毕业论文大多来自于写作新手,缺乏写作经验;
其次,许多人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只要掌握其应用技术就可以了,因此不太重视其理论写作。然而,医学科学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医学模式的运用、学科的分化与相互渗透、新学科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以及对这些新学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认识、运用与交流都需要信息传递,而论文则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每位科技工作者更加紧迫地要求其具备善于组织文字的能力。因此,撰写优秀的学术论文无疑是每位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把握上述一些要点外,作者本身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强调语言功底训练。语文(包括外语)是表达语言的一门学问,是一切科学的必备基础,因此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切不可忽视。否则,尽管获得了本科或更高层次的文凭,其写作能力可能仍然停留在中学生水平,当握起笔写作时就会感到这种写作能力难以与自己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和思维能力相适应,于是一种握笔千斤、词不达意之感就油然而生。因此,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不可忽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它既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必修课,也是加深我们对事物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着名科学家不仅在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创作论文卓着,而且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随笔、诗及散文,可见其语文功底之深厚,这实在是值得我们年轻科学工作者学习的。
2.培养多读、多思、多写的习惯。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提示我们,学习知识需要多读书、广泛阅读、精心研读,从不同角度汲取有益的营养。马克思读过数千本书,做了上千万字的笔记,才写出《资本论》这一伟大杰作,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上述例子既提醒我们要多读,同时也要学会积累知识,但是这种积累不能将所有的东西都抓取,而是要具有选择性;而这种"选择",又需要多思,要辨别精华,舍弃糟粕,只取其中的关键要素。在多读多思的基础上,还应多加实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实践可以是做读书笔记、学习小结和撰写专题综述等多种形式,只有勇于实践,坚持实践,越多的实践就会让体会变得更加深刻,写作经验也会更加丰富,掌握笔墨时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3.抓住写作中的灵感。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写作经验的科研学者来说,并不是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都是一蹴而就,有时即使有良好的材料也很难下笔,甚至会处于长时间的“难产”中。其原因在于灵感,写作需要灵感。所谓“灵感”,就是融合了长期学习与探索实践的积累,以及某种环境诱发出来的情感瞬间碰撞产生的一种悟性、理解或联想,它能让人心旷神怡,下笔流畅。“灵感总喜欢与细心的人交臂”,所以,我们在进入写作状态时需要细心,需要悟性和联想,不可太急,甚至适当地等待也是必要的。俗话说“水到渠成”,硬撑着,强迫自己写作的人很难做出好文章。
4.树立写作的信心、决心和认真求实精神。对于撰写毕业论文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脑力劳动。任何畏难情绪和马虎对待工作的作风都是无法写出优秀文章的。要想做好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建立起自信和决心,古人曾经说过:“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良好的信心和决心是写作的最佳动力。然而,在当今的学生和研究生中,有许多人缺乏这种精神。他们想写文章,也多次尝试过,但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急忙逃避,最终无法圆满完成毕业,留下终生的遗憾。
其次,认真态度和求实作风在学术写作中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学术论文必须符合科学性,而科学性需要认真和求实.认真就是无可挑剔的态度;求实则是就是、非就非的作风.有些人在写作中缺乏这种态度和作风,他们只会在心血来潮之时确定一个论点,然后用一些数字作为论据,继而左右夹击地拼凑出一些观点来进行牵强附会的论证,这样做出来的文章只能是文字垃圾,只会损害自身。
另外,有些人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也是态度认真,但却带着某种强烈的主观愿望,先入为主地写出所有的结论和观点,从实验材料、数据、结果中取舍以符合主观需求,缺乏事实求是的作风,最终的文章可能看起来漂亮,但危害却不小,这不能不说是缺乏科研道德的行为。因此,对上述两种行为应引以为戒。一个品学兼优的科学工作者在动笔前要谨慎思考;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时要是就是、非就非;写作过程中要一丝不苟;写成后要反复修改.总之,要做到精益求精,好中求好,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5.打牢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知识。如前所述,毕业论文是对作者在某个专题研究上的学术水平和成果的表述,尽管有娴熟的专业知识,但是若是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也无法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即使写出了文章,给读者的感受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之,若是专业知识欠佳,其文章又难免给人一种“众星无法拱月”之感。因此,对于一个写作能手来说,应该两者都不可偏颇,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例如,要做好一篇传染病流行病学调研论文,作者除了把握流行病学专业知识外,无疑也需要拥有临床诊断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社会学、卫生统计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此例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任何专业知识都是建立在相关基础学科之上的,只有打牢基础知识才可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文章自然会表现得融会贯通,珠联璧合。
转自民参军在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