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准备学术文献有两种思维模式

2024/7/17 11:42:06  阅读:113 发布者:

在提到学术写作的文献准备议题时,其实还涉及到一个关于怎样看待文献准备这项工作的认知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代表性思维方式,一种是拣金子,一种是筛沙子

你可能会觉得这两种方式的差别不大,对吧?它们不都是要把金子找出来吗?但是认真分析一下,其实隐藏在这两种思维方式背后的认知,是有很大差异的。

先说拣金子。拣金子是什么?是把金子拿到手。它所追求的是确保我所能拿到手里的都是好的,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它又不追求全部占有,能拣出来多少算多少。只要手里都是金子,就足够了。

再说筛沙子。筛沙子是什么?是成年人不做选择,是把全部有关金子的可能性都全部占有,然后再把沙子筛出去。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求全的思维方式,不想错过好的、有价值的。努力占有全部的金子。

怎么样,发现了吧?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本质上是不一样。前者显得酷帅,懂得取舍,够用就好,比较现实;后者比较任性,不嘛不嘛,我偏要全部拥有,过分理想主义。两者之间,你会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要去捡金子,而不是去筛沙子。

还是回到文献准备的议题。理论上讲,高水平论文也好,高价值专著也罢,它们就像是女生衣柜里的衣服一样,永远缺那么一件。那么怎么办呢?捡金子的思路是够用就好,足以支撑我完成申报成果的写作就可以了;而筛沙子的思路则是完美主义,不留遗憾,要把全部高水平论文和高价值专著一网打尽。

我想提示的是,学术研究终究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是有很多现实约束条件的。比如,我们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我们不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文献准备工作之中,除非你是在用这种虚假勤奋来掩饰自己不愿开工写作的真相。

注意,文献从来就不是用来收藏的,穷举法不适合社科科研工作者。文献是工具和手段,只要能支撑我们完成高质量申报成果的写作目标,就足够。

老踏科研联盟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