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是一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作为其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科技实力指标之一,使SCI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此后,中国学界竞相模仿,教育部门等也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使得SCI成了此后一段时间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以致形成了目前以SCI收录论文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的论文评价体系:大学的学科评估排名,学位授予点评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科研项目审批结题等。
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凸显。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既满足了虚荣心,也获得了“政绩”实惠。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到催化剂作用。
替代SCI评价的是同行评价体系。然而,时隔多年,这一做法难以推行。同行评议如何面对中国目前诚信体系缺乏的挑战?如果学术界没有好的评价氛围,那么任何评价方法都会失灵,就只能完全以量化方式来评定学者的水平。另外,高校行政化管理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一些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对学术不很了解,常常会把评判简单化、数字化,不会仔细考量某项具体成果在同行当中的切实影响。
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机制之前,SCI评价还不得不存在,这也是一个 “尴尬”的现实。
SCI评价的好处就是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对科研进行量化管理。量化如同快刀斩乱麻,把问题简单化。但不是什么都能量化的。不同学科间难以量化比较。比如生态学与细胞生物学,假设都在本学科最高杂志发文章,肯定影响因子有差别。你说谁影响大?谁水平高?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在你的领域做到前沿就是最棒的。科学家的领域并非都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冷门热门也都是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影响因子排队就不是可行的了。如同钱学森PK袁隆平?
作为科研人员,他所关注的不应只是文章的点数。一个刊物是不是一流的刊物,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通常国外科研人员习惯于在本领域几个固定杂志(所谓圈子)上发文章,而不是首选高影响因子杂志。以影响因子论英雄,从短期看,或许有些效果,但从长远看,这种拔苗助长赢了面子,丢了里子。而且不可能持续发展。
关于SCI分区。分区只要是人为的,不公平就存在。制定政策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抬高自己,压低别人。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与其批评不公,不如先找准自己的位置。若你是大牛,必然看影响因子;若你是小牛,看分区;若你是牛犊子,只要是SCI都算一流;若你连牛都不是,国内核心也不错了。领导们都希望养几头大牛,一来壮自己的门面,二来鞭策一下小牛们。但要看你的牛场规模多大了?能养得起几头大牛?
何时能给科研人员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潜心做科研,而不是“今天拨钱,明天交差”。需要SCI,又不唯SCI,当科研人员为科学而努力,而不是为文章点数而努力的时候,中国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正确的。
在量化与非量化之间把握平衡,既给科研人员一定压力,又不使人产生“逃离”的想法,对科研主管部门来说,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也是一道新的有待破解的难题。
影响因子究竟影响了谁?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这一名词在当今高校,科研所几乎成为领导和科研人员的“口头禅”。科研处每到年底就忙开了,开始统计当年本单位发表SCI论文的篇数及影响因子的多少,并将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从领导角度,SCI的数量和质量关乎领导的“政绩”和单位的“面子”,若有一篇SCIENCE,NATURE,CELL,那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可以大吹特吹,什么“建校(所)以来的重大突破”云云,可以开庆功会,发奖金。也可以在与同类院校评估中占得先机,获得排名靠前。
从科研人员角度,那将是个人的“登顶”,随之而来的鲜花掌声,奖金待遇更是目不暇接。自己在同事(同行)面前有了面子和“炫耀”的资本。评职晋级,获奖分红,报项目,涨工资接踵而来,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很多学术会议同行见面,开口就是今年发了几点几的文章,而没有文章或影响因子低的似乎矮了半截。
从大众角度,老百姓关注那些科研人员拿着纳税人的钱都干了些什么,而不是影响因子的高低。发100篇SCI文章,不如袁隆平创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吃饭问题来的实惠。
影响因子究竟影响了谁?
从学术角度看,很多高影响因子的刊物发表的文章未必价值就高。从现实的角度看,对国内科研人员好处大大的(评职,晋级,获奖,捞项目,挣奖金)。同样的文章在不同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效果”绝对不同。这就是影响因子实际的效应!影响因子就是钱,就是利。有时候9.9和10.0或许结局迥然不同。如同高考录取线一样,关乎人的命运。
当科研人员把影响因子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关注科研工作的内容和实际价值时,对科技发展来说绝非一件好事。科研人员应把精力用在研究上,而不是整天琢磨如何发高影响因子文章,掰着手指算计着,就像商人计算挣了多少钱一样。影响因子变了味,变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这大概是发明人E·加菲尔德当初所没有料到的吧?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当然不可否认影响因子对促进提高科研水平的积极作用。但不能向大跃进那样,把影响因子当“神话”一样看待,当影响因子累积已足够高了的时候,该考虑一下真正有影响力的工作究竟有多少?
还是冷静下来,还影响因子的本来面目吧。是该给影响因子降降温的时候了。
转自尚辑Sagesci论文编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