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的三种类型与提取操作
2024/7/19 16:51:13 阅读:87 发布者:
在撰写论文中,关键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读者通过关键词可以管窥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框架、核心观点等。关键词具有概括性、凝练性,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检索价值。使用关键词检索文献的效率很高。下面是对关键词的理解、类型以及关键词提取案例的介绍。
一、关键词的理解
论文的关键词可以理解为阅读提示词,方便读者阅读论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三五个词汇,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作者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理解关键词,也许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作者提炼关键词。
还有一种理解,关键词是科研评价词。普通作者难以接触科研评价这一环节,因此很容易忽视关键词与科研评价之间的关联。科研评价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学术期刊,二是研究机构,三是广大的作者群体。针对这三大对象诞生了不同的评价等级,比如学术期刊方面划分了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等;研究机构方面出现了各类排名,比如大学排名、专业排名等;作者群体方面则是形成了作者指数,该指数代表着一个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二、关键词的三种类型
有些人认为关键词写三个即可,但需要注意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关键词应该有三类,分别是主题性关键词、过程性关键词以及结果性关键词。这三类关键词分别是通过研究主题、研究框架、研究结论归纳得出来的。每一类关键词可有1到2个关键词,甚至有时候可以有3个。即关键词类型固定,数量不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词只能是实词,不能是虚词,也不能是动词。
关键词的三种类型如下:
(1)根据研究主题提取主题性关键词:代表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关键词。
(2)根据研究框架提取过程性关键词:代表论文研究过程(理论、方法、模型、变量等)的关键词。
(3)根据研究结论提取结果性关键词:代表论文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的关键词。
论文一般要求关键词可以有三个也可以更多。每个类型的关键词提取一个之后,多出来的关键词一般而言是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拓展出来的关键词,是研究主题的上、下、平行概念。
三、关键词的提取操作示例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篇范文,了解一下关键词的提取过程。
(一)《西方政治共识的“双重困境”及其反思》
该篇论文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政治共识、双重困境、理性异化、统合断裂。通过读摘要,可发现“政治共识”是主题性关键词;“双重困境”是“政治共识”的下层内容(从选题角度也可将该词理解为“研究问题”),故“政治共识”与“双重困境”是主题性关键词。但通过阅读摘要也会发现该篇论文的作者并没有使用研究方法或理论,也就是说缺少过程性关键词。再来看一下摘要的第三句话,“其深层原因在于‘资本逻辑’导致国民理性异化;制度缺陷导致‘统合断裂’”。其中“理性异化”与“统合断裂”是作者对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因此“理性异化”与“统合断裂”是本文的结果性关键词。综上,这篇例文的关键词只体现了主题性关键词和不完全准确的结果性关键词,缺少过程性关键词。作者把三种类型的关键词写全是很困难的,所以这篇论文的水平基本可以达到国内核心期刊的要求。
(二)《马克思为什么说“新闻出版自由”不是一种“行业自由”》
该篇论文的关键词也有四个,分别是新闻出版自由、行业自由、马克思、剥削阶级。其中,“新闻出版自由”是研究主题,“行业自由”在文中是“新闻出版自由”的下层概念,也就是研究主题关键词。摘要中提到,“马克思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出版自由不该是消极、盲目和伪善的,而是应具备刚毅、理性和道德的品质”。因此“马克思”也是“新闻出版自由”延伸出来的下层概念,“剥削阶级”是与“马克思”相对应的概念,从属于“新闻出版自由”,也是主题性关键词。通过梳理,发现该篇论文的关键词都属于主题性关键词。虽然缺少过程性和结果性关键词,但整体比较规范,并没有出现动词、形容词等,这样的关键词属于无功无过,不是加分项也不是减分项。在我国大概百分之八十的论文提取的关键词都停留在这种水平。
四、总结
论文关键词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代表。作者提取合适的关键词可以提高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可见度。因此,我们在写论文过程中要规范提取关键词。以上是对关键词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启发。
转自支点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